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
據2009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的概念
據2009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以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制造為主干,以新能源車用發動機、動力電池及管理系統、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車用附件(電轉向、電空調、電制動等)關鍵部件為支撐,以高強度輕質車用材料、電池專用材料等為配套,以社會化、專業化服務為延伸,以制造業為主、服務業為輔,相互配合、彼此促進的新興產業。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汽車技術、能源技術以及電子控制技術發展的結果,不僅具有技術水平高、投資規模大的特點,還具有技術領域廣、帶動范圍大、社會影響深的特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可以推進機電能源技術協同發展,加速汽車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節約型社會建設。
在帶動傳統汽車產業技術升級和戰略轉型的進程中,新能源汽車和節能被給予厚望。國家當前首推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化,同時也推廣和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
新能源汽車的類型
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其它新能源(如高效儲能器、二甲醚)汽車等各類別產品。
其中,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三大主流發展方向。
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
近年來,中國涉及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陸續出臺,其中與新能源汽車直接相關的就包括:2012年3月,科技部發布《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摘要)》,明確“純電驅動”汽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和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間純電驅動汽車銷量達到同類車型總銷量1%左右的目標。
2012年7月,國務院正式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規劃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將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
2013年9月,四部委(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和發改委)發布了《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延續了新能汽車補貼的政策。
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簡介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大致分為五個部分:
上游原材料——稀有金屬產業,主要涉及釹鐵硼、稀土和碳酸鋰行業;
核心零部件——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其中電池是關鍵;
整車制造;
充電設備及場站;
鋰電池回收產業。
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技術包括電池、電機、電控、整車制造等。其中,新能源整車設計技術與傳統汽車相似,未來將向材料輕質化、設計靈活化等方向發展。而“三電”技術——電池、電機、電控將是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技術的主要區別所在。
本章對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分析著重于電池系統、電機系統和電動汽車充電站及場地的部分。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速,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國際原油供求矛盾逐步加深,全球氣候變暖日益明顯。在此背景下,以節能減排為重要目標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并逐步形成以能源、機電新技術為支撐,多種新能源為動力,涵蓋新能源汽車整車、配套部件、專用儲能材料及相關服務等領域,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呈現快速突破、競相發展的態勢。
具體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國際新能源汽車行業知名企業
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
日本本田汽車公司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
德國大眾汽車公司
瑞典薩博汽車公司
德國寶馬汽車公司
德國奔馳汽車公司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領先企業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