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
OTC即非處方藥,非處方藥是指為方便公眾用藥,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經國家藥監部門規定或審定后,不需要醫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開寫處方即可購買的藥品。這類藥品一般公眾憑自我判斷,按照藥品標簽及使用說明就可自行使用。非處方藥在美國又稱柜臺發售藥(Over The Counter),簡稱OTC,現已成為全球通用的俗稱。這些藥物大都用于多發病、常見病的自行診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頭痛、發熱等。
- 詞條目錄
- 1.1 OTC行業定義
- 1.2 OTC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 2.1 OTC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 2.2 OTC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3 OTC行業產業鏈
1OTC行業定義與分類
OTC行業定義
OTC即非處方藥,非處方藥是指為方便公眾用藥,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經國家藥監部門規定或審定后,不需要醫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開寫處方即可購買的藥品。這類藥品一般公眾憑自我判斷,按照藥品標簽及使用說明就可自行使用。非處方藥在美國又稱柜臺發售藥(Over The Counter),簡稱OTC,現已成為全球通用的俗稱。這些藥物大都用于多發病、常見病的自行診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頭痛、發熱等。
中國衛生部對OTC的定義為:消費者可不經過醫生處方,直接從藥房或藥店購買的藥品,而且是不在醫療專業人員指導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藥品,即不需要憑借執業藥師或助理藥師的處方既可自行選購、使用的藥品。
OTC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1、從產品屬性分類,OTC中可分甲類OTC和乙類OTC。甲類(紅色)的可在醫院、藥店銷售,乙類(綠色)的是可以在醫院、藥店、超市、賓館等地方銷售。
2、從產品治療領域分類,OTC可分為:感冒藥、解熱鎮痛藥、胃腸用藥、皮膚用藥、五官科用藥、婦科用藥等。
從產品屬性分類 | 從產品治療領域分類 |
甲類OTC | 感冒藥 |
乙類OTC | 解熱鎮痛藥 |
胃腸用藥 | |
皮膚用藥 | |
五官科用藥 | |
婦科用藥 |
2OTC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OTC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近年來我國非處方主要的相關政策如下表所示:
日期 | 相關政策 | 主要內容 |
2000.01.01 | 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 | 1)處方藥、非處方藥生產企業必須具有《藥品生產企業許可證》,其生產品種必須取得藥品批準文號; 2)經營處方藥、非處方藥的批發企業和經營處方藥、甲類非處方藥的零售企業必須具有《藥品經營企業許可證》。經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或其授權的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其它商業企業可以零售乙類非處方藥。 3)處方藥只準在專業性醫藥報刊進行廣告宣傳,非處方藥經審批可以在大眾傳播媒介進行廣告宣傳。 |
2004.04.07 | 關于開展處方藥與非處方藥轉換評價工作的通知 | 除10項具體規定情況外,申請單位均可對其生產或代理的品種提出處方藥轉換評價為非處方藥的申請: |
2008.01.11 | 關于征求非處方藥適應癥范圍等評價原則意見的通知 | 化學藥品非處方藥適應癥范圍、中成藥非處方藥適應癥范圍、乙類非處方藥確定原則、"雙跨"品種確定原則、含毒性藥材中成藥轉換評價非處方藥處理原則(具體內容詳見《通知》) |
2011.05.17 | 關于征求非處方藥技術評價相關技術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 | 處方藥轉非處方藥評價指導原則、非處方藥適應癥范圍確定原則、含毒性藥材中成藥轉換評價非處方藥處理原則、非處方藥適應癥范圍(中成藥部分)、非處方藥適應癥范圍(化學藥部分)、乙類非處方藥確定原則(具體內容詳見《通知》) |
前瞻分析認為,從政策環境總體的影響來看,有利于OTC行業的發展。具體來看:
政策 | 對OTC行業影響分析 |
藥品降價 | 促進潛在消費需求的釋放 |
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 | 影響OTC終端市場分布,醫院終端市場份額將逐步擴大 |
OTC廣告禁令 | 促使OTC生產企業營銷模式創新,尋找新的營銷途徑 |
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 | 重點在于促進藥品研發和產業升級,有利于提高我國OTC產品市場競爭力 |
醫藥流通業"十二五"規劃 | 規劃重點在于促進藥品流通市場集中度提高,主要影響OTC零售終端市場,集中化、規模化發展有利于OTC零售商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OTC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對于醫藥行業來說,研發投入是影響醫藥研發產出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全球的藥物研發正在逐漸升溫,這主要基于在過去幾年里,癌癥、糖尿病、認知障礙和炎癥等疾病治療領域中一些新分子藥物的出現、診斷和治療的緊密結合和相輔相成,以及人們對傳統商??模式(重視仿制藥品,而不重視未知罕見病的治療藥物)依賴性的下降等重要因素的影響。
以本報告分析的主要的OTC生產跨國企業為例,2012年研發投入最多的是諾華,總額為93.3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60%;居第二位的是輝瑞,研發費用為76.7億美元,同比下降13.30%,占銷售額的比例為13.30%;強生、葛蘭素史克、阿斯利康在2012年的研發投入也均超過50億美元。另外,2012年主要OTC跨國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均在11%以上。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醫藥行業在國際上的研發特點是以大型制藥企業和國家相關醫藥研究機構為主體的研發軍團控制了整個醫藥研發,但是中國醫藥企業產品創新和研發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研發資金投入不足。
中國醫藥企業新藥研發投入平均只占銷售的1%左右,發達國家生物醫藥行業研發投入占產值的比重都在10%以上。以國內領先的OTC生產企業為例,2012年研發投入最多的是麗珠集團,為2.01億元,占到總營業收入的5.11%;桂林三金和仙琚制藥的研發占銷售額的比例在3%左右,在國內OTC生產企業中處于相對領先的地位,但是和國際主要跨國企業10%以上的研發比重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目前真正具備新藥研發條件的制藥企業很少,在藥物研發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主要還是國家所屬的研究機構。由于體制原因,國家研究機構與市場聯系不夠充分,導致所研究課題與市場需求脫節,出現新藥研發成果無人問津、沒有市場的現象。
3OTC行業產業鏈
OTC行業的上游產業主要包括藥材種植業、化工原材料、能源、制藥設備、藥用包裝業等,藥材、化工原材料的供需、價格變動會影響到藥品的質量、成本等,同時制藥設備、藥用包裝業等也是藥品生產的重要條件。
OTC產品主要通過醫藥流通到達各種消費終端市場,其中,零售藥店是主要市場,占據80%以上的使用量;醫院市場、社區醫療機構等終端市場也消費了部分OTC藥品。
4OTC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國人民群眾的自我藥療能力不斷增強,對藥物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中國于2000年正式推行藥品分類管理制度至今10多年來,非處方藥行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2000年中國OTC市場還只有約253億元市場,到2011年,我國OTC市場規模達到1617.9億元,同比增長15.4%。前瞻通過對近年來OTC市場發展的分析認為,2012年我國OTC市場規模增速將在16%左右,預計達到1879億元左右。
資料來源: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OTC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5國際OTC行業知名企業
強生制藥公司
葛蘭素史克公司
輝瑞公司
諾華公司
拜耳公司
阿斯利康公司
6中國OTC行業領先企業
吉林省修正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哈藥集團有限公司
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
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
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7中國OTC行業五力競爭模型分析
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OTC行業上游原料市場主要為化學原料藥和中藥材,總體來看,我國OTC對上游議價能力較強。具體來看:
購買商議價能力分析
總體來看,OTC行業對下游客戶的議價能力較弱。
對于OTC行業來說,其終端市場主要分為醫療終端和零售終端,對于醫療終端來說,其面臨的客戶主要為各個醫療機構,除了由于行業自身競爭激烈導致其對醫療機構的議價能力較弱外,其還面臨來自于處方藥的競爭。
在零售終端市場,由于OTC行業的特性,同一治療領域品牌眾多,消費者選擇性較多,其在零售市場的議價能力也較弱。
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對于OTC行業來說,其面臨的替代產品威脅主要來自于處方藥和保健品。
從功能和安全看,OTC處于RX和保健品之間,RX和保健品在某種程度上可替代OTC。
從利益訴求上來看,隨著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的逐步完善,由于醫院就醫可以報銷部分費用,一些消費者也會選擇去醫院就診,這也會帶來一部分OTC需求被處方藥所替代。
資料來源:《非處方藥營銷與實務》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潛在進入者分析
OTC行業面臨較大的來自于新進入者的威脅,主要原因包括:
1、市場規模擴張速度較快,市場需求前景看好
從近十多年來我國OTC行業規模增速來看,均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長速度,即使在國民經濟增速放緩的近兩年,仍擺出了16%以上的規模增速。而隨著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自我藥療意識和知識的不斷提高,行業未來前景看好。
2、新進入者面臨的壁壘較低
我國OTC藥品獲得注冊審批的程序簡單,大多數OTC藥品進入市場的壁壘較低,OTC藥物審批采取企業自行申報的原則,符合OTC品種標準的,將會被準許進入OTC藥品目錄。較低的進入壁壘也對新進入者帶來較大的吸引力。
行業現有企業競爭分析
總體來看,我國OTC市場用藥領域主要集中在感冒、胃腸、婦科炎癥、止咳化痰、解熱鎮痛、皮膚外用、咽喉、維生素等領域,生產企業眾多,競爭較為激烈。分領域來看:
圖表11:OTC行業細分領域競爭分析
領域 | 表現 | 結論 |
感冒用藥市場 | 生產企業眾多,企業集中度較低,外資合資品牌居前三,化學藥前十集中度略高于中成藥類,但中成藥類增速相對較快。 | 競爭激烈,中成藥類感冒藥競爭力逐步增強。 |
胃腸用藥 | 市場相對成熟,市場份額占有排名基本穩定,抗消化性潰瘍病和胃動力藥生產企業相對較多。 | 市場總體競爭激烈,其中抗消化性潰瘍病和胃動力藥市場競爭要比消化酶類激烈。 |
止咳化痰藥 | 1)市場呈現總體呈現"一支獨大"特征,2011年上半年念慈庵蜜煉川貝枇杷膏市場占有率為18.54%,遠高于其他品牌。 2)零售市場的主流品牌是中成藥,且市場份額呈上升趨勢,市場增長率較高。合資外資品牌市場份額較低,表現一般。 | 相對于感冒藥和胃腸藥的市場競爭激烈程度較低。 |
皮膚用藥 | 2010年,我國皮膚用藥零售市場前十大品牌市場份額合計為35.36%,外資合資品牌8個,國產品牌2個,外資合資品牌占25.32%市場份額,基本是外資合資品牌一統天下。 | 行業總體集中度相對較高,外資合資品牌占比較大,國內皮膚藥企業競爭激烈。 |
婦科用藥 | 2010-2011年,我國婦科用藥零售市場格局基本穩定,市場份額相對變化不大,以婦科炎癥類品牌為主。千金系列市場份額達30%以上。 | 行業品牌集中度較高,競爭激烈。 |
競爭情況總結
綜合上述分析,OTC市場競爭五力綜合分析如下圖所示:
圖表12:OTC行業五力綜合分析
參考資料
- 1. 中國OTC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