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
種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體,它由胚珠經過傳粉受精形成。種子一般由種皮、胚和胚乳3部分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種子只有種皮和胚兩部分。種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體棗胚得到母體的保護,并像哺乳動物的胎兒那樣得到充足的養料。種子還有種種適于傳播或抵抗不良條件的結構,為植物的種族延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統發育過程中種子植物能夠代替蕨類植物取得優勢地位。種子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如杏仁)、調味(如胡椒)、飲料(如咖啡、可可)等都來自種子。
- 詞條目錄
- 2.1 種子行業發展政策環境分析
- 2.2 種子行業發展技術環境分析
- 3.1 種子行業發展概況
- 3.2 國內種子行業競爭現狀分析
種子行業定義及分類
種子概念及定義
種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體,它由胚珠經過傳粉受精形成。種子一般由種皮、胚和胚乳3部分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種子只有種皮和胚兩部分。種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體棗胚得到母體的保護,并像哺乳動物的胎兒那樣得到充足的養料。種子還有種種適于傳播或抵抗不良條件的結構,為植物的種族延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統發育過程中種子植物能夠代替蕨類植物取得優勢地位。種子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如杏仁)、調味(如胡椒)、飲料(如咖啡、可可)等都來自種子。
種子分類
這類種子由種皮、胚和胚乳組成。雙子葉植物中的蓖麻、煙草、西紅柿、柿等植物的種子和單子葉植物中的小麥、水稻、玉米、高粱和洋蔥等植物的種子,都屬于這個類型。
這類種子的結構以蓖麻種子為例加以說明。蓖麻種子的種皮堅硬光滑、具花紋。種子的一端有海綿狀突起,稱為種阜,由外種皮延伸而成,有吸收作用,利于種子萌發。種胚被種阜遮蓋,種臍不甚明顯。在種子的腹面中央,有一長條狀隆起,稱為種脊,其長度與種子幾乎相等。剝去種皮可見到白色胚乳。胚乳占種子體積的大部分。內含大量的脂肪。胚包藏于胚乳之中,其兩片子葉大而薄,上面有顯著脈紋。兩片子葉的基部,有很短的胚軸,連接胚芽、胚根和子葉,胚軸上方是胚芽,下方是胚根,蕃茄的種子也屬于雙子葉植物有胚乳種子。
這類種子的結構以小麥種子為例加以說明。
小麥籽實或糙米的外面,除種皮外,尚有果皮與之合生,果皮較厚,種皮較薄,二者不易分離,植物學上稱為穎果。從小麥籽粒縱切面(能過腹溝做正中切面)可清楚看到胚和胚乳的位置。果皮種皮之內,絕大部分是胚乳,胚很小,僅位于籽實基部的一側。小麥的胚乳可分為兩部分,靠外層是含大量糊粉粒的糊粉層,其內為含豐富淀粉的胚乳細胞。胚較小,由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組成。胚芽在上方,胚根在下方,中間由很短的胚軸相連,叫盾片。在其與胚乳相接近的一面,有一層排列整齊的柱形上皮細胞,當種子萌發時,能分泌酶類,分解胚乳所貯藏的養料,并轉運給胚利用。胚芽由數片幼葉包圍著莖尖的生長錐組成,胚芽之外色被著一全鞘狀物,稱胚芽鞘。位于胚軸下方的胚根外圍出包被一鞘狀物,稱胚根鞘,起保護作用。
這類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雙子葉植物,如落花生、棉花、豆類、瓜類和柑橘的種子;單子葉植物,如慈菇、澤瀉的種子。單子葉無胚乳的種子在農作物上很少見。
種子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種子行業發展政策環境分析
國家十分重視三農問題,將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扶植力度,繼續實行良種補貼,這給種業帶來了持續發展的空間。從2000年種子法頒布實施以來,國家針對種子行業出臺的政策和措施,規范種子行業,為種子行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引導種子行業更好的走上市場化的發展軌道。
法律法規名稱 | 生效/施行日期 | 發布形式/文件編號 |
《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 | 1997年10月1日 | 國務院令第213號 |
《種子法》 | 2000年12月1日 | 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34號公布 |
《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 | 2001年2月26日 | 2001年2月26日農業部令第44號發布 |
2007年11月8日農業部令第6號修訂 | ||
《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 2001年2月26日 | 農業部令第48號 |
《農作物種子標簽管理辦法》 | 2001年2月26日 | 農業部令第49號 |
《商品種子加工包裝規定》 | 2001年2月26日 | 農業部令第50號 |
《主要農作物范圍規定》 | 2001年2月26日 | 農業部令第51號 |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 2001年5月23日 | 國務院令第304號 |
《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辦法》 | 2003年8月1日 | 農業部令第28號 |
《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 | 2003年10月1日 | 農業部令第30號 |
《農作物種子檢驗員考核管理辦法》 | 2005年5月1日 | 農業部令第49號 |
《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 | 2005年5月1日 | 農業部令第50號 |
《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施細則》(農業部分) | 2008年1月1日 | 農業部令第5號發布,同時廢止1999年由農業部令第13號發布的《實施細則》(農業部分) |
種子行業發展技術環境分析
從專利申請情況來看,我國種子行業相關專利申請數量較多,近年來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2013年,我國種子行業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僅為484項,略有下滑,但增長趨勢短期不會改變。
種子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種子行業發展概況
目前,我國種子經營企業的數量為8700多家,注冊資金小到100萬,大到1億,但育繁推一體化企業才90多家,種企前50家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僅30%。種業表現出明顯的特點:企業分散、規模小、競爭力弱。由于種業科研分工不明確,商業化育種體系尚未建立,基礎性、公益性研究薄弱,品種選育目標與生產實際相脫節,選育的品種數量多,但突破性品種少。
中國的育種技術,尤其是分子育種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相距甚遠,主要原因是種子企業研發投入不足,創新能力不足。據了解,目前擁有研發創新能力的國內種子企業不到總數的1.5%,絕大部分企業研發投入一般在其銷售額的1%,有的企業1%還不到,遠低于國際大種企業。
國內種子行業競爭現狀分析
國內種業市場目前主要為外資企業主導,國內企業數量較多,但市場份額相對較小。
2000年《種子法》頒布以來,我國種子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種子企業數量、企業規模均快速增長。農業部核發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數量由2001年的不足百家,發展到2011年的239家。其中,中資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從28家迅速增長至206家,而同期,外資種子企業數量卻在減少,從2001年的63家減少為2011年的33家。因此,2000年以來,在跨國種業巨頭加快進入我國種業的同時,卻有部分中小型的外資種子企業退出我國種業市場。
另外,從注冊資本來看,中資企業的注冊資本總體遠高于外資企業,2011年2006家中資企業中,注冊資本在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占到50%以上,而500萬元以下僅占3.4%,而33家外資企業中,注冊資本在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占21%,而500萬元以下的則占42.4%。從最高注冊資本額來看,中資企業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達到39774萬元人民幣,而外資企業注冊資本最高的襄樊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僅為9700萬元人民幣,約為前者的四分之一。從注冊資本實力來看,中資企業相對占有優勢。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種子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國際種子行業知名企業
KWS種業集團
孟山都
先鋒
中國種子行業領先企業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屯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
萬向德農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甘肅省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國豪種業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
- 1.中國種子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