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質量治理
根據IEC(1000-2-2/4)標準,電能質量是指供電裝置在正常工作情況下不中斷和不干擾用戶使用電力的物理特性。理想的電能應該是完美對稱的正弦波。一些因素會使波形偏離對稱正弦,由此便產生了電能質量問題。從嚴格意思上講,衡量電能質量的主要指標有電壓、頻率和波形。
- 詞條目錄
- 1.1 電能質量治理產業定義
- 1.2 電能質量治理產業主要產品分類
- 7.1 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 7.2 下游客戶議價能力分析
- 7.3 潛在進入者威脅分析
- 7.4 替代品威脅分析
- 7.5 行業現有企業競爭分析
- 7.6 競爭情況總結
電能質量治理產業定義與分類
電能質量治理產業定義
根據IEC(1000-2-2/4)標準,電能質量是指供電裝置在正常工作情況下不中斷和不干擾用戶使用電力的物理特性。理想的電能應該是完美對稱的正弦波。一些因素會使波形偏離對稱正弦,由此便產生了電能質量問題。從嚴格意思上講,衡量電能質量的主要指標有電壓、頻率和波形。
電能質量治理產業主要產品分類
從現存的電能質量問題的設備和解決方案看,主要可以分為三類:電能質量監測系統,幫助用戶了解電網供電或用電的狀態;電能質量治理設備,從電壓、諧波、功率因數等方面對電能質量問題進行修正和完善;軟件系統,幫助企業實現電能質量監控和治理的自動化。
電能質量治理產業政策環境分析
我國從1993年出臺《電能質量公用電網諧波》至2010年出臺《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期間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扶持電能質量治理產品的發展,而近期北京、江蘇、上海等地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電能質量治理裝置的發展。
| 年份 | 政策 | 相關內容 |
| 1993 | 《電能質量公用電網諧波》 | 規定了公用電網諧波電壓限值,限制用電戶諧波污染的排放 |
| 1995 | 《電力法》 | 規定用戶用電不得危害供電、用電安全和擾亂供電、用電秩序 |
| 1996 | 《供電營業規則》 | 對無功補償、諧波治理做出明確規定 |
| 1998 | 《電網電能質量技術監督管理規定》 | 明確國家電力公司是負責全國電網電能質量技術監管部門,以各級電力調動部門為中心,逐步加強對電能質量指標的全面運行監測 |
| 1998 | 《低壓電氣及電子設備發出的諧波電流限制值標準》 | 對于不能滿足要求的用電戶,要求按照電力諧波濾波器 |
| 2003 | 《關于進一步提高用戶電壓質量管理的指導意見》 | 規定供電部門應對配電去的電壓質量進行24小時淪測,對電能污染超過標準的用戶應采取措施,加裝抑制諧波及功率因數補償設備 |
| 2003 | 《國家發改委關于加強用電側管理的通知》 | 明確加強用電管理、合理使用和節約用電等要求 |
| 2007 | 《建筑物供配電系統諧波抑制設計規程》 | 規定了公用電網諧波限制及諧波評估、測量和抑制措施 |
| 2008 | 《20KV用戶業擴工程供電方案編制導則》 | 規定了無功補償和諧波治理標準 |
| 2009 | 江蘇《配電網技術導則實施細則(試行)》 | 進一步明確用戶采用無功補償及諧波治理實施細則 |
| 2009 | 《供電監管辦法》 | 明確供電企業審核用電設施產生諧波情況并財務措施予以解決 |
| 2010 | 江蘇《配電網技術導則實施細則》 | 形成具體的指導原則 |
| 2010 | 《關于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實施辦法》 | 加強電力需求側節約用電管理 |
電能質量治理產業產業鏈分析
電能質量治理產業的上游行業包括各基礎工業材料供應商和核心部件及配件供應商。其中隔離開關、聚丙烯膜、熔斷器、電工導體、電工絕緣材料、鋼材等均為應用比較廣泛的基礎工業原材料。產業的下游行業主要是電力系統、風電、鋼鐵、有色冶金、煤炭化工、電氣化鐵路等行業。
電能質量治理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近年來,我國電能質量市場在各方推動下增長迅速。尤其是濾波設備和無功補償設備,復合年增長率超過16%。2010年,中國電能質量市場總銷售額達到了351.82億人民幣,其中無功補償市場銷售額為300.22億元,諧波治理48.53億元。2011年我國電能質量治理產業銷售額達到近416.60億元,其中無功補償市場銷售額為330.20億元,諧波治理86.40億元。2012年我國電能質量治理產業銷售額達到近453.21億元,其中無功補償市場銷售額為351.27億元,諧波治理101.94億元。2013年我國的電能質量治理產業銷售額超過500億元。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能質量治理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國際電能質量治理產業知名企業
以色列Elspec公司
瑞±ABB集團
芬蘭諾企電容器有限公司
中國電能質量治理產業領先企業
榮信電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愛科賽博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中電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山大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日新電機(無錫)有限公司
西安ABB電力電容器有限公司
西安西電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
桂林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
新東北電氣(錦???)電力電容器有限公司
中國電能質量治理產業五力競爭模型分析
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綜合來看,電能質量治理產業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弱。
|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 企業數量 | 電能質量治理行業涉及上游企業眾多,分布在不同行業當中,有鋼鐵、半導體、電容、電抗器等等,總體來看企業數量較多。 | 企業數量較多,議價能力較為分散 |
| 產品獨特性 | 目前,上游產品的同質化程度較為嚴重。 | 同質化導致其議價能力下降 |
| 前向一體化能力 | 核心部件方面,電能質量治理企業有向上游進行整合的趨勢,從而控制質量和產品參數性能,非核心部件如鋼鐵等,則基本沒有向上游整合的意愿和動向。 | 核心部件前向一體化能力較強 |
下游客戶議價能力分析
綜合來看,電能質量治理產業的下游客戶議價能力較強。
|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 用戶數量 | 電能質量治理產業的客戶主要分布在電力、鋼鐵、冶金、石化和軌道交通領域等,客戶的購買能力較強,單個下游行業的用戶數量較為穩定。 | 用戶數量較少,市場規模增長穩定,議價能力較強 |
| 購買數量 | 下游客戶一般而言,購買數量較大,且對產品的質量要求較高,隨著下游客戶對于動態無功功率補償以及諧波治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產品的品質要求也在上升。 | 議價能力較強 |
| 轉換成本 | 在大型石化、軌道交通、電網應用領域,客戶會對電能質量治理產品的性能要求較高,甚至會要求定制化生產,但一旦選定產品之后,轉換的成本較高。 | 議價能力較弱 |
| 同質化程度 | 在中低端的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但在動態無功功率補償和動態消諧的高端產品中,同質化程度較低。 | 議價能力較強 |
潛在進入者威脅分析
通過以下分析可知,電能質量治理產業的吸引力較強,但有一定的進入壁壘,現有企業憑借其市場優勢對潛在進入者有一定擠壓,因此資本一般通過投資現有企業實現進入,綜合來看,潛在進入者威脅一般。
|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 吸引力評價 | 電能質量治理產業是我國電力電工應用領域較為高端的產品,產品利潤率相對一般輸配電產品而言,利潤率較高,對于外在進入者的吸引力較高。 | 吸引力較高 |
| 進入壁壘 | 一般來說,在相對高端的動態消諧、實時監測設備以及高壓動態無功功率補償產品領域,對于產品質量控制以及技術要求較高,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技術研發和資金投入,進入壁壘較高。 | 進入壁壘較高 |
| 企業反擊程度 | 電能質量治理行業的現有企業有外資企業和本土企業,外資企業在技術、資金以及市場開拓方面占據巨大的市場優勢,本土企業則在2012年以來的市場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對于市場開拓和產品研發方面不斷進行投入,使得現有企業的反擊程度較大。 | 企業反擊程度較大 |
替代品威脅分析
電能質量治理沒有相關可替代的產品,同時在電能質量治理領域,隨著我國對于智能制造、智能電網和物聯網的投入,使得對于電能質量治理的需求在不斷上升,市場上的替代品威脅不大。
行業現有企業競爭分析
以下分別從競爭數量、行業增長率、退出壁壘、競爭層次分析現有企業的競爭情況。分析可得,行業處于中速發展階段,且現有企業的競爭較為激烈。
|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 競爭者數量 | 全國電能質量治理企業數量較多,主要是通過某一個主導產品出發向其他產品領域進行擴展,使得細分產品領域的競爭較為充分。 | 競爭較強 |
| 行業增長率 | 2012年我國電能質量治理行業受全年經濟增速下降,以及下游行業的產能過剩影響,行業增速有所下降,但未來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復蘇,行業增長率依然較為穩定。 | 行業增長率穩定 |
| 退出壁壘 | 電能質量治理企業需要進行固定設備投資、人力資源投資以及相關技術研發和投入,行業退出壁壘較高。 | 退出壁壘較高 |
| 競爭層次 | 電能質量治理企業在質量、品牌、服務以及整體整合方面均有著較為充分的競爭,各個競爭層次的競爭均較強。 | 各競爭層次的競爭均較強 |
競爭情況總結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電能質量治理產業的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
參考資料
- 1.中國電能質量治理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