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煤化工

簡體 | 繁體 | 分享 | e 100
編輯次數: 7 次  更新時間: 2015-08-21 17:21:27
參考資料:
中國煤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煤化工是以煤為原料,經過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等過程。煤的加工過程主要包括:干餾(含煉焦和低溫干餾)、氣化、液化和合成化學品等。煉焦是應用最早的工藝,并且至今仍然是煤化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的氣化在煤化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產生的潔凈燃料,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環境保護;煤氣化生產的合成氣是合成液體燃料等多種產品的原料;煤直接液化,可以生產人造石油和化學產品。在石油短缺時,煤的液化產品可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

煤化工產業定義

煤化工是以煤為原料,經過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等過程。煤的加工過程主要包括:干餾(含煉焦和低溫干餾)、氣化、液化和合成化學品等。煉焦是應用最早的工藝,并且至今仍然是煤化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的氣化在煤化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產生的潔凈燃料,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環境保護;煤氣化生產的合成氣是合成液體燃料等多種產品的原料;煤直接液化,可以生產人造石油和化學產品。在石油短缺時,煤的液化產品可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

煤化工產業發展環境分析

煤化工產業政策環境分析

通過梳理煤化工產業政策,國家對于發展新型煤化工產業的政策態度先后經歷了:“鼓勵-引導-控制-從嚴”四個階段,前瞻預計第五個階段即將來臨,屆時新的示范項目將逐步獲批。(詳細政策請參考下表-煤化工的具體政策)
圖表1:2004年以來我國煤化工具體政策匯總
時間煤化工政策
2004年6月國務院出臺的《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將煤化工列入我國中長期能源發展戰略的發展重點,提出要組織實施對大型、高效煤的氣化、“多聯產”等技術開發;并考慮將“煤變油”列入“十一五規劃”。
2005年6月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又明確提出,要推進潔凈煤技術產業化發展。積極開展液化、氣化等用煤的資源評價,穩步實施煤炭液化、氣化工程,帶動以煤炭為基礎的新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
2005年11月國務院《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中,鼓勵石油替代資源和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鼓勵潔凈煤技術產業化。
2006年7月發改委就曾下發了《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級主管部門暫停煤制油項目核準。國家發改委規定,一般不應批準年產規模在300萬噸以下的煤制油項目,100萬噸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項目,60萬噸以下的煤制烯烴項目。
2007年1月發改委頒布《煤炭工業發展“十一五”規劃》,開發煤基液體燃料,推進煤炭氣化、液化示范工程建設,彌補油氣供應不足,提高國家能源安全保障程度。
2007年4月《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要求煤炭液化和煤制醇醚、烯烴等煤基多聯產示范工程穩步推進。
2007年11月發改委頒布的《煤炭產業政策》,在水資源充足、煤炭資源富集地區適度發展煤化工;鼓勵大型煤炭企業參與冶金、化工、建材、交通運輸企業聯營。
2008年9月發改委《關于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現有的除神華集團兩個項目外,其他項目一律暫停。
2009年5月國務院《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重點抓好現有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氣、煤制乙二醇等五類示范工程,探索煤炭高效清潔轉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發展的新途徑;今后3年停止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等煤化工項目,原則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試點項目。
2009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再次強調3年內不批現代煤化工新試點項目。
2009年10月石化協會發布《石油和化工產業振興支撐技術指導意見》,積極發展新型煤化工技術,即以煤氣化為龍頭,推動產業發展和技術升級,重點推廣我國自主研發的多噴嘴對臵式水煤漿加壓氣化、多元料漿加壓氣化、甲醇、二甲醚合成技術等;依托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甲烷、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示范工程實現對部分石油的間接和直接替代。
2010年6月在國家出臺明確的產業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氣及配套項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統一核準。
2011年4月發改委《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要求“十二五”重點組織實施好現代煤化工產業的升級示范項目建設;年產50萬噸及以下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甲醇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油項目,年產20億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氣項目,年產20萬噸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項目都將被禁止。
2011年7月發改委《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送審稿)》在煤制烯烴板塊安排重大示范項目;掌握60萬-100萬噸煤經甲醇制烯烴大規模成套技術;嚴格控制煤炭調入省區的項目建設;新上煤化工項目,煤價一律按照市場價格計算;示范項目投產后第3年,產能利用率應達到90%以上。
2011年9月《“十二五”煤化工示范項目技術規范(送審稿)》中,工信部對納入“十二五”示范的煤間接液化、煤制天然氣、煤經甲醇制烯烴、煤制合成氨、煤制乙二醇、低品質煤提質等六大領域示范項目的能源轉化效率、綜合能耗、噸產品新鮮水用量加以規定;明確規定,煤化工示范項目必須優先采用國產技術和設備。
2012年2月工信部《烯烴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在煤炭資源豐富、水資源較好、二氧化碳減排潛力和??境容量較大、交通運輸便利及產業發展能力較強的煤炭凈調出省區,從嚴布局煤制烯烴項目,新建項目烯烴規模要達到50萬噸/年以上;實現烯烴原料多元化烯烴原料多元化率達到20%以上。
近期(2012年8月以來)據相關媒體報道,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司長李冶表示,由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編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以及《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已通過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擬于近期發布實施。其中,共批復氣化技術、合成技術、大型設備等18項重點示范內容以及內蒙古、新疆等11個省區15個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煤化工產業技術環境分析

煤化工能源技術是指以產出新的能源產品為主的煤化學加工轉化技術,主要包括煤的氣化、煤的液化(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煤化工熱電聯產等技術。
圖表2:我國煤化工部分新技術
領域科研項目研發機構進展及意義
煤氣化粉煤加壓氣化制備合成氣項目華東理工大學、兗礦集團兗礦魯南化肥廠、我國天辰化學公司建成投煤量為30噸煤/天的粉煤加壓氣化制備合成氣中試裝置,經過運行考核,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中試工藝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灰熔聚流化床氣化技術中科院山西煤化所2002年完成工業化示范
煤直接液化我國第一套6噸/天煤直接液化中試裝置神華集團煤制油研究中心、上海電氣集團、上海華誼集團于2004年12月第一次投煤獲得成功,打通了液化工藝流程,獲得了石腦油、柴油等煤制油產物。該項目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突破了煤制油的核心技術,邁出了煤液化技術產業化的關鍵一步
煤間接液化低溫漿態床合成油中試裝置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進行了長周期試驗運行,獲得了高質量柴油產品,完成了配套體系催化劑的開發和示范工廠的工藝軟件包設計和工程研究
煤制烯烴甲醇制烯烴工業化試驗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陜西新興煤化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萬噸級的MTO工業化試驗裝置將于年底建成并投入工業化試驗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煤化工產業鏈分析

以煤炭為原料的相關化工產業被統稱為煤化工。煤化工按其產品種類分可分為傳統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傳統煤化工的是指煤制焦炭、電石、甲醇等歷史悠久,技術成熟的產業。新型煤化工是指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烯烴、二甲醚、乙二醇等以煤墓替代能源為導向的產業。
圖表3:傳統及新型煤化工產業鏈
圖表3:傳統及新型煤化工產業鏈
 注:深色部分為新型煤化工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煤化工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新型煤化工主要是煤炭轉化,經過氣化,深加工為醚醇燃料,柴油和烯烴等系列化工能源產品。目前我國新型煤化工產業處于行業發展初期,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技術不穩定;2)前期投入較高;3)配套體系不完善;4)排放回收問題亟待解決。但也有部分新型煤化工示范項目運行順利,主要如下所示:
圖表4:部分新型煤化工示范項目運行順利
類型項目名稱投產日期運行效果
煤制油神華108萬噸直接液化示范項目20082011年全套裝臵的負荷率最大達到設計的80%至85%;煤轉化率達到設計的91%,年銷售油品80萬噸,實現利潤4億多元;2012年上半年實現利潤2.7億元天,生產各類油品15.2萬噸,2011年7-12月實現凈利潤2747萬元。2012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8069萬元項目成功運行,還配套建設18萬噸/年合成氨、30萬噸/年尿素以及利用F-T合成低熱值尾氣的12.8MWIGCC發電項目,實現了煤基多聯產
 伊泰16萬噸間接液化示范項目20092011年有效運行328天,生產各類油品15.2萬噸,2011年7-12月實現凈利潤2747萬元。2012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8069萬元
 潞安21萬噸間接液化示范項目2009項目成功運行,還配套建設18萬噸/年合成氨、30萬噸/年尿素以及利用F-T合成低熱值尾氣的12.8MWIGCC發電項目,實現了煤基多聯產
煤制氣大唐克旗40億方項目2012一期13.5億方于2012年7月28日打通工程全部工藝流程,首度產出合格的天然氣,目前在同中石油協商入京氣價。
 大唐阜新40億方項目原定20132013年底,克旗煤制氣項目第一系列在調試過程中,投產在即。
 匯能鄂爾多斯16億方項目原定2013計劃2013年10月建成投入試生產,2013年底仍未投入試運行。
 慶華新疆13.5億方項目2012目前已經基本投產。
 廣匯新疆5億方項目2012目前該項目已經投產,預計2014年將實現商業收益。
煤制烯烴神華包頭60萬噸項目20112011年生產聚烯烴產品50萬噸,營業收入56.4億元,實現利潤近10億元,負荷達到85%以上。2012年上半年已實現利潤超6億元。
 神華寧東60萬噸項目20112011年4月正式開車,氣化爐單臺負荷75%,MTP反應器單臺負荷達105%,丙烯產率29.05%均超設計值,目前正常運轉。
 大唐多倫46萬噸項目20122012年3月正式轉入試生產,期間經過一個月的裝臵大檢修后,目前整套裝臵已投入連續運行,負荷率達到70%以上。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煤化工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煤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國際煤化工產業知名企業

南非Sasol煤液化廠
新西蘭Methanex公司
德國Lurgi公司

中國煤化工產業領先企業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云維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煤氣化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旭陽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攀鋼集團煤化工公司
安徽淮化集團有限公司
七臺河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我國煤化工產業競爭態勢分析

燃料領域的競爭

2012年我國精甲醇產量達到2640.30萬噸,同比增長15.10%,產量增速受產能過剩的影響已經開始出現下降,2013年1-4月,我國精甲醇產量920.34萬噸,同比增長4.37%,而價格自2013年以來一直徘徊在3600元/噸左右,市場相對低迷。
圖表5:2011-2013年4月我國精甲醇產量變化趨勢圖(單位:萬噸,%)
 圖表5:2011-2013年4月我國精甲醇產量變化趨勢圖(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化工原料領域的競爭

1、煤氣化在與天然氣化工的競爭中占有優勢
我國煤炭資源豐富,而天然氣資源很有限。工業及民用燃氣可承受較高的天然氣價格,而天然氣化工只能承受較低的天然氣價格。所以,未來天然氣將主要用作清潔燃料而非化工原料。我國合成氨、甲醇及其它碳一化工產品的初始原料將繼續以煤為主。
2、乙烯-乙炔路線之選需因地制宜,兩者將長期共存
乙烯-乙炔路線之爭主要集中在PVC,醋酸乙烯、1,4丁二醇、氯丁橡膠等少數產品上。目前國內上述產品的生產均以乙炔路線為主。

產品原料及成本的比較

國內市場上,雖然煤的價格近年有所上漲,但漲幅明顯低于國際市場的油價和氣價的漲幅,而相應的產品價格卻因國際接軌因素而大幅提高,從而使煤化工企業相關產品的毛利空間大幅提高,并推動了部分過去不具備技術經濟可行性的項目跨過成本門檻,如煤炭的間接液化項目等。
在國際市場產品價格大幅上揚的基礎上,雖然國內煤、天然氣等原料成本也大幅上揚,但其幅度明顯弱于原油價格的漲幅,從而導致石油化工工藝在成本上明顯處于劣勢。

煤化工產業內部競爭分析

現代煤化工項目,國家政策層面的限制因素與地方政府的鼓勵勢頭齊頭并進,gongkong研究認為“十二五”期間煤化工發展勢頭不減。從投入上,各路資本競相角逐;從地域上,中西部煤炭資源豐富地將集中主要投資;從類型上,煤制烯烴與煤制天然氣將是主打項目。

文章評價COMMENT

還可以輸入2000個字

評論載入中...

研究員周關注榜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