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磷肥

簡體 | 繁體 | 分享 | e 100
編輯次數: 8 次  更新時間: 2015-08-19 17:13:14
參考資料:
中國磷肥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磷肥制造,指以磷礦石為主要原料,用化學或物理方法制成含有作物營養元素磷的化肥的生產。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磷肥歸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國統局代碼26),其統計4級碼為2622。

磷肥行業定義與分類

磷肥制造,指以磷礦石為主要原料,用化學或物理方法制成含有作物營養元素磷的化肥的生產。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磷肥歸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國統局代碼26),其統計4級碼為2622。

磷肥主要產品有:普通過磷酸鈣(簡稱普鈣SSP)、鈣鎂磷肥(FMP)、磷銨(包括磷酸一銨MAP、磷酸二銨DAP)、重過磷酸鈣(簡稱重鈣TSP)、硝酸磷肥(NP)、復合肥(包括硫基NPK復肥、尿基NPK復肥、硝基NPK復肥、有機無機復合肥等)。

圖表:磷肥分類
分類詳細
水溶性屬水溶性的主要有普通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磷酸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氨化過磷酸鈣等。
枸溶性(弱酸溶性)屬弱酸溶性的有鈣鎂磷肥、沉淀磷酸鈣、鋼渣磷肥、脫氟磷肥等。
難溶性常用的磷肥,屬難溶性磷肥的有磷礦粉、骨粉等。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磷肥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2011年,中國化學礦業協會發布的《化工礦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將磷礦資源地位提高到空前水平,重點在要求未來五年建立磷礦產地資源儲備機制,提高磷礦開采準入門檻。為強化磷礦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促進礦山企業節約與綜合利用磷礦資源,國土資源部依據《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于2013年1月發布《磷礦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指標要求(試行)》。

磷礦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是指磷礦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等三項指標,是評價磷礦企業開發利用磷礦資源效果的主要指標。其指標要求如下。

圖表:《磷礦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指標要求(試行)》指標要求
指標要求
開采回采率地下開采:地下開采的礦山企業不低于72%。
露天開采:露天開采的礦山企業不低于93%。
選礦回收率磷塊巖礦不低于80%(入選礦石品位>20%);磷灰石和磷灰巖礦不低于85%(入選礦石品位>10%)。
綜合利用率與磷礦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不低于45%,尾礦綜合利用率不低于25%。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十二五”規劃來看,磷肥行業發展將強調優勝劣汰,行業門檻將被提高。2015年磷肥能力及產量規劃目標:到2015年濕法磷酸凈化替代熱法磷酸150萬噸,到2015年全行業磷石膏利用率要達到年排放量的30%。

圖表:“十二五”磷肥工業發展思路分析
要點詳細
重點發展的磷復肥品種緩、控釋肥料及各種專用肥料,適用于節水農業的滴灌肥原料,適用于肥水一體化技術的液體肥等新型肥料及各種專用肥。
DAP、MAP、TSP、NP、磷酸基NPK復合肥暫不發展目前我國已形成的DAP、MAP、TSP、NP、磷酸基NPK復合肥的產能已經完全能夠滿足“十二五”期間國內農業需要,“十二五”期間不鼓勵發展。
SSP、FCMP保持現有生產力SSP、FCMP中的磷含量雖然較低,但含有硫、鈣、鎂、硅等作物需要的中量元素,同時可以利用品位較低的磷礦,能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需要,可保持現有生產能力,但不宜再擴大規模。通過市場競爭可以淘汰一批規模小、技術管理水平落后、效益差、污染嚴重的企業。
加強新型肥料研究加強對利用中低品位磷礦,將難溶性的磷變為植物易于吸收的養分等新型肥料的研究。
建立淘汰機制三年內,現有硫鐵礦制酸裝置采用水洗凈化流程的以及10萬噸(含)以下硫鐵礦制酸裝置、20萬噸(含)以下的硫磺制酸裝置逐步退出市場。三年內,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不到10%的企業逐步退出市場。
產能充分利用提高復混肥企業生產許可證發放門檻,充分發揮復混肥企業現有產能。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磷肥行業產業鏈分析

磷肥行業的上游主要是硫磺、硫酸和磷礦石等,上游行業對磷肥行業的影響主要在成本方面,如磷礦石價格的上漲會直接導致磷肥行業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可能壓縮磷肥行業中企業的盈利空間,迫使一部分企業退出磷肥行業;也可能導致磷肥價格的上漲,若其它化肥產品價格不變,則磷肥在與其它化肥產品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磷肥行業的下游主要是農業生產。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加速谷類作物分蘗和促進籽粒飽滿;促使棉花、瓜類、茄果類蔬菜及果樹的開花結果,提高結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因此,磷肥作為農作物的主要肥料之一,與農業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有著密切關系。

圖表:中國磷肥生產工藝流程圖
圖表:中國磷肥生產工藝流程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磷肥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近年來,中國磷肥行業發展迅速,一躍成為世界磷肥生產和消費大國,但仍然是以外延擴張為主,產業和產品結構不合理仍是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尤其是企業規模小而散、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大障礙。

2013年,我國磷肥由于價格低,企業開工負荷不高,產量不增反減,2013年全??共生產磷肥1632.87萬噸,比上年下降1.37%。截至2013年,磷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了237家,相比2012年增加了3家;規模以上企業資產規模達到了1053.26億元,相比2012年增長了19.64%。2013年,磷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達到了897.74億元,同比增長5.22%;銷售利潤達到了68.88億元,同比下降14.14%。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磷肥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國際磷肥行業知名企業

美國嘉吉化肥有限公司

美國史丹利農業科技國際集團

俄羅斯阿康公司

中國磷肥行業領先企業

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貴州開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洋豐股份有限公司

銅陵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黃麥嶺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磷肥行業競爭狀況

國內磷肥市場經過十來年的快速發展,不論是在產能規模上,還是在單體企業綜合實力上都日益強大,國際市場競爭力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化肥行業的特性,中國磷肥生產企業數量多、規模小,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普遍較低,導致行業存在無序競爭與過度競爭交錯的局面。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目前行業中已建成一批大型企業,其中包括:云南天化國際、貴州宏福、貴州開磷、湖北洋風、安徽銅化、湖北宜化、重慶涪陵等一批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并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文章評價COMMENT

還可以輸入2000個字

評論載入中...

研究員周關注榜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