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氣體
工業上,把常溫常壓下呈氣態的產品統稱為工業氣體產品,包括氫氣、氧氣、氮氣、氦氣、氖氣、氪氣、氬氣、氙氣、氯氣、一氧化碳等。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工業氣體行業歸入其他基礎化學原料制造(國統局代碼C2619)。
- 詞條目錄
- 1.1 工業氣體行業定義
- 1.2 工業氣體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工業氣體行業定義與分類
工業氣體行業定義
工業上,把常溫常壓下呈氣態的產品統稱為工業氣體產品,包括氫氣、氧氣、氮氣、氦氣、氖氣、氪氣、氬氣、氙氣、氯氣、一氧化碳等。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工業氣體行業歸入其他基礎化學原料制造(國統局代碼C2619)。
工業氣體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工業氣體主要產品可以三類:空氣(或大氣)氣體、合成(或加工)氣體及特種氣體。
分類 | 介紹 | 氣體種類 |
空氣氣體 | 空氣氣體是從空氣中分離出來,蒸餾變成液體或氣體形態,然后再加以出售。這些氣體在該行業的產量及銷售額中所占比重較大,其中包括氮、氧及氬。 | 氮氣 氧氣 氬氣 |
合成氣體 | 合成氣體家族由氫、二氧化碳及乙炔構成。其中,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但是二氧化碳產品的生產不是通過氣體分離方法得到的,一般是通過合成氨副產氣、石油煉制副產氣等方式出來的。這些氣體實現了商業化生產,并非采用空氣分離法,供固定客戶使用。雖然多數合成氣體的市場已經成熟,但是由于越來越多氫氣用于煉油過程中含硫輕油(sourcrudes)的脫硫,因此氫氣需求正快速增大。 | 氫氣 乙炔 二氧化碳產品 |
特種氣體 | 該類別包括氦、氖、氙、臭氧及其它用于半導體制造等特殊領域的眾多氣體。雖然該類別的產量最小,但具有最大的增長潛力。 | 氦氣 氖氣 氙氣 |
工業氣體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中國的工業氣體標準的發展與氣體工業的發展基本上相適應,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
時間 | 工業氣體現狀 | 標準發展歷程 |
建國初期-60年代 | 自建國初期,中國的氣體工業和氣體標準開始起步。上世紀50年代,中國的氣體產品只有工業氧、工業氮和工業氫等幾個品種,制定了工業氧和工業氫2個部頒產品標準。到60年代,稀有氣體氦、氖、氬、氪、氙等純氣體和高純氣體相繼問世 | 與之對應,相繼制定了稀有氣體氦、氖、氬、氪、氙等純氣體、高純氣體計8個產品部頒暫行標準 |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 中國的氣體工業行業由于“動亂”而停滯 | 相關標準也停滯 |
80年代以來 | 中國的氣體工業迅速發展,各類純氣體、高純氣體、特種氣體、混合氣體、標準氣體、電子工業用氣體等相繼問世,品種數目已與國外發達國家水平相近 | 氣體標準也進入了全面、迅速的發展階段,標準的數量迅速增加,標準的結構也得到了迅速改善 |
標準編號 | 標準名稱 | 實施日期 | 主要內容 |
GB/T17874-2010 | 電子工業用氣體三氯化硼 | 2011-5-1 | 規定了電子工業用氣體三氯化硼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包裝、標志、貯運及安全。 |
GB/T26249-2010 | 電子工業用氣體硒化氫 | 2011-5-1 | 規定了電子工業用氣體硒化氫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包裝、標志、貯運及安全。 |
GB/T26250-2010 | 電子工業用氣體砷化氫 | 2011-5-1 | 規定了電子工業用氣體砷化氫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包裝、標志、貯運及安全。 |
GB/T26251-2010 | 氟及氟氮混合氣 | 2011-5-1 | / |
GB/T26073-2010 | 有毒與可燃性氣體檢測系統安全評價導則 | 2011-5-1 | / |
GB/T16945-2009 | 電子工業用氣體 氬 | 2010-5-1 | 規定了氬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包裝、標志、貯運及安全。適用于以深冷法從空氣、合成氨尾氣中提取的液態和氣態氬以及經純化方法得到的氬。氬用于系統的吹掃、保護和增壓,還可以用于化學汽相淀積、濺射、等離子及活性離子刻蝕劑和退火等不同工藝中。 |
GB/T16944-2009 | 電子工業用氣體 氮 | 2010-5-1 | 規定了電子工業用氣體氮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包裝、標志、貯運及安全。適用于以深冷法從空氣中提取的氣態和液態氮,以及經電化學方法得到的氮。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中用作保護、吹掃、覆蓋、加壓,化學氣相淀積等。 |
GB/T16942-2009 | 電子工業用氣體 氫 | 2010-5-1 | 規定了電子工業用氫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包裝、標志、貯運及安全。適用于以氫氣為原料經凈化制取的瓶裝、集裝格裝和管道輸送的電子工業用氫氣。主要被用來提供還原氣氛,作為外延工藝的載氣以及等離子體蝕刻劑的配氣原料。 |
GB/T14604-2009 | 電子工業用氣體 氧 | 2010-5-1 | 規定了電子工業用氧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包裝、標志、貯運及安全。適用于以深冷法、電解法提取的氣態或液態氧,以及經純化方法得到的氧。主要用于二氧化硅化學氣相淀積,用作氧化源和生產高純水的反應劑,用于等離子體蝕刻和剝離、光導纖維。 |
GB/T14601-2009 | 電子工業用氣體 氨 | 2010-5-1 | 規定了氨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產品的包裝、標志、運輸、貯存及安全要求。適用于半導體工業,氮化硅、氮化鎵的化學氣相淀積,也可用于硅或氧化硅的氮化。 |
GB/T16943-2009 | 電子工業用氣體 氦 | 2010-5-1 | 規定了氦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包裝、標志、貯運及安全。適用于以深冷法從天然氣、空氣和工廠弛放氣中提取的氣態和液態氦,以及經純化方法得到的氦。 |
GB/T23938-2009 | 高純二氧化碳 | 2010-2-1 | 規定了高純二氧化碳的要求、試驗方法以及包裝、標志、貯運及安全警示。適用于以工業二氧化碳為原料經純化制得的高純度二氧化碳。高純二氧化碳主要用于激光、電子工業、反應堆氣體冷卻劑、科學研究等領域。 |
GB16912-2008 | 深度冷凍法生產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程 | 2009-10-1 | 規定了工業氧氣及相關氣體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儲存、輸配和使用中應遵守的安全要求。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采用深度冷凍法生產氧氣及相關氣體的單位。 |
GB/T3863-2008 | 工業氧 | 2008-11-1 | 規定了工業氧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包裝、標志、儲存與運輸。給出了氧氣安全警示。適用于由深冷法分離空氣和電解水等方法制取的氣態或液態氧,主要用于冶金、化工、環境保護、火焰加工等。 |
GB/T3864-2008 | 工業氮 | 2008-11-1 | 代替GB/T3864-1996《工業氮》。規定了工業氮的技術要求、檢驗方法以及包裝、標志、貯運等。適用于由分離空氣制取的氣態氮或液態氮,主要用作保護氣、置換氣、低溫儲藏等。 |
工業氣體行業產業鏈
從行業價值鏈的角度來看,原料空氣、運輸及客戶是工業氣體行業價值鏈上的關鍵點,亦是產生行業主要利潤的關鍵環節。行業價值鏈如以下流程圖所示。
工業氣體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007-2012年,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工業氣體行業在2000年后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05年我國工業氣體行業規模年增長率為15%;2007年我國工業氣體產值、銷售收入增長率均達12%以上。2012年,我國工業氣體銷售收入為745億元,同比增長了7.29%;2013年一季度銷售收入達到187.64億元,8.17%。預計到2017年,中國工業氣體年產值可達到1200億元,發展速度每年在10%左右。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工業氣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國際工業氣體行業知名企業
法國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
德國林德集團(Linde)
美國普萊克斯集團(Praxair)
美國空氣化工產品公司(Air Products)
日本大陽日酸公司(Nippon Sanso)
德國梅塞爾集團(Messer)
中國工業氣體行業領先企業
盈德氣體集團有限公司
龍口華東氣體有限公司
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化學工業區工業氣體有限公司
濟南鮑德氣體有限公司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
空氣化工產品(唐山)有限公司
重慶朝陽氣體有限公司
液化空氣上海有限公司
湖南湘鋼梅塞爾氣體產品有限公司
中國電動機制造行業五力競爭模型分析
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我國工業氣體行業的上游主要為專業氣體制造行業,該行業對工業氣體成本影響較大,工業氣體對上游行業的議價能力較弱。
上游行業 | 相關因素分析 | 工業氣體行業對該行業的議價能力 |
專業氣體制造 | 上游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過程中,無疑將使產業鏈形成向下積壓的過程,即上有空分領域議價等能力將不斷提高,且有向工業氣體領域進行產業鏈延伸的趨勢 | 較弱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購買商議價能力分析
工業氣體下游需求行業主要是鋼鐵工業、石油化工、化肥和煤化工等。這些行業的發展都不能缺少工業氣體產品,這說明工業氣體行業擁有一定的定價權;但是工業氣體行業的客戶一般為大額銷售,且目前中國的工業氣體產品存在同質化問題,產品及服務的差異化不大,這也為下游需求行業提供了較大的議價機會。
工業氣體對下游行業的議價能力,主要取決于產品本身的屬性。總體來看,高端產品對下游行業的議價能力較強,低端產品對下游行業的議價能力較弱。
產品 | 相關因素分析 | 產品對下游行業的議價能力 |
鋼鐵工業 | 鋼鐵工業對工業氣體的需求一般為大額需求,鋼鐵企業的大額訂單在選擇工業氣體企業時擁有較大的話語權;同時工業氣體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工業氣體對鋼鐵行業的議價能力較弱。 | 較弱 |
石油化工 | 石油化工行業的集中度較高,屬于半壟斷行業,對工業氣體的議價能力較強。 | 較弱 |
煤化工 | 煤化工行業集中度偏低,且以小額訂單為主,對工業氣體的議價能力較弱。 | 較強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工業氣體行業目前不存在較為明確的替代品。工業氣體是整個工業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廣泛應用于冶金、石油、石化、化工、機械、電子、航空航天等諸多領域,在國防建設和醫療衛生領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被稱為工業生產的“血液”。隨著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提高,工業氣體在工業生產中的作用日益不可替代。
行業潛在進入者分析
中國工業氣體市場的高速發展,吸引眾多的企業爭相進入該領域,這些企業可以分為3大類:1)國際工業氣體巨頭如林德、普萊克斯、空氣化工;2)國內專業氣體運營公司如盈德氣體;3)從空分設備進入工業氣體運營的本土企業如杭氧。
新進入者 | 相關因素分析 | 新進入者威脅 |
國外同行企業 | 1)優勢:先進的設備、廣泛的產品種類、品牌優勢、豐富的項目運行經驗。2)劣勢:設備價格較高導致運營成本偏高。 | 較大 |
專業氣體運營企業 | 1)優勢:進入工業氣體行業的壁壘較低,擁有一定的項目運行經驗。2)劣勢:不具備設備的生產能力。 | 較小 |
空分設備生產企業 | 1)優勢:先進的設備、知名品牌優勢、高質量及穩定的客戶群、較低的運行成本;2)劣勢:運行經驗較為缺乏。 | 較大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行業現有企業競爭分析
(1)民營資本異軍突起
中國氣體行業的競爭,主要為國際氣體行業巨頭與國內民族氣體工業企業的競爭,中國的小型工業氣體廠家尤其多,數量大約在3000家左右。近年來中國也有個別工業氣體廠家摸索出一條高速發展的道路,這其中以香港上市的盈德氣體為代表,2008年其營業收入只有14億元,而2012年就逼近50億,預計2013年將超過60億。還有一家China Gas Industry Investment Holdings也在積極謀求上市。
目前盈德氣體已將業務擴展到全國8個省份、1個自治區及1個直轄市(湖南、江蘇、廣東、陜西、山東、河北、山西、貴州、內蒙古及天津),并在中國已經擁有了完善的全國性氣體供應網絡:20套目前營運中的工業氣體生產設施及另外12套建設中的工業氣體生產設施。在上海、湖南、浙江三地設有辦事機構。
截至2013年6月30日,集團有50個正在運營的生產設施及27個正在興建的生產設施,以裝機氧氣容量計算,總裝機容量達到1338400標準立方米/小時,同比上升35.1%。預計在2016年所有在建項目完成后,總裝機容量能達到2000000標準立方米/小時。
(2)國外氣體公司處于主導地位
目前,在中國工業氣體市場上,國際六大氣體公司都已悉數進入中國,包括德國林德公司、法國液化空氣公司、美國普萊克斯公司(Praxair)、美國空氣化工產品公司(APCI)、日本大陽日酸公司(NipponSanso)和德國梅塞爾公司(Messer),其中林德公司于2006年9月收購了老牌氣體公司英國BOC公司,從而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化氣體公司。
企業 | 單位 | 全球收入 | 在華業績 | 占全球比重 |
法國液化空氣 | 億歐元 | 153.26 | 7.88 | 5.10% |
德國林德集團 | 億歐元 | 152.8 | 11.64 | 7.60% |
美國普萊克斯 | 億美元 | 112.24 | 5.78 | 5.20% |
美國空氣化工 | 億美元 | 96.12 | 8.69 | 9.00% |
(3)各類型企業競相進入
中國工業氣體市場的高速發展,吸引了各行各業的企業爭相進入該領域。在工業氣體零售市場發達地區,如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華中等區域,涌現出大量個體氣體小公司,并都已經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有向大型供氣發展的趨勢。還有原大型鋼鐵公司制氧廠發展而來的氣體公司,如寶鋼金屬工業氣體產業公司和武漢鋼鐵集團氧氣有限責任公司等等,主要是經營自有空分設備。此外,最近有一個新動向,就是一些資金富足的機械企業和工程企業也在進行氣體投資。
總之,當前國內氣體市場的競爭格局,可以總結為外資主導,內資百舸爭流,氣體市場在大發展的同時,風險也在慢慢積聚。很多入市企業并沒有認識到投資氣體產業的高風險性,特別是那些為資金尋找出路的企業,盲目進入氣體市場,而沒有認識到氣體產業的高投入、高技術和高危險的特性,風險更大。
行業競爭趨勢分析
當前中國氣體工業發展的主要趨勢是跨國氣體集團(液化空氣集團、林德集團、空氣化工產品公司、普萊克斯集團)調整發展思路,加速在中國市場的滲透;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寶鋼金屬、武鋼集團)逐步認識到工業氣體業務的重要性,大力扶持工業氣體的發展,作為集團業務的重要增長點之一;國內行業企業集團(杭氧股份、盈德氣體集團)利用自身優勢,快速推動產業鏈的延伸,大力發展氣體業務,縮小與其它大集團的差距等等。
根據五大跨國企業在華業績(詳情請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工業氣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第五章),其占中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比重呈快速上升趨勢,2012年五大企業合計占到37.38%。
企業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法液空(億元) | 27.96 | 31.59 | 41.96 | 64.03 |
林德集團(億元) | 47.44 | 62.79 | 77.58 | 94.56 |
普萊克斯(億元 | 18.05 | 23.5 | 29.56 | 35.37 |
空氣化工(億元) | 26.37 | 33.22 | 44.04 | 53.2 |
梅塞爾集團(億元) | 13.97 | 21.85 | 25.6 | 31.45 |
氣體工業的發展速度與規模是區域整個工業發展速度和規模的縮影,因此,盡管目前中國持續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發動機,中國工業持續保持快速發展,但中國氣體工業仍舊在保持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尋求轉型,并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參考資料
- 1.中國工業氣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