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機構
高等教育機構,與大學詞義相近,泛指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指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包括綜合性大學、學院、高職高專等,即是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
- 詞條目錄
- 1.1 高等教育機構行業定義
- 1.2 高等教育機構行業分類
- 6.1 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的競爭
- 6.2 國內教育與國外教育的競爭
- 6.3 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競爭
高等教育機構行業定義與分類
高等教育機構行業定義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教育,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在我國,高等學歷教育是指受教育者經過國家教育考試,進入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或者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在規定的期間內學完相應的課程,獲得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的高等教育,與之相對應的是非學歷教育。我國高等教育學歷有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高等教育機構,與大學詞義相近,泛指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指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包括綜合性大學、學院、高職高專等,即是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
高等教育機構行業分類
圖表:高等教育機構隸屬關系分類
分類標準 | 內容 |
隸屬關系 | 中央部署學校: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部門(單位)直屬高等學校,簡稱“中央部屬高校”,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成部門及其直屬機構在全國范圍內直屬管理一批高等學校。 |
范圍:中央部屬高校現已基本覆蓋入選國家教育戰略“211工程”、“985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1計劃”的國家重點大學。中央部屬高校因此被稱為“中國大學的先行軍和領導者”。 | |
地方所屬學校(省屬高校):指隸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特區,大多數靠地方財政供養,由地方行政部門劃撥經費的普通高等學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主體部分,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著力為地方培養高素質人才。 | |
形成:省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省部共建大學”、地方性直屬高校三大模式。 | |
學校類型 | 普通高等學校:簡稱“普通高校”,是指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或備案的以實施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為主的高等學校,分為本科層次和專科層次。 |
實施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機構有:全日制大學、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學院、高等專科學校。大學、學院主要實施本科層次教育;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學院、高等專科學校主要實施專科(高職高專)層次教育。 | |
成人高等學校:有別于普通高等學校,指按照國家規定的設置標準和審批程序批準舉辦的,通過全國成人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成人高考),招收普通高中或同等學歷(中等職業學校中的職業高中、技校、中專)以上學歷的在職從業人員為主要培養對象,利用函授、業余、脫產等多種形式對其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學校。 | |
包括廣播電視大學、職工大學、業余大學、職工醫學院、管理干部學院、教育學院、普通高校的成人(繼續)教育學院等。 | |
民辦高等學校:指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其辦學層次分專科和本科,民辦高校包括獨立學院。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高等教育機構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2013-2014年,我國高等教育行業的相關政策如下:
圖表:2013-2014年我國高等教育行業相關重要政策點評
時間 | 政策 | 內容與意義 | |
2013年2月20日 |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2012-2020年)》 | 到2020年,中西部高等教育結構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鮮明,辦學質量顯著提升,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為整體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 |
中西部高校辦學條件得到根本改善;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取得明顯成效,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升;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更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需要;體制機制改革取得較大進展;國際化水平明顯提高;文化傳承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學研究、科技成果轉化對區域產業升級和社會發展的支撐度、貢獻度大幅提升。 | |||
點評:中西部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需求,為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提供了強勁的改革發展動力。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中部崛起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迫切需要,是促進邊疆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整體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加快推進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重大舉措。 | |||
2014年5月2日 | 《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 | 1)要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統籌發展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轉型。2)要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3)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4)要提升發展保障水平。5)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導評估,減少對學校教育教學具體事務的干預。引導全社會確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創新的觀念,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 | |
點評:現如今我國進行產業結構升級,需要更多的高級技工,而我國的職業教育長期落后與經濟發展的實質需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已經刻不容緩。 | |||
2014年7月9號 |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 | 為規范處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維護招生秩序,保障招生公平公正,教育部發布該《辦法》,嚴厲處罰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違規行為。 | |
點評:如今個別地區和高效仍存在擅自擴招、特殊類型招生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問題,制定該《辦法》,有利于維護公平公正的招生環境。 | |||
2014年9月3日 | 《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 1)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2)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3)改革招生錄取機制。4)改革監督管理機構。5)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 | |
點評:該《意見》的實施,為高校科學選拔適合學校特色和專業要求的學生提供服務,促進高中、大學人才培養的有效銜接,提升專業人才培養水平。 | |||
2014年10月17日 | 《關于深入推進高等學校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意見》 | 1)狠抓黨的作風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保持高壓姿態,堅決有力懲治腐敗。3)突出監管重點,提高治理水平。4)科學有效預防腐敗,規范權力運行。5)明確職責定位,強化組織領導與綜合保障。 | |
點評:高等學校作為腐敗現象多發地區,腐敗蔓延勢頭未根本遏制。本《意見》的實施為有效遏制高校腐敗勢頭蔓延,建設良好從政和教育生態提供了有力保障。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高等教育機構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我國高等教育行業規模在經歷了2003、2004年的高速增長之后,近幾年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2005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行業培養機構數增長速度有所減緩,然2009年和2012年增長速度有大幅度增加,擴招趨勢加強,2013年我國高等教育機構規模保持平穩增長。2004-2013年我國高等教育機構數的年復合增長率達5.49%。
其中,2012年,我國高等教育行業學校(機構)共計3601所,其中全國研究生培養機構共計811所,普通高校2442所,全國成人高校共計348所。2013年,我國高等教育行業學校(機構)共計3618所,其中全國研究生培養機構共計830所,普通高校2491所,全國成人高校共計297所。
圖表:2004-2013年我國高等教育機構發展規模(單位:所,%)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高等教育機構招生形勢與招生策略分析報告》。
中國高等教育機構行業集中度分析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中采取向重點院校傾斜的政策,開始“211工程”、“985工程”等高校建設項目。集群式的高校建設規劃值得稱道,但是通過“985”工程的教育部撥款卻體現了嚴重的政策偏斜。清華、北大作為中國高校的領頭羊分別獲得了18億元的投入,是排名第三的浙江大學兩倍以上。在高等教育稀缺的情況下,重點建設幾所高校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也應該引入公平競爭機制,讓更多的優秀大學都有博取重點建設的機會,并且差距也不宜過分拉大。我國高等教育的集中度是很高的,市場結構屬于壟斷競爭型。
圖表:“985工程”(一期)高校的教育部經費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教育經費排名前二十的院校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高等教育機構行業區域發展特點
我國普通高校東、中、西三大區域布局不均衡
2003年以來,我國普通高校的區域分布東、中、西布局不均衡。2013年,東部、中部和西部的普通高校總數分別為1084、797、610所,占全國普通高校總數比例各為43.5%、32.0%、24.5%,東部普通高校數是西部的1.77倍之多。
從國家直屬高校數來分析,教育部直屬的普通高校中,東部是西部的4倍之多,西部有的省份沒有或只有1所教育部直屬高校。“211”工程的112所高校中,東部63所、中部26所、西部23所。全國“985”工程院校兩期總共有39所,其中,東部是西部的大約4倍。國家大力支持的高校,東部占了絕大部分,這種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國家對東、中、西三大區域普通高等教育投入不均衡
我國東、中、西部地區普通高校大學生的預算內人均教育經費差距明顯,由于普通高校區域布局不均衡,尤其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高校、“211”和“985”工程高校的區域布局不平衡,國家對這些地區的政策的傾斜,致使東、中、西差距就更加劇了這種“貧富分化”。
三大區域普通高校占有教育資源不均衡
我國東中西地區普通高校占有教師資源存在較大差異,專任教師數量及高級職稱人員的占有量呈現明顯的不均衡現象。據統計,2013年,東部地區普通高校的專任教師數量(686816人)是西部地區(363789人)的1.9倍,而正高級職稱數量東西部比達2.44倍。雖然與上年相比差距有所縮小,但各地區之間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東部的高學歷水平專任教師數多于中部和西部,尤其是東部和西部差距就更大,西部的學生就沒有東部享受的優質教師資源多,培養出來的學生質量也就相應差一些。
在普通高校辦學效益方面,從校舍面積、房屋和建筑物的花費、專用設備數量和花費金額、圖書數量和花費金額等等來看,三大區域的差距很大。據統計,東部地區高校購置專用設備金額和圖書數量百分比是西部地區的三倍以上。這說明學生在圖書資料和實驗儀器資源的享用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就相應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
三大區域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結果不均衡
我國三大區域人才培養結果的差別,2013年,東、中、西部普通本、專科在校人數分別為9930518、8809342、5940866人,占比各為40.24%、35.69%、24.07%。從以上的數值可以看出三大區域人才培養結果存在較大差距,東部在校生人數明顯占很大優勢,高校的布局不均衡、師資力量、資源占有等的不平衡導致的人才培養結果的不均衡性。
圖表:2013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普通本、專科在校人數分布(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高等教育機構行業競爭現狀分析
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的競爭
我國教育行業的顯著特點是公辦教育處于壟斷性地位,基礎教育如小學、初中,中等教育如高中、職業高中、中專,高等教育如普通高校、研究生培養機構,均以公辦教育為主。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競爭激烈,直接交鋒的教育領域中,民辦教育靈活的辦學機制是其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民辦教育的競爭力遠遠達不到公辦教育的水平。
近些年來,公辦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狀況給民辦教育發展帶來了機遇,但現在公辦學校通過合并、改造、提升等形式,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并且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漸得到了均衡發展。公辦優質教育學校的發展,加大了民辦學校的競爭成本。
過去,與公辦高等學校相比,民辦高等學校在招生、用人、管理等方面都體現出高度的靈活性,而且民辦高等學校的快速發展在相當長時間內也得益于這種體制上的靈活。但現在公辦高等學校的用人與管理機制也開始轉變,變得更靈活更富于競爭。因此,在公辦高等學校競爭力加強的情況下,民辦高等學校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必須明確了解并提高自身競爭力,且確立合適的特色定位,以更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和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去吸引生源。
國內教育與國外教育的競爭
目前,我國教育品牌競爭實力相對較弱。外國教育品牌直接吸引著我國的人才資源和教育資本,為參與國際國內教育市場的競爭,我國的教育創新力度不斷加大,教育品牌的發展力度不斷增強。比如全國著名的教育品牌“清華”、“北大”、“北師大”,分別在全國各地連鎖辦學;“南洋”、“建平”、“萬里”等教育集團不斷壯大;“英豪”學校異軍突起等等,以期匯成規模優勢和整體氣勢,率領我國教育品牌與“洋”教育品牌相抗衡。但是,我國的教育品牌整體發展速度緩慢,個別學校由于缺乏品牌支持率,加之對教育市場缺乏整體把握和統籌運作,經不起教育市場的考驗。雖然與國內教育相比,國外教育憑借先進的教育理念,國際化的視野吸引了更多學生的目光,國外教育高昂的學費卻決定了大部分有機會享受其教育的中國學生均出生收入較高的家庭。
不同城市的大中學生留學國意向不同。澳洲是廣州學生最青睞的留學國,而在深圳、北京、長沙等城市的學生留學會首選美國。在華南地區,選擇到美國留學的學生人數增長明顯,隨著工作簽證政策的放寬,加拿大成為越來越多珠三角學生的留學向往地。由于中國經濟地域間的發展極其不平衡,選擇海外教育的學生大多集中于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因為從總量來看,國外教育暫時并不能對國內教育形成威脅,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收入的不斷提高,對優質教育的渴望促進了高收入階層的家庭對國外教育的消費欲望,在這個層面上,國內教育相較于國外教育處于劣勢的。
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競爭
傳統意義上,職業教育比普通教育要顯得低人一等,因此一直以來人們消費職業教育的熱情都不高。但是近年來,各地出現的高級藍領技工荒引起了人們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由于職業教育培養的方式是以市場為導向,因而在普通大學生面臨就業難的情況下,職校學生的供不應求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為了適應現代化生產隊各行業高級技術工人的要求,提高我國的技術競爭能力,我國政府也開始重視職業教育,從2001年到現在,對職業教育的投資力度一直在不斷加強,對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也在加大。據統計,高職招生數占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的比率已從2001年的8.8%上升到2010年的49%。為了吸引更多學生參與職業教育,國家為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提供獎助學金,如今覆蓋面已達90%。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多數高職院校,尤其是100所國家示范性院校已經開始從規模發展轉向內涵發展,并形成了各自的辦學特色和職業教育品牌。更可喜的是許多高職院校的研發能力也在明顯提高。比如,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已成為國內畜牧產業的重要科研基地,僅2010年一年就獲批科研項目經費就超過2000萬元。
當代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國教育為了順應這種要求,紛紛把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起來,形成了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國際化趨勢。
參考資料
- 1.中國高等教育機構招生形勢與招生策略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