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電光源

簡體 | 繁體 | 分享 | e 103
編輯次數: 6 次  更新時間: 2014-03-12 11:57:31
參考資料:
中國電光源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電光源也稱燈泡或電燈,是指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設備。目前按發光原理可分為白熾燈(指因電流通過使鎢絲白熾而發光的燈)和氣體放電燈(指電流通過燈兩端的電極形成氣體放電而產生光的燈)。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電光源行業歸入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國家統計局代碼38)中的照明器具制造(C387),其統計4級碼為C3871。

電光源行業定義及分類

電光源行業定義

電光源也稱燈泡或電燈,是指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設備。目前按發光原理可分為白熾燈(指因電流通過使鎢絲白熾而發光的燈)和氣體放電燈(指電流通過燈兩端的電極形成氣體放電而產生光的燈)。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電光源行業歸入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國家統計局代碼38)中的照明器具制造(C387),其統計4級碼為C3871。

電光源產品分類

電光源產品的分類如下表所示:

圖表1:電光源產品分類

序號 分類
1 普通照明燈泡;
2 低壓燈泡;
3 熒光管燈:直管型熒光燈、環型和緊湊型熒光燈等;
4 特種燈泡:鹵鎢燈、高壓鈉燈、高壓汞燈、金屬鹵化物燈、照相用閃光燈、密封射燈、聚光燈、放電燈管、弧光燈、紫外線或紅外線燈等;
5 為各種燈泡配套用的燈頭。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電光源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電光源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電光源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1)《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2007年12月,財政部、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提出,國家將統一招標確定高效照明產品(包括節能燈)推廣企業及協議供貨價格,財政補貼資金補給中標企業,再由中標企業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減去財政補貼資金后的價格銷售給終端用戶,最終受益人是大宗用戶和城鄉居民。

《辦法》規定,大宗用戶每只高效照明產品,中央財政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30%給予補貼;城鄉居民用戶每只高效照明產品,中央財政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50%給予補貼。中標企業提供的高效照明產品必須保證質量達到照明產品國家能效標準的節能評價值,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在產品外包裝和本體上印制"政府補貼、綠照工程"字樣。

財政補貼重點支持高效照明產品替代在用的白熾燈和其它低效照明產品,主要是普通照明用自鎮流熒光燈、三基色雙端直管熒光燈(T8、T5型)和金屬鹵化物燈、高壓鈉燈等電光源產品,半導體(LED)照明產品,以及必要的配套鎮流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將分批下達高效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推廣任務,省級節能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組織中標企業落實推廣任務。

《辦法》的出臺,充分顯示政府做好節能減排,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決心。此次補貼體現政府對優質節能照明產品的消費導向,但同時,照明行業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模式,也使得政府對照明行業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力度正在進一步加強,步伐勢必進一步加快。

(2)白熾燈淘汰政策

在全球性的節能減排的背景下,各國紛紛響應并且世界范圍內限制使用白熾燈的規劃紛紛出臺。這一政策的出臺將有利于照明節能產品的加速推廣應用。

圖表2:各國淘汰白熾燈計劃一覽

國家及地區 預計停產/停售時間
中國臺灣 2010年開始執行白熾燈禁產政策,2012年全面禁產
日本 到2012年止,停止制造并銷售高能耗白熾燈
美國 大多數白熾燈泡將于2014年禁止銷售
中國臺灣 2012年全面禁產白熾燈,預計2016年禁止進口和銷售白熾燈
歐盟(英國) 2010年起禁用所有瓦數的傳統燈泡
韓國 2013年底前禁止使用白熾燈
澳大利亞 2011年10月起,禁止進口低于15流明每瓦的各類小功率裝飾用鹵鎢燈,并于2012年禁止銷售。
加拿大 2012年前禁用白熾燈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電光源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3)《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

2009年9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6部門聯合公布《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提出:到2015年,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在30%左右;功能性照明達到20%左右;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上游芯片規模化生產企業3-5家;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擁有自主品牌、較大市場影響力的骨干龍頭企業10家左右;實現年節電400億千瓦時,相當于年減排二氧化碳4000萬噸。

《意見》強調,雖然我國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但是還面臨著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其中包括專利和核心技術缺乏、產業整體水平較低、標準和檢測體系尚未建立、低水平盲目投資現象嚴重。

《意見》要求各地大力實施綠色照明工程,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擴大綠色消費需求為主線,以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試點示范工程為依托,以改善制約產業發展環境為手段,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實現技術上的重點突破和產業上的重點跨越,培育振興我國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推動節能減排,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意見》還明確了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的七大政策措施,包括:統籌規劃、促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繼續加大半導體照明技術創新支持力度、積極實施促進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的鼓勵政策等。

(4)《中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意見稿)》

繼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陸續發布白熾燈淘汰計劃之后,中國也于2011年8月初發布《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意見稿)》。按照《路線圖》要求,到2016年前,國內將分階段逐步徹底淘汰白熾燈,進而全面引入年可節電480億度的節能燈。

《路線圖》提出,從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從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依據能效標準,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光效低于能效限定值的低效鹵鎢燈。

圖表3:中國淘汰白熾燈計劃階段實施表

中國淘汰白熾燈計劃階段實施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電光源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電光源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電光源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電光源產品是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必需品,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電光源行業產業轉移的深化,中國已經成為電光源產品的消費大國和制造大國,全球市場對中國電光源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1985年以后,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和深入,電光源行業得到了更快的發展,至2012年,我國已有規模以上電光源生產企業619家,資產規模達到657.26億元。2012年全行業工業總產值累計為1039.01億元,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024.22億元;利潤總額81.38億元。

圖表4:2012年中國電光源行業狀態描述總結表

狀態描述指標 結論
行業產值

2011年電光源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40.92億元;

2012年電光源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39.01億元。

行業銷售

2011年電光源行業實現銷售收入924.12億元;

2012年電光源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024.22億元。

行業利潤

2012年電光源行業實現產品銷售利潤134.68億元;

實現利潤總額為81.38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電光源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電光源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電光源行業國際知名企業

飛利浦

歐司朗

通用電氣

美國TCP公司

電光源行業國內領先企業

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

歐司朗(中國)有限公司

浙江陽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電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飛利浦亞明照明有限公司

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利勝電光源(廈門)有限公司

上海振欣電子工程有限公司

杭州宇中高虹照明電器有限公司

廣東東松三雄電器有限公司

電光源行業五力競爭模型分析

電光源行行業議價能力分析

(1)上游議價能力

從原材料構成來看,電光源企業的上游供應產業主要為燈絲、鎢鉬材料、玻璃制品以及熒光粉等,這些原材料很難有替代品,而且其價格決定機制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小,因此電光源企業作為原料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普遍較弱。

(2)下游議價能力

買方的產業競爭手段是壓低價格,要求較高的產品質量或索取更多的服務項目,并且從競爭雙方對立的狀態中獲利,所有這些都是以犧牲生產企業利潤為代價的。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電光源品牌較多,而且同檔次的品牌之間的產品性能相差并不大,這就給買方更多的選擇空間,且購買者可以通過市場調查,從行業內部收集充分的產品價格信息,這樣買方就掌握了更多的討價還價的籌碼,使其處于有利的位置,保證自己從賣方得到最優的價格。我國電光源行業產品同質化現象較嚴重,因此電光源企業對買方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弱。

電光源行行業潛在威脅分析

近年來國際大型電光源企業陸續進入中國,不斷搶占中國電光源行業的市場份額,增加了國內市場同業競爭的壓力。中國電光源企業過于分散、品牌集中度低、偏重于產品價格競爭,導致國內電光源產業的全球競爭力不足,更難以長期持續發展。

此外,國內其他行業企業也紛紛將觸角伸入電光源市場。如TCL、松本、奇勝、海爾、清華同方等,這些企業憑借已被廣泛認可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在電光源照明領域進行新的創業和拓展。這也將給現有電光源企業帶來較大的競爭壓力。

總之,電光源企業唯有致力于科技創新、增加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樹立自有品牌,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和壯大。

電光源行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經過近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電光源行業涌現出了一批上規模、實力強的品牌企業,近幾年來,包括雷士、佛山照明、浙江陽光等一批國內品牌迅速崛起,開始收復失地,特別是在高端電光源產品市場有了一席之地。然而,目前市場上的高檔品牌依然大多數是歐美、日本公司產品,其產品材料品質、裝飾性和實用性較高。相較之下,本土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管道控制力普遍較弱,尤其在商業及照明工程領域與全球品牌企業差距巨大,品質亦參差不齊。

近年來,憑借著高端品牌優勢,外國電光源企業紛紛搶占內地市場。世界三大照明公司飛利浦、GE、歐司朗先后來華合資,分別建立了南京飛東照明公司、上海飛亞公司、上海GE通用電氣公司、佛山歐司朗公司四個企業;此外,日本松下公司在北京建立北京松下照明光源公司,東芝公司在福州建立芝光照明公司,臺灣企業在廣東、福建設立獨資企業。

文章評價COMMENT

還可以輸入2000個字

評論載入中...

研究員周關注榜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