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火力發電

簡體 | 繁體 | 分享 | e 108
編輯次數: 9 次  更新時間: 2015-08-18 17:55:34
參考資料:
中國火力發電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火力發電一般是指利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燃料燃燒時產生的熱能來加熱水,使水變成高溫、高壓水蒸氣,然后再由水蒸氣推動發電機來發電的方式的總稱。中國的火電廠以燃煤為主。

火力發電行業定義與分類

火力發電行業定義

火力發電一般是指利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燃料燃燒時產生的熱能來加熱水,使水變成高溫、高壓水蒸氣,然后再由水蒸氣推動發電機來發電的方式的總稱。中國的火電廠以燃煤為主。

根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火電行業屬于D門類(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下屬的44大類(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中的441中類(發電)中的4411小類。

圖表:國統局電力行業分類統計表
行業及代碼子行業及代碼行業描述
發電(441)火電(4411)煤電、氣電、油電等
 水電(4412)包括常規機組和抽水蓄能機組
 核電(4413)核能轉化成熱能在轉化成電能
 其他(4419)以風電為主,太陽能、潮汐、地熱為輔
電網(4420)電網(4420)電力供應行業,包括輸電和配供電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火力發電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如表中所示,火電行業與水電、核電和其他能源發電并列屬于發電行業。發電和電網行業又并列處于電力行業。發電行業的各個子行業之間存在一些替代關系,尤其是水電行業和新能源發電行業對火電的替代關系。

火力發電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火力發電按其作用分單純供電的和既發電又供熱的。按原動機分汽輪機發電、燃氣輪機發電、柴油機發電。按所用燃料分,主要有燃煤發電、燃油發電、燃氣發電。

火力發電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火力發電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圖表:2008-2013年中國火力發電行業相關政策
時間政策內容
2011年12月15日《關于做好2012年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的通知》落實價格調控政策,穩定發電用煤價格,其中合同電煤控制價格漲幅在5%以內,并設定市場交易電煤最高限價。
2011年11月25日《關于促進低熱值煤發電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力爭到2015年,全國低熱值煤發電裝機容量達到7600萬千瓦,年消耗低熱值煤資源3億噸左右,形成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利用高效、技術先進、生產穩定的低熱值煤發電產業健康發展格局。
2011年7月29日《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標準均降到歐洲現行標準的一半,其中氮氧化物的防治門檻高達100mg/Nm3。增設了汞及其化合物控制指標。
2010年《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提高火電機組脫硫效率,完善火電廠脫硫設施特許經營制度;完善二氧化硫排污收費制度,制定區域二氧化硫總量減排目標;完善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標準和評價指標,加強對重點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和評估驗收,確保電力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按期完成;建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新建、擴建、改建火電廠應根據排放標準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要求建設煙氣脫硝設施,重點區域內的火電廠應在“十二五”期間全部安裝脫硝設施,其他區域的火電廠應預留煙氣脫硝設施空間;加大顆粒物污染防治力度,火電廠應采用袋式等高效除塵技術。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火力發電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火力發電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十一五”期間,全國供電煤耗平均累計下降37克標準煤/千瓦時。2010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下降到333克標準煤/千瓦時,超過“十一五”規劃目標值22克,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統計的21家主要發電集團公司中,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神華等19家集團公司火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上海申能集團公司低于全國平均水平33克;河北建設集團公司、甘肅電投集團公司等2家供電煤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火力發電行業產業鏈分析

火力發電的主要原料是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因此火力發電行業的上游產業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氣的采集和加工業,下游產業主要是以第二產業為主的用電行業,生產過程中需要發電設備,生產的產品主要銷售對象是電網公司。產業鏈如下圖所示。

圖表:火力發電行業上下游產業鏈
火力發電行業上下游產業鏈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火力發電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火力發電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電力工業也取得了高速增長。截止至2011年底,中國現役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中火電占72.50%,水電占21.83%,其他發電方式占比5.67%,火力發電仍然是中國主要的發電方式,是電力生產的主力軍。

截至2013年末,全國火電發電總量8.6億千瓦,同比增長5.7%。前瞻認為,鑒于新能源發電在我國發電總量中所占比重上升,以及新能源發電良好的未來發展趨勢,作為傳統的火力發電行業面臨著煤炭資源未來減少或者枯竭的資源方面壓力,還有環境保護需做出的技術改進方面壓力。但是,由于現階段我國電力供給相對緊張,能源結構中煤炭占比依舊很高,以及新能源發電在技??和成本方面還有待提升,火電發展顯現比較平穩。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火力發電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中國火力發電行業領先企業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國投華靖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通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火力發電行業競爭分析

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中國火電行業,從整體上來看可以分為國家五大發電集團、非國電系國有發電集團、地方發電集團及民營及外資發電企業。

五大發電集團是指華能集團、大唐集團、國電集團、華電集團和中電投集團;非國電系國有發電集團包括三峽總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電力板塊、神華集團電力板塊、華潤集團電力板塊等四小發電集團;地方發電集團包括申能集團、粵電集團、河北建設投資集團等地方擁有的電力集團及兩大核電集團;民營及外資發電企業是指外資和民間資本投資的一些電力集團。其中中電投集團,三峽總公司等擁有水電容量較多,核電集團沒有火電資產,其他中央、地方、外資等電力企業裝機大部分以火電為主。

當前和未來幾年里,中國電力市場上的競爭主要不在發電運營端,而是在投資端。一家企業在地區的競爭優勢主要取決與其有效發電容量的大小。所謂有效發電容量內涵豐富,相對于小火電,大容量火電機組是有效的,相對于偏僻機組,坑口路口港口機組是有效的,相對于高排放機組,清潔環保機組是有效的。總之,在競爭壓力面前,各發電企業都重視提高自己在區域內的有效裝機容量,進而在隨后政府定產的過程中,居于有利地位。

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

火電行業上游供應商主要是火電設備生產商和發電燃料供應商。過去5-6年的時間中國經濟處于一輪高速發展的周期,用電增速十分強勁,這給上游供應商帶來了訂單壓力,更帶來了滾滾的利潤。更為重要的是在電煤緊缺,運力緊張,設備訂單排滿的氛圍之下,中國火電行業漸漸失去了定價權,煤炭價格已經超出了火電行業可以控制的范圍,甚至連政策的威懾力和控制力都不足以制約飛漲的煤價。

下游客戶議價能力

火電行業和其他電源類型發電行業一樣,下游客戶包括三次產業的企業客戶和城鄉居民客戶,居民用電量比較穩定,增速也很穩定,一般在分析時不予考慮,影響電力行業的最大下游客戶當屬第二產業中的制造業,尤其是一些高耗能行業。例如鋼鐵、有色、化工和建材等。這些行業都是原材料行業,為下游的房地產、輕工業等提供原材料,這些基礎性的行業具有投資大,周期長,產能易增不易減等特點,因此在經濟周期中處于不利的地位。總的來看,電力下游客戶除了在用電總量上對電力行業造成較大拖累外,在具體購電方式上不具有很多話語權,電力銷售市場是典型的賣方市場。

火電行業替代品

電力這種能源本身是二次能源,具有非常多一次能源所不具備的優點,大量動力機都在使用電力,從技術的角度看,電力在當前可以預見的時期內不存在替代品。

圖表:其他電源類型對火電的替代作用(單位:%)
200620072008200920102015F2020F
總裝機增速22.3%14.4%11.1%10.2%10.08%6.45%4.13%
火電增速26.0%14.6%8.2%8.2%8.37%5.75%3.71%
水電增速10.8%11.5%15.7%14.0%8.44%7.59%4.8%
核電增速0.0%30.9%0.0%0.0%19%25.86%13.10%
風電增速47.7%115.5%121.8%92.26%93%24.52%10.29%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火力發電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然而就火電來說,其他電源類型將會產生重要的替代作用。從上表中不難看出,2020年以前,非火電發電裝機增速均要大大高出火電的裝機,這是在產能領域形成的替代效果,從調度次序上看,風電和核電等調度次序遠高于火電,水電也是如此,因此,在產量領域其他電源類型也要對火電有不小的替代。

當前的新型能源類型例如核聚變和核裂變,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氫能和燃料電池,可燃冰發電,天然氣煤層氣沼氣發電,垃圾和生物質發電,風力發電,地熱和海洋能發電等等,這些新能源的發展對火電行業形成挑戰。總的趨勢是可再生發電方式替代非可再生的發電方式、清潔發電方式替代有污染有排放的發電方式。

行業潛在進入者

潛在進入者主要包括各種有意于進入火電行業的國內其他行業投資主體,以及有意于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電力投資主體。火力行業的進入壁壘比較高,首先是資源壁壘較高,主要包括燃料資源和電源點位置資源。火電存在最優地理布局的問題,這種布局點既要能便于獲得煤炭資源,又要在電網拓撲結構中處于有利位置,這種節點本身是難得的資源,而這些資源也基本上瓜分殆盡。此外,政策和技術方面也存在一些壁壘,例如在中國境內從事火電行業開發經營必須要獲得電監會的許可,相應技術積累,專業人員積累都是問題,而且火電審批程序和要求在各種電源類型中比較高。所以跨行業投資的難度很大,主要的潛在進入者應該是國外電力巨頭。然而中國電力行業政策性太強,盈利水平不保,外商電力企業已經經歷了不止一次的撤資狂潮。總之,火力行業的潛在進入者比較少,對國內火電競爭格局基本沒有影響。

文章評價COMMENT

還可以輸入2000個字

評論載入中...

研究員周關注榜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