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件制造
塑膠件制造,隸屬于塑料制品業中的塑料零件制造。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塑膠件制造歸入塑料制品業(國統局代碼C292)中的塑料零件制造,其統計4級碼為C2928。
- 詞條目錄
- 2.1 塑膠件制造行業政策環境
- 2.2 塑膠件制造行業技術環境
塑膠件制造行業定義與分類
塑膠件制造行業定義
塑膠件制造,隸屬于塑料制品業中的塑料零件制造。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塑膠件制造歸入塑料制品業(國統局代碼C292)中的塑料零件制造,其統計4級碼為C2928。
塑膠件制造行業分類
塑膠件制造行業產品主要包括:
--塑料密封件;
--塑料制絕緣零件、機器和儀器塑料零件;
--家具、車廂或類似品的塑料配件等;
--塑料頭帶聽筒;
--電子產品用塑料零件;
--燈具用塑料零件、照明設備用塑料零件。
塑膠件制造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塑膠件制造行業政策環境
◆ 塑料制品類企業應對歐盟REACH法規
中國出口歐盟的塑料制品大致包括塑料成品(如塑料餐具等)、塑料半成品和塑料原料產品。在REACH法規中,塑料制品可分為四種類型:(1)不含有意釋放物質的"物品",例如普通塑料制品等;(2)含有意釋放物質的"物品",例如有香味的塑料制品等;(3)"物質/配制品",例如塑料切片等。不同類型的塑料制品在REACH中的責任各不相同,所以塑料制品企業REACH應對的首要步驟就是對照REACH法規和相關的指南文件,分析自己產品在REACH中的類型和需要履行的責任(對比較難以鑒別的產品,需要尋求專業代理機構的幫助)。
以"塑料切片"為例。"塑料切片"在REACH法規中的定義是"聚合物",屬于"物品"的范疇。根據REACH法規,聚合物本身不需要注冊。但如果聚合物的單體在供應鏈上沒有被注冊,聚合物的生產商需要為滿足REACH注冊要求的聚合物的單體進行注冊。并且如果在塑料切片中含有非穩定作用的助劑,該塑料切片被當作是聚合物和助劑形成的配制品,這時除了為聚合物的單體進行REACH注冊外,還應該為達到REACH注冊要求的助劑進行注冊。"塑料切片"在REACH中的責任為:有(預)注冊、供應鏈信息傳遞、授權和限制。根據REACH法規,中國的塑料制品類企業需要指定一家專業可靠中立的"唯一代表"來履行歐盟REACH法規中的相關責任。
REACH法規直接影響中國每年輸歐的100多億美元的化工原料貿易,間接影響中國每年輸歐的機電、紡織、輕工、鞋業、輕工、電子、汽車、制藥、玩具等上千億美元的產品,是目前國際上最為復雜的技術貿易壁壘。根據REACH法規的規定,普通玩具或兒童護理用品,以及兒童可放入口中的玩具、兒童護理用品,其塑料所含的一些特定鄰苯二甲酸鹽濃度不得超過0.1%。對于不合格的產品經通報后已被禁止銷售,有的甚至被銷毀,相同問題產品被拒絕進入歐盟。
2010年12月1日,REACH法規第一個正式注冊截止期生效。換言之,部分企業如果未能在該機構獲得正式注冊,便無法再向歐洲出口。
◆ 出口退稅率的調整
自2010年7月15日起,我國取消部分鋼材、醫藥、化工產品、有色金屬加工材等商品的出口退稅,總數達406種。其中包括部分塑料機制品、橡膠及制品、玻璃及制品。涉及行業部分商品包括:
商品編碼 | 商品名稱 |
3806102000 | 樹脂酸 |
3915100000 | 乙烯聚合物的廢碎料及下腳料 |
3915200000 | 苯乙烯聚合物的廢碎料及下腳料 |
3915300000 | 氯乙烯聚合物的廢碎料及下腳料 |
3915901000 |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廢碎料及下腳料 |
3915909000 | 其他塑料的廢碎料及下腳料 |
4002199090 | 其他丁苯橡膠及羧基丁苯橡膠板、片、帶(4002199001項下的除外) |
4002209000 | 丁二烯橡膠板、片、帶 |
4002319000 | 異丁烯-異戊二烯橡膠板、片、帶 |
4002399000 | 鹵代丁基橡膠板、片、帶 |
4002499000 | 氯丁二烯橡膠板、片、帶 |
4002599000 | 丁腈橡膠板、片、帶 |
4002609000 | 異戊二烯橡膠板、片、帶 |
4002709000 | 乙丙非共軛二烯橡膠板、片、帶 |
4002800000 | 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的混合物 |
◆ 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
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2009年版)》(下稱《目錄》),對先進技術、資源性產品、重要裝備、重點行業所需產品的進口給予貼息或免稅等一系列的資金支持。同時,在鼓勵進口的重要裝備目錄上,汽車等行業鼓勵進口的裝備被單列出來。《目錄》自三部門發文之日(2009年7月22日)起實施。
該《目錄》分為四個部分:一是鼓勵引進的先進技術,主要指國內尚未掌握的先進技術,國家批準或核準的重點建設工程引進的先進技術;二是鼓勵進口的重要裝備。包括目前國內尚不能自行研發制造,國民經濟各領域急需的重要設備等;三是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專項規劃的投資類項目項下進口生產性設備、零部件給予貼息支持。四是鼓勵進口資源性產品和原材料。
◆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年4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由國家發改委修訂完畢并發布,于6月1日正式施行。與《2005年本》相比,《2011年本》力求全面反映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方向內容;更加注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更加注重對推動服務業大發展的支持;更加注重對產能過剩行業的限制和引導;更加注重落實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2011年本》維持《2005年本》分類不變,仍分為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不屬于上述三類,但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為允許類85條;淘汰類刪除157條,新增189條。鼓勵類新增了新能源、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綜合交通運輸、公共安全與應急產品等14個門類;限制類新增了民爆產品門類;淘汰類新增了船舶和民爆產品等門類。
其中,石化化工類中的聚丙烯熱塑性彈性體(PTPE)、熱塑性聚酯彈性體(TPEE)、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熱塑性嵌段共聚物(SIS)、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等熱塑性彈性體???料開發與生產以及6萬噸/年及以上非光氣法聚碳酸酯生產裝置,液晶聚合物(LCP)等工程塑料生產以及共混改性、合金化技術開發和應用,吸水性樹脂、導電性樹脂和可降解聚合物的開發與生產,尼龍11、尼龍141
塑膠件制造行業技術環境
第一種合成塑料是將酚醛樹脂加熱模壓制得,是在20世紀初,1910年美籍比利時化學家貝克蘭德制成。1918年奧地利化學家約翰制得脲醛樹脂,用它制成的塑料無色而有耐光性,并有很高的硬度和強度,更不易燃,能透過光線,又稱電玉。20世紀20年代,曾在歐洲被用作玻璃代用品。到20世紀30年代,又出現了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是以尿素為原料的。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可以制造耐電弧的材料,它耐火、耐水、耐油。此后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有機玻璃等塑料陸續出現。
我國的塑料工業起步稍晚于歐美,1926年上海勝德賽珍廠開始生產酚醛樹脂及模塑粉(電木粉)。隨后,廣州、天津、重慶等地相繼建立了一批手工業作坊式的塑料加工廠。1958年自行研究設計的第一套PVC年產3000噸的生產裝置在錦西化工廠建成投產,并首先用于包裝行業。用PVC壓延法生產的薄膜,用來包裝碳銨、硫銨化肥,代替了原先使用的麻袋包裝。這是中國塑料工業進入一個新時期的標志。20世紀70年代以后,燕山石化總公司、上海金山石化公司等先后從日本、英國、美國等國家引進管式法LDPE生產線、HDPE生產線和PP生產線,以滿足塑料工業對樹脂生產的要求。
多年來中國塑膠件制造行業加快了技術改裝的步伐,不斷更新先進設備,用國產先進設備武裝企業的同時,又從國外引進大量先進設備,大大提升了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是較之發達國家,中國塑膠件制造行業仍然存在裝備水平偏低、工藝技術相對落后的問題,每年仍需進口國外先進生產線,才能滿足高層次消費與高技術領域的特種需求。
中國塑料加工科研力量、科研工作基本集中在有關大學的研究機構,少數企業才有研發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專注于高分子材料改性方向。而先進成型工藝、高性能的結構設計和針對市場需求的產品設計方面總體研發力量都十分薄弱。
在特種工程塑料方面,中國的研究同國外差距并不大,但從實驗室研究走向產業化的時間與國外相差了幾十年。實驗室研究出成果來,文章也發表了,但后續的工作就沒幾個人能做了。國外的情況則不然,杜邦、巴斯夫、住友化學等大公司,只要看中了一個品種的應用前景,等實驗室成果出來以后,一定會去做中試,中試完成之后就會投產。而且在進行實驗室研究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做好了產業化的準備。以聚酰亞胺為例,美國杜邦公司在1960年開始有商品問世,國內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在同期也完成了實驗室的研發,并與相關工廠聯合試制出小批量產品,滿足過國防軍工的急需。但到現在快50年了,國內還沒有真正形成產業化,未能形成杜邦公司那樣的產業化規模。
現階段國內工程塑料技術開發主要集中在使通用塑料工程化、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而對于基礎樹脂的研究較少。國內工程塑料主要生產方式是利用改性造粒技術將通用塑料工程化、合金化,而工程塑料樹脂的工業化合成生產卻停滯不前,這與國內蓬勃發展的市場需求不相適應。
未來,國內塑膠件制造行業技術發展將呈以下趨勢:
◆ 由于采用新單體合成塑料新品種難度大、周期長、投資大、收效慢,80年代后期已呈減少趨勢,今后短期內也不會有太多新品種面市,而是由現有的聚合物和單體經過特種催化劑改變結構,通過合金化、共混、改性等技術制成新品種材料,滿足市場的不同需求。使塑膠件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將成為今后發展的主要趨勢。
◆ 環境問題是持續發展戰略中重要的一環。今后開發產品時,對原料不僅要考慮經濟,而且要考慮環境因素,必須以節能、省料和有利環保為前提。另外塑料廢棄物的有效回收利用將成為塑料工業的重要課題,特別是塑料的回收利用,肯定是將來發展的一個熱點。
◆ 聚合物改性中,納米材料的應用、液晶材料的原位復合都會給塑膠件制造行業帶來極大的影響。今后納米技術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可能會給塑膠件制造行業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 今后中國的塑膠件制造行業的發展,一方面要靠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國外的技術與資金,關鍵是把各方面的力量集中起來,形成一股力量,才能形成較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盡快形成產業化。
塑膠件制造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近年來,中國塑膠件制造行業技術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數量不斷增多,已構建成若干個區域性高新技術產業群;產業結構、企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不斷調整,產業集約度逐步升級;產業的整體優勢得到進一步提升和加強,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某些方面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進入從大國向先進強國邁進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
對近五年來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中國塑膠件制造行業銷售收入逐年增加。其中,2011年行業銷售收入為1195.32億元,增速為16.74%;2012年銷售收入為1210.70億元,增速為1.29%;2013年銷售收入為1447.05億元,增速為19.52%。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塑膠件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國際塑膠件制造行業知名企業
耐普羅公司(NYPRO)
赫比國際集團
安能利集團
中國塑膠件制造行業領先企業
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昌紅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友成控股有限公司
比亞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亞光耐普羅精密注塑(天津)有限公司
圣美精密工業昆山有限公司
佛山市順德區漢達精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旭榮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珠海及成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威士茂科技工業園(珠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