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

簡體 | 繁體 | 分享 | e 104
編輯次數: 6 次  更新時間: 2014-03-20 09:41:29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指發電機及其輔助裝置、發電成套設備的制造。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歸入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國統局代碼38)中的電機制造(C381),其統計4級碼為C3811。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定義及分類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定義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指發電機及其輔助裝置、發電成套設備的制造。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歸入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國統局代碼38)中的電機制造(C381),其統計4級碼為C3811。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產品分類

發電機組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主要產品包括:

圖表1:發電機及發電機組產品分類

序號分類
1水輪發電機、汽輪發電機;
2核發電設備;
3風力發電機組;
4移動電站;
5一般交流發電機、直流發電機組;
6發電機輔助裝置等。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產業鏈介紹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的上游行業主要為鋼鐵行業和有色金屬行業,主要原材料包括鋼材、線材等,發電機及發電機組產品成本受原材料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會對中小型發電機企業造成大影響。

隨著發電機及發電機組行業的不斷發展,行業產品的外延和內涵不斷拓展,并向著多用途、多品種發展,發電機及發電機組產品下游行業的景氣度將引起產品需求的變化。大型發電機及發電機組產品主要用于電力行業,與國民經濟周期呈現正相關,需求彈性約為1.3;而中小型發電機及發電機組應用范圍相當廣泛,應用范圍已涉及能源、交通、石油、化工、建筑等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均與國民經濟景氣周期相關。

目前,中國的國民經濟發展處于偏熱期,電力、交通、石油、化工、建筑等行業景氣度較高,此外汽車等消費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它們技術的進步、產品的快速更新換代也將擴大發電機及發電機組行業需求空間。預計未來宏觀經濟環境仍將支撐上述各行業經濟效益的增長。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相關政策

1)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十二五"規劃目標

國家能源局2012年3月15日公布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十二五"規劃目標。根據該目標,到2015年,中國將努力建立有競爭性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太陽能熱利用及核電等非化石能源開發總量將達到4.8億噸標準煤。中國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的一系列目標,包括到2015年,風電將達到1億千瓦,年發電量1900億千瓦時,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將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200億千瓦時。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加強風電行業管理,狠抓風電并網和消納工作,提高風電技術和質量要求,對風電實行年度開發計劃管理,保證風電開發有序進行;同時,完善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應用;促進農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到2015年,在全國建設200個綠色能源示范縣。

2)《"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

2011年8月31日,國務院下發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簡稱:《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準煤(按2005年價格計算),比2010年的1.034噸標準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噸標準煤下降32%;"十二五"期間,實現節約能源6.7億噸標準煤。2015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47.6萬噸、2086.4萬噸,比2010年的2551.7萬噸、2267.8萬噸分別下降8%;全國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8.0萬噸、2046.2萬噸,比2010年的264.4萬噸、2273.6萬噸分別下降10%。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發展規劃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素有"工業母機"之稱的裝備制造業在2011年3月16日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被委以重任。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技術資金密集,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

《規劃綱要》提出,推進重點產業結構調整,裝備制造行業要提高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研發和系統集成水平,加強重大技術成套裝備研發和產業化,推動裝備產品智能化。推動裝備制造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推進產品數控化、生產綠色化和企業信息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所需裝備。推進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表面處理等基礎工藝專業化生產。提升軸承、齒輪、磨具、液壓、自控等基礎零部件水平。

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領域,《規劃綱要》提出,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在航空裝備方面,將大力發展系列支線飛機,重點突破發動機關鍵技術裝備和空中管理系統;在軌道交通裝備方面,提升關鍵零部件自主化水平,形成自主創新體系和現代化產業集群,重點研發高速列車、中轉列車、城際和城市快捷軌道車輛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在智能制造裝備方面,重點推進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智能控制系統、關鍵基礎零部件、高檔數控機床與智能專用裝備,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

2)《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年國家出臺了《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規劃期為2009-2011年。

在規劃目標中指出:重大裝備研制取得突破。全面提高重大裝備技術水平,滿足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和重點產業調整振興需要,百萬千瓦級核電設備、新能源發電設備、高速動車組、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等一批重大裝備實現自主化。

在產業調整和振興的主要任務中指出:①高效清潔發電。以遼寧紅沿河、福建寧德和福清、廣東陽江、浙江方家山和三門、山東海陽以及后續核電站建??工程為依托,推進二代改進型、AP1000核電設備自主化,重點實現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控制棒驅動機構、核級泵閥、應急柴油機等主要設備的國內制造。以東北、西北、華北北部和沿海地區大型風電場工程為依托,推進風電設備自主化,重點實現變頻控制系統、風電軸承、碳纖維葉片等產品的國內制造。進一步提高70萬千瓦以上水電設備、大型抽水蓄能機組、百萬千瓦級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設備、大型燃氣機組、垃圾焚燒發電設備等技術裝備的性能質量。開發太陽能發電設備。發展大型火電、核電站輔機。②科技重大專項。加快實施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高速精密復合數控金切機床、重型數控金切機床、數控特種加工機床、大型數控成形沖壓設備、重型鍛壓設備、清潔高效鑄造設備、新型焊接設備與自動化生產設備、大型清潔熱處理與表面處理設備等八類主機產品,基本掌握高檔數控裝置、電機及驅動裝置、數控機床功能部件、關鍵部件等的核心技術。

在提升四大配套產品制造水平中指出:大型鑄鍛件。重點發展大型核電設備鑄鍛件,百萬千瓦級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鑄鍛件,70萬千瓦以上等級大型混流式水輪機組鑄鍛件,石化、煤化工重型容器鍛件,冷熱連軋機鑄鍛件,大型船用曲軸、螺旋槳軸鍛件,大型軸承圈鍛件等。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012年,中國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789家;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041.36億元,同比增長4.85%;實現利潤359.42億元,同比增長7.03%;利潤總額為200.28億元,同比增長8.63。整體來看,2012年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總體規模較上年有所擴大。

圖表2:2012年中國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狀態描述總結表

狀態描述指標結論
行業產值

2011年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014.72億元;

2012年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166.45億元。

行業銷售

2011年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900.69億元;

2012年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041.36億元。

行業利潤

2012年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實現產品銷售利潤359.42億元;

實現利潤總額為200.28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國際知名企業

通用電氣(GE)動力系統集團

阿爾斯通公司(Alstom)

西門子發電(PG)集團

日本東芝公司(toshiba)

美國康明斯公司(CMI)

丹麥維斯塔斯公司(Vestas)

西班牙歌美颯公司(Gamesa)

印度蘇司蘭公司(Suzlon)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行業國內領先企業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哈爾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明陽風電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北重汽輪電機有限責任公司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維斯塔斯風力發電設備(中國)有限公司

南京汽輪電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文章評價COMMENT

還可以輸入2000個字

評論載入中...

研究員周關注榜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