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載機
裝載機是一種廣泛用于公路、鐵路、建筑、水電、港口、礦山等建設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機械,它主要用于鏟裝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狀物料,也可對礦石、硬土等作輕度鏟挖作業。
- 詞條目錄
- 1.1 裝載機行業定義
- 1.2 裝載機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裝載機行業定義與分類
裝載機行業定義
裝載機是一種廣泛用于公路、鐵路、建筑、水電、港口、礦山等建設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機械,它主要用于鏟裝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狀物料,也可對礦石、硬土等作輕度鏟挖作業。
裝載機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按行走方式可分為:輪式裝載機,履帶式裝載機;
按功率可分為:小型裝載機(3T以下),中型裝載機(3-5T),大型裝載機(6T以上);
按用途可分為:滑移裝載機,挖掘裝載機等。
裝載機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2011年7月31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和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在山東青島聯合舉行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
規劃從行業現狀及"十一五"期間發展概況、行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制約因素、"十二五"期間市場需求預測、"十二五"期間發展戰略與指導思想、"十二五"發展規劃目標、發展重點及主要任務、政策性建議和措施意見等七個方面對行業發展狀況和前景進行了闡述和規劃。高度概括總結了行業"十一五"期間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展望了行業未來五年的發展前景。
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期間行業發展戰略是:推進我國工程機械產業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初步形成具有國際前沿水平的主機產品、基礎技術、功能部件的研發與制造體系。主要產品達到國際平均先進技術水平,實現我國工程機械產業由粗放型、模仿型、數量型向科技創新、質量、效益型的轉變。
同時,規劃還從行業發展總量目標、科技發展目標、質量效益目標、出口目標和節能、降耗、減排發展目標等五個方面提出了行業"十二五"期間的具體發展目標。規劃指出按照調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發展思路,預測到2015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銷售規模將達到9000億元水平(人民幣),年平均增長率大約為17%,其中出口260億美元左右。2015年全行業銷售收入和出口額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裝載機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011年1-9月,我國裝載機行業累計銷售裝載機192100臺,同比增長14.81%。其中,國內市場銷售裝載機173271臺,同比增長10.80%;累計出口裝載機18829臺,同比增長72.25%,出口增幅遠高于國內銷量增幅。
最新數據以及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裝載機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裝載機行業領先企業
國際領先企業
韓國現代重工業株式會社
韓國斗山集團
日本株式會社小松制作所
日本日立建機株式會社
美國卡特彼勒公司
瑞典沃爾沃集團
國內領先企業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日立建機(中國)有限公司
小松常林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常林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裝載機行業五力競爭模型分析
鋼材是裝載機行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由于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的集中度低且存在產能過剩等問題,裝載機行業對鋼材供應方的議價能力較強。
2011年11月,工信部發布《鋼鐵工業"十二五"規劃》。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快鋼鐵工業產品升級。其中,要促進特鋼品質全面升級,支持特鋼企業兼并重組,增強太鋼、中信泰富、東北特鋼、寶鋼特鋼等特鋼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大力推進特鋼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換代,開發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型鋼材以及裝備制造業、航空航太業所需的高性能特鋼材料。"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產業集中度將有所提升。鋼鐵產業集中度提高后,其與裝載機行業的議價權將增強;裝載機行業將處于議價的劣勢。
裝載機買方在討價還價上具有很強的實力,主要原因有:
①由于中國大多數裝載機企業生產中低端產品,市場出現供大于求;對買方而言,可供選擇的余地較大,因而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價格、質量、交貨期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買方顯示了較強的議價能力。
②買方一般為大型建筑、工業企業,處于市場優勢地位,因此裝載機行業對買方的議價能力一般較弱。而因為市場需求旺盛,生產高端產品的企業則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挖掘機與裝載機在部分功能上是相通的,且使用范圍更廣,所以挖掘機在自身成長之外,還將占據一定量的裝載機市場份額。但中國裝載機與挖掘機相比較,具有價格優勢,挖掘機完全替代裝載機是不可能的。
目前裝載機的產量已經呈現出飽和,甚至過剩的態勢。但由于產品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一些小型機械企業仍不斷進入裝載機行業,對市場造成了不利影響。
2005年以前,中國裝載機市場競爭的主體主要是國內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與民營企業。從2005年外企并購中國裝載機骨干企業開始,中國裝載機行業市場競爭的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市場競爭的主體主要在中國本土企業與國外并購者之間展開。
◆ 市場競爭主體發生了重大變化
2005年之前,中國國內裝載機市場競爭是以柳工、廈工、臨工、成工、常林等國有控股的股份制企業與龍工、晉工、泉州建德、廈裝、常州常松、泰安龍泰,以及后來的福田雷沃重工等民營企業之間的競爭。最近幾年由于柳工、廈工等上市公司的市場占有率一直在以較大幅度上升,民營企業除龍工、福田雷沃重工以外競爭勢頭逐步減弱。而常松、龍泰等退出裝載機市場,建德的市場占有率也急劇下降。形成了柳工、廈工、龍工三足鼎立之勢,支撐起中國國內裝載機行業的大旗,與其他幾個主要上市公司一起,形成了國內裝載機陣營。2007年,柳工、廈工、龍工這3家公司在全行業的市場占有率達47.3%,加上徐工、常林等,已占據了全行業的大半壁江山。規模較小的大多數企業市場占有率都在下降,或者在退出裝載機行業。因此原來主要以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與民營企業之間的競爭格局已被打破,形成了向上市股份制企業一邊倒的競爭格局。
2005年以來,國外企業通過并購及參控股形成了卡特彼勒山工、沃爾沃臨工、神鋼成工等也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加上來勢兇猛的韓國斗山、韓國現代,以及日本小松等,逐步形成了強大的國外裝載機陣營。今后中國裝載機市場競爭,主要表現在以柳工、廈工、龍工為首,加上徐工、常林、福田雷沃重工、宇通重工、沃得重工等組成的中國國內裝載機陣營與以卡特彼勒山工、沃爾沃臨工、神鋼成工等為首,加上韓國斗山、現代以及日本小松等國外裝載機陣營之間的競爭。
國內裝載機陣營各企業之間雖然也有競爭,但因主要企業之間的力量對比相差太大,因此競爭相對沒有與國外企業的競爭那么激烈。同時,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只存在市場向不同企業轉移,不存在市場的丟失,在某種意義上講,還會促進管理及質量、技術水平的提高。
◆ 市場競爭區域有所變化
2011年以來,柳工集團在澳大利亞的獨資公司揭牌營業拉開了國內工程機械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大幕。此后,三一重工相繼在美國、德國投資建設產業園,與行業國際巨頭正面交鋒。而柳工集團的印度、北美公司也陸續掛牌成立。國內裝載機巨頭開始海外布局。
2010-2011年,裝載機出口銷量占比從2010年的7.2%增長到2011年前三季度的9.8%,顯示出我國裝載機出口逐漸走強,國內裝載機企業開始海外布局,海外市場競爭加劇。
參考資料
- 1.中國裝載機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