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質量檢測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是指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接受委托,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與相關規范,對涉及結構安全、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進入施工現場的建筑材料、構配件、半成品、設備的檢測。工程質量檢測工作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做好工程質量的技術保證,被視為建設工程質監、安檢、檢測三大體系之一。
- 詞條目錄
- 1.1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定義
- 1.2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內容
- 1.3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的界定
- 2.1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 2.2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1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的界定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定義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是指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接受委托,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與相關規范,對涉及結構安全、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進入施工現場的建筑材料、構配件、半成品、設備的檢測。工程質量檢測工作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做好工程質量的技術保證,被視為建設工程質監、安檢、檢測三大體系之一。
建設工程質最檢測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必須保證具備公正性、科學性、真實性、準確性、時效性、嚴肅性的特征。其中保證檢測行為公平、公正,是工程質最檢測機構的立根之本。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內容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包括專項檢測和見證取樣檢測,其中專項檢測又包括地基基礎工程檢測、主題結構工程現場檢測、建筑幕墻工程檢測、鋼結構工程檢測四個方面。建設工程專項檢測內容具體見下表:
圖表:建設工程專項檢測內容
檢測項目 | 具體內容 | |
專項檢測 | 地基基礎工程檢測 | 1)地基及復合地基承載力靜載檢測;2)樁的承載力檢測;3)樁身完整性檢測;4)錨桿鎖定力檢測。 |
主體結構工程現場檢測 | 1)混凝土、砂漿、砌體強度現場檢測;2)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3)混凝土預制構件結構性能檢測;4)后置埋件的力學性能檢測。 | |
建筑幕墻工程檢測 | 1)建筑幕墻的氣密性、水密性、風壓變形性能、層間變位性能檢測;2)硅酮結構膠相容性檢測。 | |
鋼結構工程檢測 | 1)鋼結構焊接質量無損檢測;2)鋼結構防腐及防火涂裝檢測;3)鋼結構節點、機械連接用緊固標準件及高強度螺栓力學性能檢測;4)鋼網架結構的變形檢測。 | |
見證取樣檢測 | 1)水泥物理力學性能檢驗;2、鋼筋(含焊接與機械連接)力學性能檢驗;3)砂、石常規檢驗;4)混凝土、砂漿強度檢驗;5)簡易土工試驗;6)混凝土摻加劑檢驗;7)預應力鋼絞線、錨夾具檢驗;8)瀝青、瀝青混合料檢驗。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的界定
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是接受政府部門、司法機關、社會團體、企業、公眾及各類機構的委托,依據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從事檢測鑒定工作,向社會出具檢測鑒定報告,實施有償服務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社會中介機構。工程質量檢測單位受建設、監理、設計、施工和材料構件單位委托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監測,與工程建設相關單位沒有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應經省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資質認可和計量行政主管部門的計量認證。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須經審核認可后,方可在審核認可規定的檢測范圍內開展檢測業務,其所出具的檢測報告具有法律效力。
2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1)中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制
我國建設工程政府監督是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規定,政府監督主要通過委托質量監督機構來履行監督職責。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監管職責分工如下:
◆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的建設工程質量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鐵路、交通、水利等有關部門對有關建設工程質量的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 國務院發展計劃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組織稽察特派員,對國家出資的重大建設項目實施監督檢查;國務院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對國家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實施監督檢查;
◆ 國務院鐵路、交通、水利等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對全國的有關專業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
◆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建設工程質量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有關部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專業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
圖表: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在質量檢測方面,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對全國質量檢測活動實施監督管理,并負責制定檢測機構資質標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質量檢測活動實施監督管理,并負責檢測機構的資質審批;市、縣人民政府建設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質量檢測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目前,我國對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對市場主體資格和資質的管理上。從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的檢測機構須經過省級(含省級)以上建設、交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門的資質審批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計量認證資質認定,經審批認定方可在許可規定的范圍內開展檢測業務,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以深圳市為例,其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體系如下:
圖表:深圳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體系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2)中國建設工程質量監管政策分析
因為工程質量的重要性,政府對涉及到工程質量的各環節都有相應的規定和要求,而政策上的要求是工程檢測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不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部門在制定工程檢測行業管理政策方面也在不斷的變化和調整中。
◆ 改革開放前,檢測管理處于放任狀態,業務范圍沒有明確。
在改革開放之前,檢測單純是一種技術工作,不帶有經濟成分,因此整個建筑領域對檢測管理處在放任狀態,加上當時由于經濟因素的限制,能夠成立檢測試驗室的往往是一些大型的國有建筑公司和一些科研院校。鑒于當時相對簡單的情況,檢測管理制度中沒有明確對試驗室的業務范圍的限制。
◆ 改革開放后,工程問題嚴重,政府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成立,以加強對一般民用項目的監督。
改革開放之后,建筑市場日益活躍,各種類型的施工單位紛紛投入到建筑市場的競爭中,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施工中各種投機取巧、偷工減料的現象應運而生,為解決現存的體制問題,國務院于1984年9月頒布了《關于改革建筑業和基本建設管理體制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規定各地方政府建立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并依據國家標準對本地區民用項目進行工程質量監督檢查。
◆ 90年代,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建筑質量事故頻發,不同檢測主體的職責得到進一步明確。
隨著建筑市場經濟的不斷升溫,由于快速的經濟增長使政府主管部門未能及時認清形勢的發展,對檢測工作的標準和檢測機構之間的職能劃分沒有明確,因此在爭取檢測任務的時候各機構各顯神通,為了經濟利益許多檢測機構喪失了檢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公正性,為各種造假行為大開綠燈,整個建筑質量形勢又開始急劇下降,各種質量事故和質量糾紛層出不斷。在這樣的背景下,1996年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和要求用以規范檢測市場,如1996年的《關于加強工程質量檢測工作的若干意見》,規定了企業內部試驗室作為內部質量體系的組成部分只能對企業自身的質量進行內部控制,不能承擔社會檢測任務,而作為監督站的檢測機構和科研院校的檢測機構必須通過省級以上質量監督部門進行的計量認證后,在認證的資質范圍內進行檢測工作;取得認證的機構只能在相應的行政區域內開展工作,跨區域檢測被視為無效。而作為申請計量認證的檢測單位必須是事業單位,而不能是企業單位。
◆ 21世紀后,確立了一系列工程質量管理制度,促進行業的規范發展和市場化進程。
自2000年以來,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改革更加深入。2000年國務院總頒布實施了《建筑法》的第一部配套行政法規:《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對工程建設中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五方責任主體的質量責任和各級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職責進一步明確,并確立了一系列工程質量管理制度。
2005年建設部發布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明確了檢測機構的責任主體地位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已正式納入了規范化的管理軌道。根據國家下達的文件,對各級檢測機構進行分離,不再依附地方質量監督部門,成為獨立法人的中介單位,獨立運轉,這已成為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的趨勢。
圖表:中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政策改革歷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1)行業專利技術總體態勢
從下圖可以看出,2010年以來我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領域的專利技術申請處于高峰階段。2004-2009年我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領域專利申請數量每年不到20件,到20102011年的三年間年均超過50件,2012年申請數量達到歷史新高,為72件。可見我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企業對專利技術的研發重視程度正在不斷提高。
圖表:1994-2012年工程質量檢測行業技術專利總體趨勢(申請年)(單位: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2)行業專利申請人分析
從下圖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單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領域的企業的專利數量并不多,截至2013年5月,申請數量最多的浙江大合建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的申請數量僅為11件,與其他行業的企業相比我國建設工程檢測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還有待提升。
圖表:截至2013年5月底TOP10工程質量檢測行業技術申請人專利獲取情況(單位: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3)行業專利技術領域分析
從下圖可以看出,目前建設工程質量檢測領域專利技術以G01N3/00技術為主要競爭領域,截至2013年5月底該技術類型的專利數量達到31件;其次為G01N29/00技術,專利數量為20件。
圖表:截至2013年5月底工程質量檢測行業技術主要專利技術數量情況(單位: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3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發展到目前,我國工程質量檢測行業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其規模變得越來越大,業務范圍由單一的建筑原材料質量檢測到地基基礎檢測、結構檢測、建筑節能、建筑環境和園林綠化等綜合領域,檢測市場化一步步走向成熟,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發展至今已有30余年的歷史,行業規模由小變大,工作類型由單一到綜合,檢測市場化概念從無到有,如今全國各種建筑工程檢測機構近6000家。形成了企業試驗室數、政府監督檢測機構和科研院校檢測力量三足鼎立的局面,另外一些在夾縫中生產的民營企業也在逐步發展壯大,伴隨著中國建設工程檢測體制的改革,有望成為行業一直新的主力軍。
圖表:建設工程質檢機構主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從發展規模看,我國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的發展規模普遍偏小,大多數的企業的注冊資本在200-300萬元之間。其中尤以企業數量最多的室內環境檢測機構的資本規模最小,其均值不到200萬元;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機構不僅數量多,而且企業規模大;而建筑智能檢測機構數量雖少,但經營規模較大,其注冊資本均值達到300萬元以上。
圖表:截至2013年5月底年我國不同領域的工程質檢機構的注冊資本對比(單位:萬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市場前景與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4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國際知名企業
法國必維國際檢驗集團(BV)
英國天祥集團(Intertek)
德國萊茵集團(TüV)
瑞士通用公證行(SGS)
5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國內領先機構
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
國家道路與橋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國家工業建筑診斷與改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海天恒信水利工程檢測評價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市政工程檢測中心有限公司
浙江省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蘇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
評論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