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工藝禮品

簡體 | 繁體 | 分享 | e 100
編輯次數: 6 次  更新時間: 2014-09-22 14:45:01

 工藝禮品是對一組有一定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藝術品的總稱。它包括的種類很多,有漆器工藝禮品,陶器工藝禮品,瓷器工藝禮品,民間工藝禮品,木雕工藝禮品,樺樹皮工藝禮品,麥秸工藝禮品,工藝美術禮品等。按材質還可分為錫器、水晶、炭雕、玉器、陶瓷、琉璃等工藝禮品來源于生活,卻又創造了高于生活的價值。它是人民智慧的結晶,充分體現了人類的創造性和藝術性,是人類的無價之寶。

工藝禮品分類

木雕

(一)木頭的特性及選材

木頭有的松軟、有的粗硬,一般木頭松軟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難雕。木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的稱之為硬木,如紅木、黃楊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適合雕刻結構復雜的、造型細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受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只是雕起來比較費工夫、容易損傷刀具。

 

比較疏松的木質適合初學者用,如椴木、銀杏木、樟木、松木等。這類木材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比較概括的作品,雕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因其木質軟、色澤弱,有的需要著色處理,以加強量感。有些木紋比較明顯而且變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紋的流暢、木紋的肌理,作一些較抒情的作品。一般說來,造型起伏越大,木紋的變化越豐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狀動態越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材的造型設計應是以高度概括為主,過于復雜和過于小的體積,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反差。所以在創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對木材有所認識,選擇適合于所表現的材料十分重要。二木材的干燥處理

1、人工干燥:將木材密封在蒸氣干燥室內,借蒸氣促進水分蒸發,使木材干燥。(根據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干時間一般需要一個星期),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僅達3%。但經過高溫蒸發后的木質發脆失去韌性容易受到損壞而不利于雕刻。通常講原木干燥的程度應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干燥:將木材分類放置通風處(板材、方才或圓木),擱置成垛,垛底離地60cm左右,中間留有空隙,使空氣流通,帶走水分,木材逐漸干燥。自然干燥一般要經過數年或數月,才能達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3、簡易人工干燥:一是用火烤干木料內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樹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氣中干燥或烘干。這兩種方法干燥時間可能縮短,但侵水后的木材容易變色,有損木質。

三刀具的應用

刀具是從事木雕創作的最直接的助手和伴侶。在木雕的工藝制作過程中,雕刻刀及其輔助工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刀具齊備,會磨會用,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造型上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技巧,使行刀運鑿洗練灑脫,清晰流暢,增加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雕刻刀的種類有很多,以下介紹幾種主要的刀具及用途。

1、平刀:刃口呈平直,主要用于鏟平木料表面的凹凸,使其平滑無痕。大型號用來鑿大型的木雕,有塊面感,運用得法,如繪畫的筆觸效果,顯得剛勁有力,生動自然。平刀的銳角刻線,有強烈的木趣刀味。

2、圓刀:刃口呈圓弧形,多用于圓形和圓凹痕處,在雕刻傳統花卉上也有很大用處。圓刀橫向運刀比較省力,對大的起伏、小的變化都能適應。而且圓刀的線條不肯定,使用起來靈活且便于探索。

3、斜刀:刃口呈45度左右的斜角,主要用于作品的關節角落和鏤空狹縫處作剔角光。如果刻人物眼角處,斜刀更好用。斜刀又分正手斜與反手斜,以適合各個方向。

4、中鋼刀:刃口呈三角型,因其鋒面在左右兩側,鋒利集點就在中角上,因此用里推壓越重,三角刀刻出的線條就粗,反之就細。三角刀主要用于刻毛發、刻裝飾線紋,操作時三角刀尖在木版推進,木屑從三角槽內吐出,三角刀尖推過的部位便刻畫出線條來。

木雕的輔助工具主要有敲錘、斧子、鋸子、木銼。斧子的用途是配合出坯,大量砍削木料,注意砍削時不宜用力過大,不可直上直下砍,斧刃應與垂直的木紋保持45度左右,否則,木料會開裂。木銼的用途主要是在圓雕的細坯階段,可代替平刀將刀痕鑿跡銼平整以便修光,又可代替圓刀或斜刀作鏤空處理。

四雕刻技法

所謂技法,就是木雕創作中作者對于形象和空間的處理手法。這種手法主要體如今削減意義上的雕與刻,確切地說,就是由外向內,一步步通過減去廢料,循序漸進地將形體挖掘顯現出來。在一次次的減法造型中,我們不僅體會到作品在“脫殼而出”的快感。甚至因木質的特性或用力過猛會減去不該減去的地方,而感到驚心動魄,但如處理得當,也可能因險象環生而喜悅。同時還能感受到各種刀法運用過程中產生的特殊韻味,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產生新的意韻。因此,在木雕藝術創作中,是心理多變而復雜有意義的過程。優美的刀法之所以形成,是技術達到純熟的表現。時常???人在臨摹一張好畫時,感到最難的莫過與筆觸,因為筆觸是作者心靈與技巧的產物,刀法也如此,是任何模仿都難以體現的東西。所以只有掌握技巧并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達到理想的真正屬于自己的刀法。那種木紋與雕痕、光滑與粗糙、凹面與凸面、圓刀排列、平刀切削……它們所表現的藝術語言,其魅力是其他材質的雕塑無法達到的。木雕步驟:

1、通常要畫創意稿,再用墨線勾畫放大到木材上;

2、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鑿粗坯:可從下到下,從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淺入深,一層層地推進。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鑿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列和各種布局,然后將具體形態逐步落實并成形,要為修光留有余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 條已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

3、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圓滑、或板直、或粗獷,力求把作品意圖準確地表現出來;

4、打磨:根據作品需要,將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紙,后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的纖維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

5、著色上光:用一枝硬毛刷、一枝小硬毛筆、一只調色缸。著色的顏料一般是指水溶性的,如水粉、水彩或皮鞋油。它們的特點是覆蓋性小,有較強的滲透性。油畫的丙烯顏料不宜使用。

木雕著色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木質和花紋在顏料的覆蓋下還依然可見,有些木紋通過著色更加清晰。所以在調配顏色時不宜過厚,顏料與水的比列是30:1,要適當的稀薄,呈透明狀。這樣即使多上幾遍,木質也不會被覆蓋住,如果顏色調配得當,上色的刷筆含水量不宜過多,不要急于求成,否則有些深凹處積淀顏色易產生不均勻的效果。

著色不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木質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上色時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作品內容形式的需求,并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木雕上色不要馬上擦光。一定要等干了(約12小時后),用一塊干凈的布使勁擦拭直至產生均勻的光澤,達到手感光滑。有的作品可以視情況擦漏一些,使木的底色稍有顯露,形成豐富的色彩感覺,同時也加強了作品的層次感。

當我們雕完了一件作品,從緊張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看到自己親手制作的作品,有如孕育生命的誕生,會有一種成功和收獲的快感,細細品味似經歷一次死與生的過程,這便是創造的魅力,但是真正感受到它的這種無窮魅力,但要真正感受到它的這種無窮魅力,需多雕多練,多琢磨,熟能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和風格.

紫銅浮雕工藝品

紅銅又稱純銅、紫銅。紅銅的延展性、導電性和耐腐蝕性很好,其中延展性是銅飾的重要特性。紅銅的熔點很高,不易鑄造,而良好的延展性彌補了這一缺點,因此能夠很容易地加工成各種造型圖案。暗紅的金屬光澤使其在表達現代感的同時還具有沉穩、高貴的品質,是銅飾中最常使用的材料。

傳統意義上紫銅浮雕也稱純銅浮雕,是用紅銅薄板作為基材經過手工鏨制而成,故又稱鍛銅浮雕。鍛銅浮雕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得到了空前發展,全國各地經濟改革、招商引資的浪潮洶涌澎湃,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成為各地政府爭相仿效的成功手段。銅飾產品因其特有的典雅華貴及幾千年深厚銅文化的積淀而大行其道,鍛銅浮雕則更是風行全國,小到幾個平方米的主體浮雕,大到數百平方米敘事式的銅雕文化長廊,到處洋溢著銅藝文化的氣息,彰顯著銅藝文化的輝煌。給人已強烈的精神震撼。無疑鍛銅浮雕在成功展現地方歷史文化、現代文明及經濟發展方面功不可沒。在宣傳地方文化提升地方城市品味的同時,也讓相關企業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青銅鑄造工藝品—“解州關公”銅像

“解州關公”銅像選用關公故里中條山優質電解銅精鑄而成,

具有無以倫比的人文價值、藝術價值和珍藏價值。

2011年第六屆中國中部貿易投資博覽會,“解州關公”銅像

《誠信關公》被山西省政府選為指定禮品,

漆器

漆器是古代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的物品;由于漆有耐酸、耐堿、耐熱、防腐等特性,因此很早就被人們利用。中國為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國家,《韓非子· 十過》篇述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畫其內。”原始社會晚期遺址中發現了漆制實物。在古代種植漆樹相當普遍,戰國大哲學家莊子就曾擔任過管理漆園的官職。早期漆器一般在簡單木、竹胎上髹涂,既可防腐,也可用于裝飾。隨著漆工藝的發展,逐步出如今各種器物上彩繪、描金、戧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圖案的作法,還有的在漆器上鑲嵌金、銀、銅、螺鈿、玉牙及寶石,以組成華麗的花紋,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

陶器

指用粘土成型,經700℃—800℃的爐溫焙燒而成的無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陳設品。具有音啞、不透明、吸水等特點。按粘土所含成分的不同,坯體呈白、青、褐、棕等色。最早出現于新石器時代,有灰陶、經陶、白陶、彩陶、黑陶等。隨著制陶術的發展和提高,其后又出現了印紋硬陶、鉛釉陶、三彩陶等。陶器至今仍興燒不衰。

在陶器上賦與人物形象,花鳥等,并施以不同的顏色,就形成了彩陶。在唐三彩制品中,彩陶常常和三彩結合在一起,在中國出土的古物中多見,故現今的仿古工藝中常結合使用。其實唐三彩嚴格來說也是陶的一種。河南洛陽的代表作品---工藝品中除三彩外,還有黑陶(兵馬俑)及彩陶和紅陶。

著名陶器

中國陶器比較重要的有:江蘇宜興的紫砂陶器,主要是茶具、酒具、文具等實用品;廣東石灣的陶器,多系陶塑的人物、動物及花果等陳設品;安徽界首的三彩釉陶;山東淄博的絳色陶;湖南銅官的綠釉陶;四川崇寧的雕鏤釉陶和榮昌的素燒陶器;云南建水及甘肅天水的本色陶等。

瓷器

指以粘土配適量長石、石英(或瓷石)為原料制坯體施釉,經1200℃—1300℃窯溫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器皿。具有胎質致密堅硬,斷面有光,薄層透光,胎色白或淺灰白,吸水率微弱或不吸水,釉層較厚達0.1毫米以上,青釉純正,釉面光潤,敲擊聲音清脆等特點。創制于東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偉大發明之一。浙江上虞“小仙壇”發現東漢瓷窯遺址,對其青瓷殘件測試的結果表明,胎色灰白,胎質堅實細致,燒成溫度達1300℃,吸水率低于0.15%(已達到現代細瓷吸水率標準),胎的薄層微透光,燒結良好,釉的玻化良好,胎釉結合牢固,釉層厚度為0.1—0.2毫米,淡青色釉,純正美觀,釉面光亮,達到瓷器標準要求。至唐已達成熟,南方越窯青瓷、北方邢窯白瓷最著名。宋代制瓷業蓬勃以展,瓷窯林立,名窯涌現,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所燒的白瓷、青瓷、青白瓷,都各具特色。元以后景德鎮窯成為瓷業中心有重大發展。瓷器品種豐富,有青白黑紫黃綠紅藍等高、低溫色釉瓷以及青花、釉里紅、斗彩、五彩、粉彩、琺瑯彩等裝飾的彩瓷。瓷器品類通常分為日用瓷、陳設瓷、藝術瓷等。

民間工藝

勞動人民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就地取材而以手工生產為主的一種工藝美術品。品種繁多,如竹編、草編、藍印花布、蠟染、木雕、泥塑、剪紙、民間玩具等。由于各地區、各民族的社會歷史、風俗習尚、地理環境、審美觀點的不同,各有不同的風格特色。

裝飾繪畫

廣義指凡屬于器物裝飾方面的繪畫。狹義指裝飾壁畫、商業美術中的廣告畫等。裝飾繪畫偏重于表現形式的裝飾性,和一般寫實的繪畫不同

商業美術

向客商推薦商品的一種設計美術。運用不同的形式與方法,介紹商品的性能、特點、用途,包括各種商品造型、裝潢、廣告,櫥窗陳列,及其他有關宣傳品的設計制作等項目。

紋樣

器物上的裝飾花紋的總稱。一般分為˙單獨紋樣、˙適合紋樣、隅飾紋樣(即角隅紋樣)、˙邊飾紋樣、散點紋樣、連續紋樣(包括˙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等。

印經

印染工藝之一。將織物經線按照設色要求,把不要染色的區段用包裹物包扎,然后進行染色,使經線呈現出一段一段的異色色彩。用它制作的織物,形成一種直向的參差自然的斑紋,別具風格。新疆和田生產的絲綢(又稱“愛德力斯”綢),即采用此法織造。

蠟染

古稱“蠟纈”。傳統民間印染工藝之一。今在布依、苗、瑤、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單等多喜用蠟染作裝飾。主要方法是用蠟刀蘸蠟液,在白布上描繪幾何圖案或花、鳥、蟲、魚等紋樣,然后浸入靛缸(以藍色為主),用水煮脫蠟即現花紋。結構嚴謹,線條流暢,裝飾趣味很強,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中國用漆的歷史

中國用漆的歷史,可上溯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所出漆碗內外髹以朱色,是已知最早的漆器。其他地區也發現了喇叭形器、觚形器、嵌玉高柄杯等,反映出原始制漆的水平。

圖案

廣義指某種器物的造型結構、色彩、紋飾進行工藝處理而事先設計的施工方案,制成圖樣,通稱“圖案”。有的器物(如某些木器家具等),除了造型結構,別無裝飾紋樣,亦屬圖案范疇(或稱“立體圖案”)。狹義則指器物上的裝飾紋樣和色彩而言。

工藝美術

造型藝術之一。以美術技巧制成的各種與實用相結合并有欣賞價值的工藝品。故通常具有雙重性質:既有物質產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審美性。作為物質產品,它反映著一定時代、一定社會的物質的和文化的生產水平;作為精神產品,它視覺形象(造型、色彩、裝飾)又體現了一定時代的審美觀。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日用工藝,即經過裝飾加工的生活實用品,如一些染織工藝、陶瓷工藝、家具工藝等;二、陳設工藝,即專供欣賞的陳設品,如此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裝飾繪畫等。中國工藝美術的制作比較早,如新石器時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紋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寫實的造型和圖案化的手法即表現出很強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它們的生產,常因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經濟條件、文化技術水平、民族習尚和審美觀點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特色。 

編制品

柳條編

一種用杞柳條制成的工藝品。杞柳亦稱“紅皮柳”,叢生灌木,枝條韌性強,適于編織各種生活用品,如箱、盤、籃、玩具等。主要產地為河北固安及江蘇北部、山東南部一帶。

藤編

一種傳統實用工藝品。利用山藤編織的各種器皿和家具。主要產地廣東。歷史悠久,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載:“大抵嶺南藤類至多,貨于天下。其織作藤器者,十家而二”。

玉米皮編

建國后北方新發展的一種工藝品。玉米皮質地柔韌,編織提籃、簍、筐、盒、門簾、門毯等各種生活用品,結實耐久。產品中以茶墊最為精美。玉米皮還可染色,能編出十字花、菱形花及文字等多種圖案花樣。主要產地山東。

草編

民間廣泛流行的一種手工藝術。是利用各地所產的草,就地取材,編成各種生活用品,如提籃、果盒、杯套、盆墊、帽子、拖鞋和枕、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種彩色的草,編織各種圖案;有的則編好后加印裝飾紋樣。既經濟實用,又美觀大方。主要品種有河北、河南、山東的麥草編,上海嘉定,廣東高要、東莞的黃草編,浙江的金絲草編,湖南的龍須草編及臺灣省的草席等。

竹編

一種用竹篾編制的工藝品。制作過程是先將竹子剖削成粗細勻凈的篾絲,經過切絲、刮紋、打光和劈細等工序,編結成各種精巧的生活用品,如竹籃、果盒、屏風、門簾、扇子等。主要產地有浙江東陽、嵊縣,福建泉州、古田,上海嘉定,四川自貢等。四川自貢藝人龔玉璋的扇子,稱為“龔扇子”,所用篾絲,細如絹紗。

中國刺繡

著名品種有:蘇州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廣東的廣繡,號稱“四大名繡”。此外還有北京的“京繡”,溫州的“甌繡”,上海的“顧繡”,苗族的“苗繡”等,產地不同,風格各異。刺繡的技法有:錯針繡、亂針繡、網繡、滿地繡、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刮絨、戳紗、灑線、挑花等,豐富多彩,各有特色。刺繡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裝,枕套、臺布、靠墊等生活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

景泰藍

亦稱“銅胎掐絲琺瑯”。特種工藝品之一。一說早在唐代就有此種工藝制作;一說據故宮博物院最早的存品系創于明宣德(1426—1435)間,至景泰(1450—1456)間才廣泛流行。用銅胎制成,當時以藍釉為最出色,習慣稱為“景泰藍”。清代以后,遠銷國外。制作工序分:打胎、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其中最復雜細致的是掐絲和點藍的技藝。品種有瓶、碗、盤、煙草、臺燈、糖罐、獎杯等。產于北京。

鐵畫

亦稱“鐵花”。特種工藝品之一。用鐵片和鐵線鍛打焊接成的各種山水、花鳥畫的形式,用成掛屏、掛燈。相傳系明末清初安徽蕪湖鐵匠湯鵬所創造,以后逐淅流傳到北京、山東等地。

唐三彩

唐三彩是在漢代鉛釉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中國唐代一種低 溫鉛釉陶器的總稱。南北朝時期這種釉陶又有所發展,以白釉或黃綠釉掛上了綠色彩帶。唐代初期一般是黃彩或綠彩單彩釉,武則天當朝 后這種工藝出現了一個飛躍,即在同一器物的胎體上,同時使用多種 顏色,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彩”器。所謂“三彩”也并不僅限 于三種顏色,除白色(微帶黃色)外,還有淺黃、赭黃、淺綠、深綠、 藍色、褐色、翠綠等多種顏色,其實是一種??彩。在三彩器物中,有的只具備上述幾種顏色中的一種,人們稱為“單彩”或“一彩”,帶 兩種顏色的,人們稱為“二彩”,帶有兩種以上顏色的則稱為“三彩”。因這種彩釉陶器創制于唐朝,故后人稱為“唐三彩”。

玉石

新疆玉石是中國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以和田玉最負盛名,尤其是和田白玉又是和田玉中之最上品。白玉質地細膩,純潔混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用羊脂玉鐫刻的玉雕,是出口的珍品。

鐵藝

鐵藝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鐵藝材料和工藝的發展也有著2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作為建筑裝飾藝術,出如今17世紀初期的巴洛克建筑風格盛行時期,一直伴隨著歐洲建筑裝飾藝術的發展,傳統的歐洲工匠手工工藝制品,有著古樸、典雅、粗獷的藝術風格和輝煌歷史,令人嘆為觀止,流傳至今。

木藝,皮藝

木雕、寶石、繪畫和民族服飾都是坦桑尼亞旅游紀念品的經典,價格從幾美元到上萬美元不等。

坦桑木雕分烏木雕(又稱馬孔德木雕)和油彩木雕(也稱伊蘭嘎木雕)兩種。前者源于莫桑比克北部與坦桑尼亞接壤的林區,以世界上質地最密實的木材之一烏木為雕材,最出名的雕刻主題有家族樹、馬塞人以及非洲動物等。上乘的烏木雕必須是單材整雕,也就是雕材沒有拼接。后者源于烏木雕,但以普通木頭為雕材,再涂以重色油彩,主題為手指腳趾不足5個的夸張人物造型。在桑給巴爾還有用柚木雕成的首飾盒和微型門飾。

坦桑尼亞繪畫可分為在畫布、獸革和樹皮上作畫三大類。畫布類以艾德瓦爾多-廷嘎廷嘎畫派著稱,此類作品在用白灰膏磨平的畫布上用油漆作畫,主題多為非洲人、動物或景觀等。這種色彩亮麗無立體透視的繪畫在東非和北歐西歐十分流行;獸革畫系以烙鐵在鞣制后的野牛皮光面上烙刻動物形象或幾何圖形;樹皮畫則是在椰子樹極薄的內層纖維上繪制而成。

坦桑尼亞是藍中透紫的坦桑藍寶石的唯一產地。這種寶石1967年被發現,預計2020年將開采殆盡。當前發現的最大坦桑藍寶石坯石(未經精細切割打磨的寶石)重16839克拉(超過3公斤)。坦桑藍寶石的國際售價在1克(約5克拉)700到2000美元之間,具體價格視天然成色和切割打磨質量而定。在寶石的珍稀、質美、耐久和價高四大屬性中,坦桑藍僅在耐久性上差些。它在莫氏硬度計上測得的硬度讀數為6.5-7,遠不及鉆石的硬度(莫氏硬度計上的最大刻度為14,鉆石在11-13之間),因此坦桑藍適合制作項鏈墜、胸針、手鐲、耳環和耳釘等,不適合做戒指。

中國青銅器

銅器。在中國古代多指青銅器,流行于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并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褥富麗。隨后,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于鐵器的推廣使用,銅制工具越來越少。奏漢時期,隨著瓷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制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面,胎體也更為輕薄。中國古代銅器,是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物質文明的巨大貢獻,雖然從當前的考古資料來看,中國銅器的出現,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中國古代銅器相比擬。這也是中國古代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獨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視的原因之一。

藍印花布工藝

中國人利用棉纖維織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之初,到了十三世紀末手工棉紡織技術已在蘇皖、江浙等地區廣泛傳播,藍印花布工藝也隨之得到普遍應用。

舊時,浙江、江蘇一帶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織布、染布。老輩人身上穿的衣服、日常用的包袱皮,甚至自家閨女的嫁妝,都是自家紡織印染的藍印花布。窗簾、頭巾、圍裙、包袱、帳子等都可用它來做。藍印花布仿佛就是勞動人民的專用布料。它的圖案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自然,清新。江浙一帶藍印花布的主要產地就在江蘇的南通地區。

在南通地區,自古以來民風淳樸,在明清時期,由于南通當時的氣候地理環境非常特殊,溫暖濕潤,特別適宜棉花和“藍草”的生長,并且“藍草”和棉花種植在當地農村十分普遍,再加上當地的民間紡織技術又十分發達,家家都有木制的紡車和織機,家家可聞布機聲,戶戶都有織布娘。故在明清時期,南通的染織藍印花布的作坊已發展成有規模的街市,據明代《南通縣志》記載,在“染織局”登記在冊的手工染坊就有十九家之多。

藍印花布源于秦漢,興盛于唐宋時期,古時稱為藥斑布。《古今圖書集成》卷中記載:“藥斑布——以布抹灰藥而染青,候干,去灰藥,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詩詞各色,充衾幔之用。”明清時期,藥斑布已普遍流行于民間,所以老百姓又稱之為澆花布,在這基礎上發展至今。藍印花布最具典型的就是藍底白花和白底藍花的圖案。這種藍白底相交的傳統工藝有著繁雜的制作工藝流程。

南通民間藍印花布,全憑人工手紡、手織、手染而成。其圖案全憑手工鏤刻,每幅刻好的紙版都似剪紙藝術。藍印花布制作工藝第一道就是鏤刻花版,在牛皮紙上勾出大體的圖案,用自制刻刀以刀代筆,進行鏤刻,鏤刻中有分刻面、刻線、刻點的手法,刻面主要采用斷刀的刀法,來表現大塊圖案,這也是藍印花布中最具典型的刀法,刻線要刻得流暢、通順,藍印花布圖案中的線又分陰線、陽紋。“刻點”一般用自制的工具舂子來舂,點一般在圖案中起裝飾作用。除了鏤刻以外還有替版,早期用過的版面通過涂色把圖案保留下來,再進行鏤刻,這樣可以反復使用。花版鏤空后,經刷桐油加固,分類保存,需要用時就可直接印紡染漿。織好的白布從織布機取下,在印紡染漿之前要灑上水潤濕,這為了讓白布更好地吸收染漿。藍印花布的染漿是用黃豆粉和石灰調制的,黃豆粉和石灰的比例是一比七,再加上水調成糊狀,把刻好的花版放在白布上就可以進行刮漿。刮漿時要注意用力均勻,接版時要把布和花版放在邊沿,這樣才能使版面勻稱相接,印好染漿的白布需要兩天的時間陰干,待灰漿晾干后,投入缸內染色。

藍印花布藍得清純,是因為采用了植物染料——藍草。據《光緒通州志》記載:“種藍成畦,五月刈曰頭藍,七月再刈曰二藍,甓一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攪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于染布,曰小缸青。出如皋者尤擅名。”春播秋收,葉子浸放在石潭中,幾天后去掉腐枝,放入石灰或海蛤粉,使之沉淀。沉淀后的染料似土狀,俗稱"土靛"。每年的五月七日,南通人收割當地出產的植物染料——藍草,作為藍印花布的染色顏料進行加工。在明代,藍靛是進貢朝廷的貢品,它給藍印花布打上了純厚而凝重的底韻。植物染料經特殊配方,制成了印染藍印花布的染缸水,每口染缸有一人多高,里面盛著千年不死的活水,印花的白布和刷上灰漿的布匹被投入染缸,微生物不斷在染缸水中運動,給沒有灰漿的部分染上藍色,有灰染的部分則保留了原先的白靜,染缸水賦予了藍印花布靈秀之氣。精心養護染缸是祖傳的絕活,不傳外人。為了保密,染缸人總是在每晚仔細察看染缸水后,及時調整他們的配方。每天凌晨趕在染布以前,都用一種神秘的方法來判斷是否可以染布,通過頭上的油漬和染料融合的多少來判斷染料是否成熟,方可以染布。染缸水是藍印花布的生命之源,染缸人也是染坊中受尊敬的藝人。東方文化的古老和神奇,在藍印花布的染印技藝中得到了集中體現。染好布匹通過晾曬后再進行刮灰。刮灰是第四道工藝,把染色以后的防染漿刮掉。刮漿時特別要小心仔細不能刮壞棉布。染好的布去了淺浮灰漿,密封處露出本色。灰漿塊大的地方,灰層在染色的卷動中自然裂開,藍靛隨著裂縫滲透到坯布上,留下了人工無法描繪的自然紋理。自然紋理就是藍印花布藝術的靈魂。

藍印花布的美是淘洗出來的美,經過反復淘洗再來晾曬。將染好的藍印花布掛在太陽底下曬的情景,確實叫外地人感到驚奇,一幅幅藍布從高高的云天,直掛而下,太陽照著的時候,藍印花布發出耀眼的光芒,一朵朵別致的花兒,仿佛呼之欲出,而當風吹過的時候,那些懸掛的布匹們則做著優美的舞蹈,給人一種眨眼的功夫就有可能飛上天去的感覺,我們在這些懸掛的藍印花布前站了很久,欲讀出它的清新,讀出它繽紛圖案下的深厚文化底蘊,讀出織就它堅韌質地的江南織女靈巧的手,讀出描繪、染制那清純圖案的染布工人烏青的手和美麗的心靈。

藍印花布有青銅飾紋的高古,漢磚瓦的粗獷,宋瓷的典雅,蘇繡的細膩,剪紙的簡潔,織錦的華貴。深沉的藍與純靜的白,在普通的棉布上組成了多姿多彩、寓意古象的文樣。質樸素雅、含蓄優美之中,飽含著濃郁的鄉俗民情。我們說藍印花布得以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原因是它的平民化。藍印花布是中國民間傳統工藝之一,格調樸素、高雅,蘊含著我們中國人獨特的審美趣味和生活情調,經過歲月的淘洗,煥發著越來越迷人的魅力。

民族樂器

二胡是中國古老的民族拉弦樂器之一。關于二胡最早的記載是在宋朝,稱二胡為胡琴或南胡。二胡的前身可能是“奚琴”,在唐代的北方奚族,用竹片夾在兩弦之間摩擦而發音的叫奚琴。到了公元11世紀,宋代音樂理論書籍《樂書》有關于奚琴的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出于弦而形亦類焉,奚部所好之樂,善其制,以竹扎之,至今民間用焉。”明代尤子求《麟堂秋宴圖》所繪的胡琴圖與如今的二胡很相似,即卷頸龍首,二弦,用馬尾拉奏,并置有千今。

弓弦樂器,雖比其他樂器出現得較晚,但發展速度是相當快的;尤以明清以來,弓弦樂器以“能歌善唱”的特質,為適應地方戲曲伴唱所需,逐漸繁衍出各式各樣的胡琴,粗略統計便有50多種:如伴奏梆子戲的板胡、京劇的京胡、粵劇的粵胡、越劇的二胡,其普及程度居于胡琴類的前列。如以琴筒結構分類,皮膜結構的就有11種,板面結構的約有12種。胡琴,音色柔美圓潤,擅于表現優美抒情的曲調,可獨奏、合奏,可說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便有“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云中雁,歸雁如今不寄書”的記載。

到了清代,多種變體胡琴的出現,胡琴遂成為中國弓弦樂器的統稱。至于二胡名稱的由來,說法不一。據考,可能是清末南方民間藝人給取的名字,它最初叫“二嗡子”,“二”是與高音胡琴相比較而言,意即高音第一位,低音第二位;而當時流行京城的京劇,伴奏所用的京胡,它的發音高亢、嘹亮,但為使伴奏更富于層次感,特別加入了發音柔軟、比京胡低八度的第二把胡琴。由此分析,從京劇伴奏中排第二位的胡琴,再從它的定弦和音色來看,可否說明胡琴名稱的由來。

冬不拉是哈薩克族的弦樂器。關于它的由來,有一個浪漫的愛情傳說。

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個叫康木巴爾的青年,愛上了一位美麗勤勞的姑娘。當他向這位姑娘求婚時,姑娘想試試這位青年的智慧,便指著他身邊的一棵古松樹說:你如果能讓松樹開口說話,求你求婚,我就答應嫁給你。小伙子百思不得其解。天黑時,小伙子殺了一只羊,把羊腸掛在這棵古松樹上,架起篝火烤羊肉充饑,吃飽后就入睡了。

這時,一陣美妙悅耳的聲音,輕輕地喚醒了小伙子。他覓聲尋源,發現美妙的聲音是從古松樹上發出來的。原來是熱風吹干了掛在樹枝上的羊腸,這古松樹上有一個洞,微風一吹,羊腸抖動著,便發出悠揚悅耳的聲音。

大自然的啟示,使小伙子恍然大悟。他于是鋸下一塊松樹木,在上面也挖了一個洞,再繃上兩根干羊腸,用手一撥,果然發出悅耳的聲音。到了約定的日子,康木巴爾托著匙形的松木,彈撥著繃在上面的兩根羊腸,用這美妙的琴聲表達對姑娘真摯的愛情,從而打動了姑娘的心。一對戀人終于結成幸福的伴侶。從此,這種樂器便在哈薩克人中盛行起來。

馬頭琴和冬不拉一樣,是少數民族著名的樂器之一。馬頭琴是蒙古族的樂器。其音質悠揚渾厚,適合于表現豪放的情調。

馬頭琴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它產生于東湖的奚部,因此被叫做“奚琴”或“奚胡”。北宋歐陽修有“奚琴本出奚人樂”的詩句,其中的“奚琴”就是馬頭琴。清代稱之為“潮爾”。

馬頭琴的產生還有一段故事:賽馬會上,賽手蘇和的小白馬取得勝利,引起了王爺的嫉恨,小白馬被害死。蘇和懷念心愛的小白馬,用木頭仿照小白馬的樣子調出了馬頭琴桿,用馬尾作琴弦,制作了馬頭琴。粗獷深沉的琴聲,抒發了他失去了小白馬后憂傷思念的心情,也道出了對王爺的憤恨。牧民們同情他的遭遇,一人唱萬人和,馬頭琴很快就在草原上傳播起來。經過1000多年的歷史傳承,蒙古族人民對馬頭琴愈加熱愛。

箏,戰國時流行于秦地,故又稱“秦箏”,但同時其他地區亦有使用。歷代所用的箏有十二弦、十三弦等多種。李斯在《諫逐客書》中說:“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唐宋時箏已經發展定型為十三弦了。傳說東晉時桓伊,曾撫箏而歌,諷諫孝武帝不應猜疑有功之臣——宰相謝安。

到了近代,除了以右手三指彈弦外,還發展成雙手均可彈奏的新技巧,弦數又擴充為二十五弦,表現手法更為豐富了。箏作為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唐代時,十三弦箏傳入日本,至今,日本的彈箏仍保持一千多年的傳統,弦數十三,采用絲弦。朝鮮的伽耶琴,是漢朝由中國傳入分化發展的,彈奏時一端放在膝上,一端置于地上。箏的每根弦用音柱支撐,其音色優美流暢,善于表現行云流水的意境。箏由于左手的吟、按、滑等指法的不同,加上右手大指的手法的區別,形成了不同流派的不同風格:如河南派活躍歡快,山東派剛勁有力,浙江派流美清麗,廣東潮州派婉轉優雅。???流派都有自己的演奏特點,音調與風格也各異,但相互之間又有共同之處。

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后彈奏。琵琶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早在東漢時期,劉熙在《釋名樂器》一文中記載:“琵琶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后曰琶。”

由此可見,琵琶是以其演奏方法而得名的樂器。今天我們所見到的琵琶,經過千百年來逐漸發展完善,有著豐富的演奏技巧,成為既能獨奏,又能伴奏和參加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的中低音區音色淳厚結實,高音區音色清晰明亮,因此在演奏中既能表現歡快抒情的曲調,又可表現雄渾悲壯的旋律。

“嗩吶”兩個字,其實就是波斯原來樂器的音譯(Sura)。嗩吶又名喇叭,在有些地方稱為鼓吹。在西晉時期(公元265-420年)開鑿于新疆克孜爾石窟寺第三十八窟的壁畫中就已經出現了演奏嗩吶的繪畫,在北魏時期開鑿的云崗石窟(公元460-494年開鑿)中也有嗩吶的雕刻形象。據山東嘉祥史料記載,從現存于武氏祠和于1977年出土的漢畫像石印證,早在1800多年前,山東西南(位于濟寧、菏澤兩地之間)一帶有了比較完整的鼓吹樂隊。嗩吶不但用于獨奏,也用于戲曲、歌舞伴奏,在古時民間的婚喪喜慶是少不了它的,在如今的民族樂隊中它也是很重要的樂器。

如今的簫,一般都是一根管子做成,被稱為“洞簫”。但在古代卻是一種編管樂器,即排簫。它歷史悠久,《風俗通》上說:“舜做簫,其形參差,以象風翼。”說明那時的簫并不是單管,而是由許多長短不同的竹管直排而成的,形狀很像飛鳥張開的翅膀。

據記載,簫有大小之分,大者二十四管,小者十六管。由于竹管長短不齊,吹出來的聲音就有高低,“長則濁,短則清”。生活在春秋時代的簫,吹的正是這種直排橫吹的簫。成語故事中有“弄玉吹簫”,講的就是秦公的女兒因簫產生戀情的優美傳說。

今日豎吹的單管簫,是從古代的“笛”改造過來的,借鑒了“羌笛”的制作工藝。這種樂器,大約在漢武帝時才由西域傳入中原地區。最初,它只有四個孔,經漢代京房改造,,才成為五孔,后來,在流傳過程中又多了一孔,便成為今日簫的樣子

《風俗通》記載笛子為漢武帝時丘仲所制。馬融《長笛賦》則說是出自羌,本四孔,京房加一孔。《說文》在詮釋“笛”字時又說:“笛,七孔,羌笛三孔。”《樂府雜錄》的記載更干脆:“笛,羌樂也。”杜佑的《通典》中也有“漢靈帝好胡笛”的記錄······從這些材料看來,關于笛的起源問題,很復雜。笛這一管樂器的來歷,盡管有很多說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是漢朝時張騫通西域后,從新疆、中亞細亞一帶傳入。

笛在外國起源同樣很古老。公元14-15世紀間,西班牙殖民者將秘魯等地的固有文化做了最徹底的摧毀。在這以前,秘魯人本地的印第安人建立了“印加王國”,印加人有高度發達的文化,考古學家在出土的印加文物中發現,印加人擁有各式各樣的樂器,其中就有很多笛子,而且還有由不同材料(如獸骨和陶土)精工制造的笛。從地理環境看來,這些笛和其他樂器,都是印加人的創造,不大可能由另外什么地方傳來。

水晶工藝品

白水晶:有聚焦、集中、擴大記憶的功能,是所有能量的綜合體,稱晶王。可鎮宅、辟邪、擋煞,凈化全身,去除病氣,趨吉開運。

紫水晶:開發智能,平穩情緒,提高直覺力、幫助思考、集中念力、增加記憶能力,增進人際關系,給人勇氣與力量。代表高潔堅貞的愛情,常做為情侶的定情石。紫水晶在西方國家也代表著「愛的守護石」,能賦予情侶、夫妻間深厚之愛、貞節、誠實及勇氣。

紫黃晶:象征著智能與財富,換句話說就是具備紫水晶及黃水晶的雙重功效;更可加強第六感。有化解小人的作用。具有調合兩種極端能量的功能,最適合合伙事業、親子溝通、長官部屬、情侶、夫妻間的溝通寶石。

紫龍晶:主智能,帶來靈感、創意,教人開放心胸,加強對美的鑒賞力。

黃水晶:屬理智體,增強個人自信,聚財、主偏財運,常帶給人意外之財,屬財富水晶。有助于心境情緒平緩,教人按部就班的實際做法。強化肝腸胃及消化器官,尤治胃寒。

幽靈水晶:別稱“鬼佬財神”,原因是它的色彩跟美金很相似,而且更名符其實擁有吸引財富的能力,所以它能成為生意人的寵物,有助提高思維,開放心靈,具有招財和高度凝聚財富的力量,屬正財,是代表因辛勤努力而累積的財富。強化心臟功能,平穩情緒(緊張、失眠、憤怒、妄想)。對心、肺、免疫系統、胸腺、淋巴腺,心臟病、高血壓、呼吸困難有輔助治療功效。

鈦 晶:鈦晶也是發晶族群里能量最為強大的, 常象征大吉祥、富貴、如神佛加持。一般鈦晶皆具有六大主能量,主財、偏財、人緣、避邪、健康、防小人。(注:身體較虛弱或本身氣場虛者,建議不要佩戴)

發 晶:具有強大能量,可加強氣勢,帶給人積極旺盛的企圖心、沖勁、膽識,加強一個人的信心及果斷力,能帶給人勇氣,可助人投射出權威的能量,有助于領導人命令的貫徹與執行。招主財、偏財;可去病氣,對筋骨、神經系統有幫助。

紅發晶:招主財、偏財;可加強活力,自信心,主健康。調整女性荷爾蒙,幫助治療婦女病,治療虛弱、低血壓、皮膚沒有光澤,脆弱敏感等。止經痛,氣血調和,對荷爾蒙失調也有療較效。

綠發晶:(加力發晶)主正財運,增加事業運,令工作事業順境,更可促進身體健康,提高人的運勢。

金發晶:擁有最強能量,乃開運水晶,可促進健康,消災解厄,加強財運,擋煞之力,給人積極旺盛的企圖心、沖勁、膽識。

黑發晶:加強自信,可避邪,治病、改運。

粉 晶:可開發心輪促進情感發達的寶石,可幫助追求愛情,把握愛情,享受愛情的寶石。協助改善人際關系,增進人緣,并招生意緣,開門做生意的服務業最佳的利器。可以協助深入內心,發現自我提高悟性。

茶 晶:促進再生能力的發達,使傷口愈合更快,增進免疫力,活化細胞,恢復青春,有返老還童的功效。能助事務分析及掌握能力,助品味的提升。尤其是吸收濁氣,避邪效果最佳。強化海底輪,所以對男性的性功能有顯著的增強效果;對女性來說,也可調解血氣,對婦女病有強化療效的功能。

粉玉髓:意謂著溫柔的戀情、浪漫相遇和愛的醒覺。令愛情保持動力,時刻處于戀愛幸福之中。能提高雙方的愛意,促使戀人永結同心。增進皮膚光澤、消除情緒不穩。

紫玉髓:能令頭腦及心境清爽,時刻明媚動人,激發深層內在美,提升個人氣質,有助建立和諧、融洽圓滿的人際關系,突顯動人美貌。

藍玉髓:有對應喉輪,可增加自我表達及溝通協調能力,避免負面能量的侵害,有開辟邪化煞的作用。有助喉部健康,可增強呼吸道的免疫能力。

閃靈鉆:使愿望促成,俗稱“幸運石”。增強個人氣場,促進能量流動,增加自我保護作用,對皮膚有益。同時更可提高其它水晶功效。

托柏斯:有助增強表達能力及說服力,增強個人信心,使人冷靜處事。可改善呼吸道及氣管的疾病,平沖及調節淋巴腺機能。

太陽石:能成為眾人焦點,加強凝聚力,有助人際關系及工作事業。散發強大生命能量,提高健康及增強生命力。可驅走暗黑思想及悲觀情緒,帶來正確積極觀念和光明前景。

白晶簇:柱向四面八方放射可避邪擋煞,能量隨時獲得補充,具自動充電自動化解負能量的功能。水晶簇為一能量凈化隨身的水晶寶石,更可防輻射。放在公司或家中財位一定又旺又發。

紫晶洞:紫晶洞內部晶柱密集,彼此能量共振有強大的凝聚作用,可凝聚屋內正氣改善屋內風水,是最佳的風水石。放在家中財位,可避邪防煞又凝聚財氣。

綠東陵:打開心結,安撫不安情緒及有助開啟智能及真愛。青龍可招貴人。亦主正財,可化解不安情緒,帶來正面思想能量,是企業家、創業者、冒險家、先鋒者的幸運石。

紅兔毛:又稱維納斯水晶,發散溫暖的女性動人氣質,在溫婉中透出自信與積極的行動力。可調整女性生理,安撫情緒,美容養顏,促進血液循環與內分泌。

橄欖石:有助舒緩緊張情緒,令人心曠神怡,也可使睡眠安穩,與外界更加融洽。綠色能量有助于聚財。可辟邪當護身符及防邪,對肝病的改善有助益。

黑曜石:(紅曜石)能量強勁剛烈,可避邪、鎮宅,可消除病氣、濁氣、霉氣,帶給人健康、快樂、正常的人生,有「黑金剛武士」之美譽。

石榴石:可讓人擁有難以抗拒的魅力,招來幸福與永恒的愛情,增加自信,對抗憂郁,可加強生命力、活力與耐力,有益生殖系統與相關器官的健康;促進再生能力和血液循環,有養頻美容返老還童的功效。能改善皮膚的毛病,防止傷口惡化。增加人思考時的靈感,避邪化煞,成為不受外力侵犯的護身石。

瑪 瑙:是最具療效的寶石之一(如:消化系統、胃痛),可平衡正負能量,消除精神緊張及壓力。維持身體及心靈和諧,增強愛、忠誠、及勇氣,可促進富足、幸福及長壽,有保平安功效。能發揮如王者的力量,令事件容易達成協議,名成利就,有避邪招財及聚財的作用。能激發勇氣,帶來信心使人勇敢的寶石;做事能貫徹始終,做人能堅守原則;亦可加強肉體生命力,適合體弱多病、或剛痊愈的人配戴。

電氣石(碧璽):又稱愿望石,有極大的落實力能幫助愿望達成,亦能改善人際關系。紅綠碧璽還聚財納富幫事業發展。有助血液循環關節毛病是一種健康的晶石。

紅色碧璽:能吸引友情、愛情。激發慈悲心、同情心,帶有火熱的親和力,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誼。

黑色碧璽:可吸收消除負能量,增進人體活力、體力,及整體的生命力,是健康長壽的代表寶石。

紅紋石:有“愛神”之稱號因為它可幫助你吸引到合適的異性。建立自我價值觀,培養出高貴情操。嬌嫩、可愛、十分稀有。可改善皮膚、美容,令愛情、家庭、社交等完美圓滿,有助平緩激動的情緒及過濾負能量。

月亮石:亦稱“戀人之石”,能改變人的飲食習慣,達到減肥效果。可助人安然入睡,改善皮膚有美容功效,是愛情石的一種。有助吸引異性。增進情侶雙方了解,使感情更加融洽、幸福,快樂。

班彩石:具愛情、事業、財富、健康的多功能寶石。

鱷魚水晶:亦稱骨干水晶,特殊的顏色與結構,有助于消除疾病、促進健康、增加體力,且因價廉物美,廣受醫護人員、氣功界及出家師傅們的喜愛。

孔雀石:能松弛緊繃的神經,平衡情緒,保護旅行者平安,能聚財,也是業務員去談判、做生意時的幸運寶石。主喉輪,美化音質,消除口角爭端,可吸引愛意,亦有助寬恕他人的錯誤。

螢 石:亦稱彩虹水晶,所有顏色的功能都是一樣,能去除人體的煞氣、潔靜全身磁場,可防別人的病氣、霉氣或蓄意的搭訕、勾引及性騷擾。

方解石:可化解心中懷疑嫉妒報復等的負能量,亦可吸收空氣中的怪味道,適合擺在浴室、庫房、車內或隱密不通風之處。

捷克隕石:可消除憂郁癥,有助貫通中脈,可聚財,可避邪,是帶來好運的幸福寶石。

泰國隕石:對應海底輪,可激活拙火,帶出生命靈力,驅除病魔,避除邪靈,增強禪定功夫的穩定性,是修行練\功者的最佳朋友。

鎳鐵隕石:即天鐵,帶有強大能量,可用來袪魔除邪、鎮宅、開運,亦是修行中的絕佳法器,是保護所有善良靈魂的守護神。

黃鐵礦:可增強記憶,改善健忘、失意等毛病,有助于博聞強記、背誦、考試,是莘莘學子理智體的大補帖。

黃銅礦:可加強理智體,可健胃整腸,剛勁的能量有助于去風濕、邪寒,改善手足關節的疼痛。

青金石:對應第三眼,可開啟靈魂之窗,加強洞察力及透視事物內在的本能,有助頭腦清晰,帶來靈感,是幫助創作人員「無中生有」的「發明寶石」。也有冷靜、降低沖動、替熱情降溫的作用。

水膽水晶:包括帶水瑪瑙,帶有水的特質,讓人聰明、靈活、懂得進退應變之道,教人長袖善舞、八面玲瓏。亦可增加夫妻、情侶間的漁水之歡。

海藍寶:可改善呼吸系統的毛病,加強表達能力、說服力、企劃能力,亦可保護旅行者平安。含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具強大的治療、凈化、靈通力量,是最具療效的水晶。

綠寶石:主心輪,財富的象征,可消除眼睛、肝臟方面的疲勞,帶有富足、豐盛、美好的幸運能量。

血 石:帶來生命中的積極力量,鼓舞士氣,振奮人心,促進運動時的爆發力;可聚財;可保護產婦、胎兒及各種新生生命的安全。

澳洲玉(綠色石髓):開心的寶石,教人常保持新奇、興味,易教新朋友,可聚財,有助新事業的開創。

黃 玉:可帶給人活力及樂觀極向上的心;可防火災及意外。可吸引愛情接近,可治胃寒及消化不良的腸胃問題,也可協助減肥。可加強分析力及推理能力,增加聰明才智、敏感度和反應力。

沙漠玫瑰:帶有唯美情懷,加強對美的鑒賞力,促進聯想力、想象力,有益于藝術創造者,亦可當成少年男女互表鐘情、傳達愛意的禮物。

翠銅礦:能消除心靈上的迷思,化解懷疑、不信任,可開闊心胸,廣結善緣,帶來各種好運到。

蛋白石:能激發靈感、想象力,帶來突破性、躍進式的思想與觀念,是有專才、天才型人士們的寶石。強化個人能力與才華,有果斷執行能力,能聚財及招財。招來客人,商戶必備。

蜜 臘:鎮靜神經,排除消極情緒,有巨大吸納病氣的功用。

土耳其石:圣石,可聚財、療病、避邪、防止意外、增進心理、生理的健康,是世所公認的幸運石。

舒俱淶石:可提高靈性,加強慈悲心,開發智能,助人于身心靈中取得平衡與協調,有助于個人的靈性進化。

堇青石:具有極強招財能力,幫助提高靈性和保持頭腦清醒,更有助平衡身

樹脂工藝品

樹脂工藝品是以樹脂為主要原料,通過模具澆注成型,制成??種造型美觀形象逼真的人物、動物、昆鳥、山水等,并可制成各種仿真效果。如:仿銅、仿金、仿銀、仿水晶、仿瑪瑙、仿大理石、仿漢白玉、仿紅木等樹脂工藝品。

小型的樹脂工藝品一般的原材料是:固定樹脂,石粉或其他任何仿古原料,如仿大理石產品,可用樹脂品牌、大理石粉.

大型的樹脂工藝品一般的原材料是:樹脂、石粉,色膏.中空可以填充樹脂廢料,大型樹脂產品一般為樹脂廢料填充.

樹脂工藝品分類

彩繪樹脂工藝品、做舊樹脂工藝品、立體畫樹脂工藝品,仿銅樹脂工藝品、仿銀樹脂工藝品、仿金樹脂工藝品、貼金樹脂工藝品、鍍金樹脂工藝品、仿水晶樹脂工藝品、仿琉璃樹脂工藝品、仿瑪瑙樹脂工藝品、仿漢白玉樹脂工藝品、仿翡翠玉樹脂工藝品、仿象牙樹脂工藝品、仿大理石樹脂工藝品、仿陶樹脂工藝品、仿紅木樹脂工藝品、仿木樹脂工藝品等.

水晶工藝品的生產過程

1、生產工序:開料、壓胚、粗拋光、細拋光、打孔、雕刻、噴砂、粘膠、質檢、包裝。

2、水晶成品分類:刻面、平面、刻面加平面及手工雕刻四種。

3、加工工藝說明:

①、開料:將整塊材料以大鋸片高速鋸出壓胚所需之形狀和大小。

②、壓胚:以模具制作出成品所需尺寸及形狀,再將原料加高溫至900℃以上熔化,注入

模具,冷卻壓鑄而成。

③、粗拋光:是將模具壓出之毛胚,以金剛石盤直接磨出成品之刻線。

④、細拋光:在粗拋光之后,以拋光粉來磨成品至晶瑩剔透為止。

⑤、打孔:是在水晶成品未完成前,根據其所需打孔之尺寸及位置,以鉆頭加工,如制

表件、筆筒、瓶孔等。

⑥、絲印:水晶表面附有不同的色料進行效果處理,顏色層面較厚,著力后方可脫落。

⑦、鍍彩:運用類似電鍍的手法在水晶表面以不同的色彩,層面較薄,經摩擦可劃傷,

出現劃痕,由于鍍彩經常位于底部,因此在鍍彩底部經常采用其它對象附著,如生

肖文鎮。

⑧、雕刻:立體感強,工藝高,做工精細,成本高。分手工雕刻圖形、機器雕刻文字。

⑨、噴砂:立體感弱,較平整,無凹凸感,機器雕刻文字、圖形等后進行效果處理。成

本低制作快。

⑩、激光水晶內雕:以計算機輔助激光設備在水晶對象中進行三維圖案的成型,藝術效果好,

可以任意表達各類圖案,圖形,達到逼真效果。

蕪湖鐵畫

鐵畫,也稱鐵花,安徽蕪湖特產,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鐵畫是以低炭鋼為原料,將鐵片和鐵線鍛打焊接成的各種裝飾畫。它將民間剪紙、雕刻、鑲嵌等各種藝術的技法溶為一體,采用中國畫章法,黑白對比,虛實結合,另有一番情趣。

鐵畫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間,安徽蕪湖鐵畫才自成一體,并逐漸享譽四海。

鐵畫是以鐵為墨,以砧為硯,以錘代筆鍛制而成。鐵畫的品種分為三類:一類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蘭、竹、菊、鷹等為題材,這類鐵畫襯板鑲框,掛于粉墻之上,更顯端莊醒目。第二類為燈彩,一般由4至6幅鐵畫組成,內糊以紙或素絹,中燃銀燭,光彩奪目,動人神魄。第三類為屏風,多為山水風景,古樸典雅,蔚為壯觀。

蕪湖瀕臨長江,交通便利,曾為中國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來鐵冶業就十分發達。發達的冶鐵業和高超的鍛技,為蕪湖鐵畫的創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礎和條件。

蕪湖鐵畫以錘為筆,以鐵為墨,以砧為紙,鍛鐵為畫,鬼斧神工,氣韻天成。蕪湖鐵畫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工藝精湛、技藝高超著稱于世。鐵畫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間,由蕪湖鐵工湯天池與蕪湖畫家蕭尺木相互砥礪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歷史。蕪湖鐵畫源于國畫,具有新安畫派落筆瘦勁簡潔、風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藝術特征,是純手工鍛技藝術。它以鐵為原料,經紅爐冶煉后,再經鍛、鉆、抬、壓、焊、銼、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國畫的神韻又具雕塑的立體美,還表現了鋼鐵的柔韌性和延展性,是一種獨具風格的藝術。

蕪湖鐵畫曾參加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匈牙利布達佩斯造型藝術展,并赴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亞、沙特、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1959年~1960年老藝人儲炎慶和幾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鐵畫《迎客松》、《梅山水庫》和鐵書法《沁園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會堂。蕪湖鐵畫歷經了340多年的承傳和發展,在傳統形式的尺幅小景、畫燈、屏風基礎上,又創有立體鐵畫、盆景鐵畫、瓷板鐵畫和鍍金鐵畫,形成了座屏、壁畫、書法、裝飾陳設和文化禮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個品種,以其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和魅力,在藝壇獨樹一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蕪湖鐵畫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安徽省蕪湖市的楊光輝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中國禮品行業領先企業

領先禮品生產企業

深圳市貝形經典實業有限公司

深圳市騰達凱旋工藝禮品有限公司

深圳市冰語藝術品有限公司

深圳市好時達電器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博源精品制造有限公司

時運達(深圳)電子有限公司

領先禮品服務及貿易企業

北京怡蓮禮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元隆雅圖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有禮天下國際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芭莎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萬聯友邦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深圳市云中鶴工貿發展有限公司

禮品行業壁壘分析

禮品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由于禮品行業的操作技術含量不高,需要的資金也較少,因此新企業面臨的進入門檻很低,規模小、經營靈活的小企業較易進入該行業。

禮品行業發展壁壘分析

1、客戶資源壁壘

目前,在中國的禮品市場上,禮品市場企業數量繁多,集中度較低,市場競爭激烈,且越來越多的企業、個人投入到禮品行業的經營中來,而發展成一定規模的禮品企業一般均有穩定的客戶資源和成熟的運營模式。因此,對于禮品企業的發展來說,存在一定的客戶資源壁壘。

2、技術及人才創新壁壘

禮品行業進入門檻低、勞動密集、工藝相對簡單,產品開發力量薄弱,設計趨同,缺乏個性化和豐富文化內涵,缺乏市場的魅力,生命周期很短;同時由于禮品行業尚無正規的行業規范出臺,故在運作的過程中有很多不規范的行業行為。這些因素造成禮品大眾化、缺乏新意、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在目前禮品行業現狀下,創新是突破其瓶頸的有力手段。如果新進入企業在產品方面無法做到創新,或者不具備創新性人才,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將不具備優勢,難以長期發展。

禮品行業大型展會介紹

香港禮品及贈品展

1、展會介紹

香港禮品及贈品展歷年來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買家及參展商出席,促進買賣雙方達成交易,總額數以億元計,已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同類展會。

2、展品范圍

香港禮品及贈品展的展品范圍包括:宣傳贈品、銀器禮品、小型陶瓷禮品、文具、公司禮品、科技禮品、時尚首飾及飾品、新婚賀禮及用品、玩具及體育用品、兒童禮品、旅游/戶外用品及雨傘、女士禮品及贈品、鐘表、紙品及包裝產品、綜合禮品派對及節慶用品、商貿服務、畫書及相架等。

中國(深圳)國際禮品、工藝品、鐘表及家庭用品展覽會

1、展會介紹

中國(深圳)國際禮品、工藝品、鐘表及家庭用品展覽會(簡稱:深圳禮品展)創辦于1993年,是由英國勵展集團與深圳華博展覽的合資公司--勵展華博展覽(深圳)有限公司主辦的大型展會。自創辦以來,深圳禮品展于每年的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定期舉行,規模以每屆20%的速度增長,現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專業、最具規模、最集人氣的業界頂級盛會。

2、展品范圍

中國(深圳)國際禮品、工藝品、鐘表及家庭用品展覽會的展品范圍主要包括:工藝品、陶瓷、水晶及玻璃制品、珠寶及時尚飾品、鐘表、玩具、家紡用品運動及休閑旅游用品、美容保健產品、錢幣及收藏品、文具及文化用品、煙具及打火機、廣告類贈品、箱包皮具、家居裝飾品、包裝及紙質制品、電子及電器、餐桌用品、廚房用品、媒體、協會及貿易服務等。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

1、展會介紹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創辦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由48個交易團組成,有數千家資信良好、實力雄厚的外貿公司、生產企業、科研院所、外商投資/獨資企業、私營企業參展。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貿易方式靈活多樣,除傳統的看樣成交外,還舉辦網上交易會。廣交會以出口貿易為主,也做進口生意,還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以及商檢、保險、運輸、廣告、咨詢等業務活動。

2、展品范圍

每一屆的廣交會均分三期舉行,每期都有不同的參展范圍,其中:

第一期的展品范圍為:大型機械及設備、小型機械、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配件、化工產品、五金、工具、車輛(戶外)、工程機械(戶外)、家用電器、電子消費品、電子電氣產品、計算機及通訊產品、照明產品、建筑及裝飾材料、衛浴設備、進口展區等;

第二期的展品范圍為:餐廚用具、日用陶瓷、工藝陶瓷、家居裝飾品、玻璃工藝品、家具、編織及藤鐵工藝品、園林產品、鐵石制品(戶外)、家居用品、個人護理用具、浴室用品、鐘表眼鏡、玩具、禮品及贈品、節日用品、土特產品等;

第三期的展品范圍為:男女裝、童裝、內衣、運動服及休閑服、裘革皮羽絨及制品、服裝飾物及配件、家用紡織品、紡織原料面料、地毯及掛毯、食品、醫藥及保健品、醫療器械、耗材、敷料、體育及旅游休閑用品、辦公文具、鞋、箱包等。

上海國際禮品家居品展覽會

上海國際禮品家居品展覽會(簡稱:上海禮品展)是目前唯一定位于華東市場的中高端禮品展會,自2007年起秋季展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六屆,展會薈萃亞洲特色禮品,準確切合國內快速增長的中高端禮品市場,每年春秋兩季各舉辦一次,吸引了亞洲主要禮品供應商和海內外中高端禮品采購商的熱情參與,使其成為亞洲禮品商圈中富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禮品大展,展商覆蓋華東六省一市和亞洲八大城市。

文章評價COMMENT

還可以輸入2000個字

評論載入中...

研究員周關注榜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