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行業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它通過將體內血液引流至體外,經一個由無數根空心纖維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與含機體濃度相似的電解質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纖維內外,通過彌散/對流進行物質交換,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維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同時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主要適用于ESRD(終末期腎臟病)病人,即5期慢性腎臟病。
- 詞條目錄
- 7.1 血透服務內部競爭情況
- 7.2 血透服務新進入者威脅
- 7.3 血透服務上游議價能力
- 7.4 血透服務下游議價能力
- 7.5 血透服務替代產品威脅
- 7.6 血透服務五力競爭綜合分析
血液透析行業定義與分類
血液透析行業定義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它通過將體內血液引流至體外,經一個由無數根空心纖維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與含機體濃度相似的電解質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纖維內外,通過彌散/對流進行物質交換,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維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同時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主要適用于ESRD(終末期腎臟病)病人,即5期慢性腎臟病。
血液透析行業范疇
血液透析行業主要包含儀器耗材、藥品、服務三大部分。
血液透析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2014年3月19日,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又發出《關于征求獨立血液透析中心管理規范和基本標準意見的函》(以下簡稱“《意見函》”),意圖打破此前民營機構不得介入獨立血液透析服務中心的成規。
該《意見函》的發布意味著民營企業進入血液透析中心建設的政策將逐步放開,血液透析市場正迎來黃金時代。
與2009年原衛生部發布的《血液透析室建立與指南》不同,《意見函》明確指出允許設立獨立血液透析服務中心,且血液透析服務中心的門檻大幅降低。《意見函》指出,設立血液透析服務中心不再要求必須是擁有腎內科的二級以上醫院,而只要10公里范圍內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并與之簽訂一個透析急性并發癥服務協議就可建立透析中心。專家認為,10公里的要求在中國絕大多數城市都可以滿足,尤其在縣級城市。而至于與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簽訂透析急性并發癥服務協議只是為獨立血液透析服務安全設立保障機制。這樣的門檻設置其實就是給獨立血液透析服務中心的建立開了方便之門。
此外,《意見函》還明確指出,獨立透析服務中心的其他輔助科室均可外包,如檢驗、藥劑和消毒等。這對于即將進入或者準備進入血液透析服務領域的企業而言,無疑能夠降低運營成本。而且為保障血液透析服務的運營,還允許腎內科高級醫師在獨立透析中心多點執業。
由此可見,國家相關部門對設立獨立血液透析服務中心的態度已經由此前的保留轉為支持。陳鐵林指出,雖然目前《意見函》還未正式出臺,但放開獨立血液透析服務中心的大趨勢已經非常明顯,而且在河北、山東等省份,已經展開了建立獨立血液透析服務中心的試點工作。
血液透析行業產業鏈分析
血液透析的成本主要由儀器耗材、藥品、服務三大部分構成,其費用占比分別為45%,25%及30%。
血液透析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目前我國發病主要是由于原發性腎炎,歐美病因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隨著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持續提升,過一些年,腎衰發病率可能就要翻倍。預計到2030年我國ESRD患者人數將突破400萬人,隨著醫院覆蓋、醫療資源、支付能力的提高,未來尿毒癥患者透析治療率將從16%提高到國際水平(37%),屆時透析治療人數將達到150萬人,若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現在的平均治療率75%,則透析治療人數將達到300萬人之多,是目前的10倍之多。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血液透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國際血液透析行業知名企業
費森尤斯(Fresenius)
美國百特(Baxter)
Nipro(尼普洛)
德國貝朗
日本Asahi
中國血液透析行業領先企業
山東威高集團醫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寶萊特醫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州東澤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廣州市暨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重慶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朗生醫療器械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常山生化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佩妮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成都歐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江西三鑫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血液透析行業五力競爭模型分析
血透服務內部競爭情況
未來隨著大病醫保政策落實,民營資本進入,參考美國、日本、臺灣的經驗,我們認為民營血透中心的發展趨勢將是規模化、連鎖化、社區化。
血透服務新進入者威脅
我國設立血透中心,首先要拿到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然后需要滿足人員(至少2名執業醫師+0.4名護士/每臺血透機)、設備(三級醫院10臺,其他醫療機構5臺)以及房屋和設施的基本要求。
隨著國家政策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血透中心的執業牌照也將快速向民營資本放開,目前可以看到地方的試點,如山東威高(威海)和三生制藥(遼寧)。另外,具有資金實力的上??企業如寶萊特、藍帆股份、常山藥業、新華醫療等也紛紛開始布局血透服務產業,而三生制藥也與美國的DAVITA公司成立了合資企業,未來規劃建成100家連鎖性的血透中心。
與美國類似,預計未來我國會崛起規模化、連鎖化、社區化運營的本土血透中心品牌。而行業爆發的催化劑將來自于大病醫保的實施(釋放需求)、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發放(解決準入壁壘)以及醫師多點執業政策的啟動(解決醫師資源)。
血透服務上游議價能力
目前大部分的商業模式都是以贈送血透機,并綁定幾年耗材使用量為主。由于上游的供應商數量較多,醫療機構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強。我們認為規模連鎖化的血透中心可以通過集中采購降低成本,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和滲透(如山東威高)也能給企業創造超額利潤。
血透服務下游議價能力
血透服務的下游是腎衰竭患者,整體來看對下游議價能力極高。
血透服務替代產品威脅
血透服務替代品主要有家庭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臟移植,整體來看替代品威脅較小。
血透服務五力競爭綜合分析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目前我國血透服務五力競爭總結如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參考資料
- 1.血液透析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