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體育俱樂部

簡體 | 繁體 | 分享 | e 100
編輯次數: 6 次  更新時間: 2014-03-23 11:07:04

體育俱樂部是提供體育競賽表演和體育健身參與等體育準公共產品服務的社會組織。它是分享生產成本、會員特權,利用利益排他機制而取得共同利益的自愿組合,既可以采用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實體方式經營,也可以采用非營利性的社團組織形式進行運作。

體育俱樂部行業定義及分類

體育俱樂部行業定義

體育俱樂部是提供體育競賽表演和體育健身參與等體育準公共產品服務的社會組織。它是分享生產成本、會員特權,利用利益排他機制而取得共同利益的自愿組合,既可以采用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實體方式經營,也可以采用非營利性的社團組織形式進行運作。一些不以俱樂部命名的開展體育活動的最基層組織,如各種"中心"、"院"、"社"、"場館"等,其提供的服務產品具有體育俱樂部服務產品的屬性,其運作可以按照俱樂部的方式來進行,但是由于研究條件所限,不列入前瞻研究報告研究的內容。

體育俱樂部產品分類

(1)按照體育本身的分類劃分

體育(sport)運動競技活動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高度組織化、制度化的以奪取外部報酬(錦標、記錄、獎品、榮譽)等外在目的的高水平競技活動,有的叫做力量表演型運動,有的叫做娛樂觀賞型運動,這是sport的核心,也是體育產業(sport industry)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一種是個人由于種種身心的需要而自覺自愿自由參與的,不是為了奪取外部報酬而進行的身體活動,有的叫做樂趣參與型運動,有的叫做娛樂健身型活動,它同上面那種高水平的sport活動,在活動目的、組織結構、技術程度、活動形式等方面有顯著的差異,從世界趨勢看,這部分活動將逐步納入娛樂產業或休閑產業范圍,同sport industry分開。

對sport本身的分類為體育俱樂部的分類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2)按照體育產業化的角度劃分

1993年,我國體育管理部門提出體育事業要"面向市場、走向市場、以產業化為方向"。體育走向市場、實行產業化經營己經成為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也成為我國體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

體育產業提供的體育服務產品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通過比賽或表演展示具有觀賞性的體育競技服務,構成體育競技表演業;另一類是提供健身強體的場地設施、方法指導、技能培訓等服務,構成體育健身娛樂業和體育咨詢培訓業。這從提供的體育服務的角度來對俱樂部分類提供了一個好思路。

(3)前瞻研究報告對體育俱樂部的分類

前瞻研究報告依據俱樂部向社會提供的體育服務產品的類型,首先將俱樂部分為健身型和競賽表演型兩類。然后根據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將上述兩類體育俱樂部進行二分。即營利性健身型體育俱樂部和非營利性健身型體育俱樂部,其中前者以營利為目的,以商業化方式經營,類似"商業體育俱樂部",后者不是以營利為目的,雖然也開展創收活動但是收入完全用于維持俱樂部的運行,類似"傳統體育俱樂部"、"業余體育俱樂部"。

圖表1:體育俱樂部的分類
體育俱樂部的分類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體育俱樂部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體育俱樂部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體育俱樂部行業管理體制分析

1、俱樂部與政府的關系

我國體育俱樂部的類型比較復雜,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說:一是企業型的俱樂部,就是把體育俱樂部作為一個經營實體,按照市場運作規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二是社團型俱樂部,即由熱心體育運動中某一個項目、某一種活動的人組織起來,交納一定的會費,享受一定的權利,承擔一定的義務,按照章程開展活動。三是民辦非企業型俱樂部,這種俱樂部的特點是其組織管理與企業相似,可以開展經營活動,但它與企業型俱樂部的根本區別就在于盈利不得分紅,必須用于事業的發展。四是事業單位性質的俱樂部,這種俱樂部在五六十年代比較多,現在仍然存在。五是單位內部的各種體育俱樂部,主要是為單位職工服務,屬于公益福利性質。

由此可見,我國體育俱樂部的組織形式多樣,管理難度很大。有人主張根據體育俱樂部的不同類型,分別出臺管理辦法。但在目前情況下,分別出臺管理辦法的條件還不成熟,只能在體育俱樂部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完善。

當前,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正在由贊助型向聯辦型、由非實體型向實體型轉變。在體育局與企業聯辦的俱樂部中,體育局擁有俱樂部教練員與運動員的人事權、訓練場地設施的所有權;而企業向俱樂部投資或購買冠名權,則對俱樂部的經濟來源有一定的制約權。

2、俱樂部與協會的關系

一般來說,體育俱樂部是由體育協會管理的。目前,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的內外關系還沒有完全理順,具體地說,就是體育俱樂部與體育行政部門、體育總會、單項運動協會、投資者、掛靠單位等方面的關系沒有完全理順。

此外,我國體育俱樂部的登記注冊渠道比較混亂:有的在工商部門注冊,有的在民政部門注冊,有的在體育部門注冊,有的在教育部門注冊,有的同時在兩個主管部門注冊,有的于脆不注冊;每個地方、每個登記注冊管理部門對成立體育俱樂部應具備的條件要求不一,有的條件比較低,手續非常簡單,有的規定了許多不必要的限制條件,增加了成立俱樂部的難度,挫傷了社會辦體育俱樂部的積極性。導致體育俱樂部的管理部門不夠明確,有的地方由體委管,有的地方由體總管,有的地方由協會管,有的地方誰都不管。因此,只有職業俱樂部由各項目協會進行管理,才會比較規范。

體育俱樂部行業發展政策法規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改善,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掀起一股開展大眾體育的熱潮,許多國家本著強國強種、增強民族競爭力的宗旨,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有關大眾體育的發展計劃,如美國的《健康公民2000年》、德國的《黃金計劃》、英國的《90年代體育--迎接新地平線》、新加坡的《2000年體育振興計劃》等。

我國根據經濟發展與國民對體育運動的需求,同時為促進體育產業以及體育俱樂部行業的發展,也出臺《全民健身計劃》等一系列的政策與法規。

體育俱樂部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上世紀初,隨著西方體育的傳入,體育俱樂部被引入我國,在上海、廣州、香港等大城市陸續出現了社團性質的體育俱樂部,也開展一些體育比賽和體育活動,但這些俱樂部大多是上層社會休閑、娛樂和交往的場所,與廣大百姓的生活相去甚遠。建國后,我國創辦了一批由國???撥款和直接管理的體育俱樂部,但它是計劃經濟下的事業單位,與現代體育俱樂部性質不同。

在眾多體育俱樂部中,職業體育俱樂部實力雄厚,獨領風騷,其中的足球職業俱樂部發展得最早、最快、最多。成立于1992年的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不斷加大職業化改革步伐,內部組織體系日趨完善,經濟實力逐步增強,各種賽事成績突出,成為中外聞名的營壘。與此同時,上海申花、大連萬達、青島海牛等俱樂部也是威名遠揚,廣為青睞。

群眾性的健身俱樂部在體育俱樂部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其活動形式更是百花齊放,豐富多彩。其中,既包括民間傳統健身項目,也包括競技體育項目。建立于1985年的天津海河長跑俱樂部由最初的十幾人已壯大到600余人,項目由單一的長跑發展到鐵人三項,多年來他們自籌資金參加國內外各類長跑比賽,成績突出,受到國家體育總局領導的肯定。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是體育俱樂部中的朝氣蓬勃的主力軍。它在開展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同時,對青少年進行體育專業教育和訓練。目前我國此類俱樂部或相關學校2萬余個,參加訓練和接受教育的有600多萬人。廣西北海中學在樹立"體育興校"的新觀念中,通過按項目、特長、身體素質組建不同類型的體育俱樂部,探索出體育教學的新途徑。

我國體育俱樂部是體育經營的實體單元,其管理現代化水平及贏利水平還有待提高,從產品、服務管理、市場開發到內部管理都應重視管理創新。目前我國體育俱樂部中,大部分依然是依靠政府撥款,占到體育俱樂部總收入來源的50%左右,其次是彩票、電視轉播、第三產業等。而國外成熟的體育俱樂部商業運作模式中,門票收入占比達45-50%,電視轉播費占總收入比例的30%左右,接下來是廣告與贊助收入,占比15%,其它收入占比5%。

通過對比看,我國體育俱樂部在收入結構上跟國外體育俱樂部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市場化方面,還有待加強。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體育俱樂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體育俱樂部行業國內領先企業

山東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

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

新疆廣匯籃球俱樂部

江蘇南鋼籃球俱樂部

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

中航健身會

中體倍力健身俱樂部

浩沙健身俱樂部

北京高爾夫球俱樂部

海南博鰲高爾夫鄉村俱樂部

 

文章評價COMMENT

還可以輸入2000個字

評論載入中...

研究員周關注榜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