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
血液制品主要是以健康人血漿為原料,采用生物學工藝或分離純化技術制備的生物活性制劑,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各種凝血因子等。在醫療急救及某些特定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上,血液制品有著其他藥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詞條目錄
- 1.1 血液制品行業定義
- 1.2 血液制品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 2.1 血液制品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 2.2 血液制品行業需求環境分析
血液制品行業定義與分類
血液制品行業定義
血液制品主要是以健康人血漿為原料,采用生物學工藝或分離純化技術制備的生物活性制劑,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各種凝血因子等。在醫療急救及某些特定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上,血液制品有著其他藥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血液制品是從血漿中7%的蛋白質分離提純而成的物質,其成分主要包括:白蛋白(60%)、免疫球蛋白(15%)、凝血因子(<1%)、其他蛋白成分(24%)。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血液制品歸入醫藥制造業(國統局代碼C27)中的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C2760)。
血液制品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按照功能和結構的不同,血液制品可分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類。
血液制品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血液制品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近年來我國出臺的血液制品主要政策主要包括:
時間 | 相關政策 |
2008年 | 國家衛生部發布《單采血漿站管理辦法》::劃定單采血漿站的采漿區域,保證足夠的供血漿者數量,滿足原料血漿年采集不少于30t,新建站3年內達到年采漿量不少于30t;血液制品生產單位注冊的血液制品不少于6個品種,承擔計劃免疫任務的血液制品品種不少于5個品種,才批準其建立新血漿站。 |
2009年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推動藥品生產企業實施藥品質量授權人制度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印發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
2010年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實施﹤中國藥典﹥2010年半有關事宜的公告》(2010年第43號),2010年10月1日開始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
2011年 |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將促進產業升級,加速行業整合。 《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1年度工作安排》:(1)擴大醫保覆蓋(2)提高醫保補助(3)提高報銷水平(4)提高公共衛生費標準。 《關于進一步加強基本藥物生產監管工作的意見》:有利于進一步強化行政區域內基本藥物生產及質量監管工作,提高監管效率和執法能力。 《藥品出廠價格調查辦法(試行)》:號稱要從源頭掌握情況,給藥品價格施壓。 貴州省出臺《貴州省采供血機構設臵規劃(2011-2014)》,將省內的單采血漿站由近20個縮減到4個,由于貴州是國內的采漿大省,該規劃將導致全國血漿原來供應短期減少20%。未來國內血制品供需矛盾將爆發,有可能倒逼血液制品相關政策調整,以緩解臨床需求,行業景氣度有望再上一個臺階。 |
2012年 | 衛生部面對血液制品供需矛盾加劇的情況,提出“十二五”血液制品“倍增”計劃。 |
血液制品行業需求環境分析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傳染性疾病高發等也均給血液制品行業的發展帶來利好。據有關人口專家預測,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將對血液制品的消費帶來較大的促進作用。
血液制品行業產業鏈分析
血液制品的原料是血漿,來源于獻漿員,主要是血漿站附近的居民。由血漿到產品這個過程在生產企業內部完成,產品經過批簽發后,直接銷往醫院、渠道商或是出口,最終由醫院提供給患者。
生產企業占據了包括血漿站、生產到出貨的大部分鏈條。企業對獻漿員的數量與積極性的控制能力較弱,主要與觀念及經濟發達程度決定。目前,終端產品供不應求,生產企業處于強勢狀態。
血液制品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生產血液制品,80年代行業步入快速發展,高額的利潤吸引了許多并不具備基本條件的單位加入到血液制品的生產,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安全隱患突出。1996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血液制品管理條例》,標志著我國對血液制品管理進入規范化軌道。隨著2004年國家加大對漿站的整治力度,一系列行業監管政策陸續出臺,行業發展逐漸規范有序。
從行業發展規模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血液制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有24家,與上年持平;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6.49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43.99億元,同比增長13.79%;實現利潤總額46.51億元。
狀態描述指標 | 結論 |
規模以上企業數 | 2011年血液制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4家; 2012年血液制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4家。 |
行業生產規模 | 2011年血液制品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32.49億元; 2012年血液制品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6.49億元 |
行業銷售規模 | 2011年血液制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26.54億元; 2012年血液制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43.99億元。 |
行業利潤 | 2011年血液制品行業實現利潤總額41.82億元; 2012年血液制品行業實現利潤總額46.51億元。 |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國際血液制品行業領先企業
百特(Baxter)
葛蘭素史克(CSL)
Talecris
西班牙基立福(Grifols)
Octapharm
中國血液制品行業領先企業
北京天壇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萊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四川遠大蜀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蓉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山東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山西康寶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中國血液制品行業競爭分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國血液制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24家,其中,其他性質企業所占比重最大,有10家,占比為41.67%;其次分別是外商和港澳臺投資企業與國有企業,分別有6家和5家,占比分別為25 %和20.83%。
而從銷售收入上看,國有企業在中國血液制品行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2012年所占比重為39.67%,高于其數量比重;其他性質企業數量比重高達41.67%,但其銷售收入比重僅為16.98%。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