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處理
建筑垃圾主要指建設、施工單位或個人對各類構筑物、建筑物等進行建設、修繕、拆除及進行房屋裝飾過程中產生的泥土、廢渣、砂漿等各類廢棄物。
- 詞條目錄
- 2.1 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監管體制
- 2.2 建筑垃圾處理相關法律法規
- 3.1 行業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分析
- 3.2 行業技術專利申請人分析
- 3.3 行業熱門技術發展分析
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定義及分類
建筑垃圾的定義
建筑垃圾主要指建設、施工單位或個人對各類構筑物、建筑物等進行建設、修繕、拆除及進行房屋裝飾過程中產生的泥土、廢渣、砂漿等各類廢棄物。
不同類型的建筑結構產生的建筑垃圾的基本組成一致,主要成分包括泥土、散落的砂漿、廢渣,瀝青混凝土碎塊、打樁截斷剩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水泥混凝土、剔鑿產生的磚石,各種廢金屬、木材,各類產品的包裝材料、裝修過程產生的廢料和其他廢棄物。
建筑垃圾的分類
建筑垃圾的分類通常可以按照來源以及能否再生利用來分類,具體如下圖所示。
圖表:建筑垃圾的分類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建筑垃圾的成分
舊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組成與建筑物的類型有關:在廢棄的舊居民建筑中,磚塊、瓦礫約占80%,其余為木材、石灰、碎玻璃、粘土渣等;在拆除的舊工業建筑中,殘留的混凝土碎塊約占50%-60%的比例,其余為金屬、碎玻璃、磚塊、砌塊和塑料制品等。不同建筑結構形式的工地垃圾,其組成部分稍有不同;而因施工管理情況的差異,建筑垃圾的數量在各施工工地變化卻很大。
圖表:建筑施工垃圾的組成和比例(單位:%,千克/平方米)
組成 | 碎磚 | 砂漿 | 混凝土 | 樁頭 | 包裝材料 | 屋面材料 | 鋼材 | 木材 | 其他 | 合計 | 單位面積產生量 |
磚混結構 | 30-50 | 8月15日 | 8月15日 | / | 5月15日 | 2月15日 | 1月5日 | 1月5日 | 10月20日 | 100 | 50-200 |
框架結構 | 15-30 | 10月20日 | 15-30 | 8月15日 | 5月20日 | 2月5日 | 2月8日 | 2月8日 | 10月20日 | 100 | 45-150 |
框-剪結構 | 10月20日 | 10月20日 | 15-35 | 8月20日 | 10月15日 | 2月5日 | 2月8日 | 2月8日 | 10月20日 | 100 | 40-150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圖表:施工和拆除過程中對建筑垃圾成分的比較(單位:%)
建筑垃圾成分 | 組成比例(%) | |
施工垃圾 | 拆除垃圾 | |
混凝土碎末 | 19.89 | 9.27 |
鋼筋混凝土 | 33.11 | 8.25 |
塊狀混凝土 | 1.11 | 0.9 |
泥土、灰塵 | 11.91 | 30.56 |
石塊、碎石 | 11.78 | 23.78 |
瀝青 | 1.61 | 0.13 |
磚 | 6.33 | 5 |
竹、木材 | 7.46 | 10.83 |
玻璃 | 0.2 | 0.56 |
沙子 | 1.44 | 1.7 |
金屬 | 3.41 | 4.36 |
其他 | 3.41 | 4.36 |
總計 | 100 | 100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監管體制
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主要政府監管部門包括國家工信部、住建部、發改委、環保部以及各地方城市管理局、交通部門等相關政府機關部門,主要是負責對建筑垃圾的運輸與處理、資源化生產等過程進行標準指導、監督,避免出現大規模的建筑垃圾違法運輸及違法傾倒,同時發改委對這系列過程中的收費標準等進行指導。
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自律組織為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建筑垃圾管理與資源化工作委員會。該工作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協助政府出臺相關行業政策;搭建政府部門與建筑垃圾處理企業的橋梁;為企業提供各類建筑垃圾處理技術咨詢服務;組織制定行業相關標準。
建筑垃圾處理相關法律法規
前瞻對我國國家及地方建筑垃圾處理相關法律法規歸納如下表所示。
圖表:我國國家建筑垃圾管理相關法律法規
類別 | 名稱 | 實施時間 | 頒發機構 |
法律 | 環境保護法 | 1989.12.26 | 國務院 |
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 2005.04.01 | 國務院 | |
城市固體垃圾處理法 | 1995.11 | 國務院 | |
清潔生產促進法 | 2003.01.01 | 國務院 | |
可再生能源法 | 2010.04.01 | 國務院 | |
節約能源法 | 2008.04.01 | 國務院 | |
循環經濟促進法 | 2009.01.01 | 國務院 | |
法規 |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 1992. 08.01 | 國務院 |
部門規章 | 城市建筑廢棄物管理規定 | 2005.06.01 | 建設部 |
關于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部門職責分工的通知 | 2010.10.25 | 國務院 | |
規范性文件 | 《廢物資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專項規劃》 | 發改委 | |
地震災區建筑廢棄物處理技術導則 | 2008.05.30 | 建設部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行業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分析
前瞻在專利信息服務平臺以“建筑垃圾”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得到建筑垃圾處理行業中建筑垃圾處理設備及產品技術專利申請數量的情況。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技術專利申請數量較少;直至2000年,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技術專利申請數量開始迅速增加。2008年申請數量達到突破100項。2008年后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每年技術專利申請數量保持在100項以上,2012年的申請數量為199項,接近200項,這也意味著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設備及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行業的技術發展將非常迅速。
圖表:1985-2013年11月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單位:項)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行業技術專利申請人分析
從截至2013年11月底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技術專利申請人來看,在申請數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專利申請數量均較少,只有許春雷突破了20項。其中,東莞市保源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上海德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盱眙縣東強新型建材廠的專利申請數量分別為19項、18項和16項。整體來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技術專利集中度較低,申請單位分散。
圖表:截至2013年11月底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技術專利申請人構成分析(單位:項)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行業熱門技術發展分析
從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技術專利申請的分布來看,“C04B18/00”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為248項,占據整個申請總量的23.96%左右;其次是“C04B28/00”專利,申請數量為200項;排在第三的是“B09B3/00”專利,申請數量達到94項。從技術專利申請數量排在前三的專利領域來看,“使用燒結料或廢料或廢物作為砂漿、混凝土或人造石填料;為提高其在砂漿、混凝土或人造石中的填充性能而專門采用的燒結料或廢料或廢物的處理”、“含有無機黏結劑或含有無機與有機黏結劑反應產物的砂漿、混凝土或人造石的組合物,例如多元羧酸鹽水泥”以及“固體廢物的破壞或將固體廢物轉變為有用或無害的東西”這三類技術是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熱點技術,申請數量占到行業申請數量的52.37%。
圖表:截至2013年11月底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技術相關專利分布領域(前十位)(單位:項)
專利類型 | 專利領域 | 數量 |
C04B18/00 | 使用燒結料或廢料或廢物作為砂漿、混凝土或人造石填料;為提高其在砂漿、混凝土或人造石中的填充性能而專門采用的燒結料或廢料或廢物的處理 | 248 |
C04B28/00 | 含有無機黏結劑或含有無機與有機黏結劑反應產物的砂漿、混凝土或人造石的組合物,例如多元羧酸鹽水泥 | 200 |
B09B3/00 | 固體廢物的破壞或將固體廢物轉變為有用或無害的東西 | 94 |
E04C1/00 | 建筑部件中的塊狀或其他形狀的建筑構件 | 89 |
E04B1/00 |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 68 |
C04B38/00 | 多孔的砂漿、混凝土、人造石或陶瓷制品;其制造方法 | 56 |
C04B14/00 | 在砂漿、混凝土或人造石中使用無機材料作為填料,例如顏料;為增強其在砂漿、混凝土或人造石中的填充性能而專門采用的無機材料的處理 | 39 |
E04B2/00 | 建筑物的墻,例如,間壁墻;隔絕墻的構造;專門用于墻的連接 | 39 |
C04B33/00 | 黏土制品 | 36 |
B09B5/00 | 固體廢物的處理 | 35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建筑垃圾處理行業供應鏈分析
從建筑垃圾的最終去向來看,非法傾倒、填埋和再生利用資源化是最主要的三個方向。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建筑垃圾資源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垃圾源頭控制到末端管理的整個過程涉及到多個主體,如建筑物拆除承包商、建筑廢物運輸車隊、垃圾填埋場以及垃圾資源化中心等。
圖表:建筑垃圾產業循環系統簡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現階段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建筑垃圾運輸收費與建筑垃圾處置收費,費用標準一般是各地方發展改革委員會出臺價格指導標準,按市場情況進行浮動,不同地區的價格標準不一。前瞻產業研究院通過對比眾多城市建筑垃圾運輸收費與建筑垃圾處置收費標準后,暫時不考慮建筑垃圾運輸里程的影響,在此選取建筑垃圾運輸收費與建筑垃圾處置收費分別為25元/噸和10元/噸,那么每噸建筑垃圾的運輸與處置收入在35元左右。前瞻以此測算,2012年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了541億元。
圖表:2001-2012年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國內領先企業
清遠華清再生資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
北京元泰達環保建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天實偉創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德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鄭州鼎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邯鄲全有生態建材有限公司
秦皇島市宏圖建筑垃圾處理廠
中山斯瑞德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軍信綠潔環境科學技術研究院
參考資料
- 1.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評論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