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體育用品

簡體 | 繁體 | 分享 | e 100
編輯次數: 6 次  更新時間: 2014-03-23 11:10:36

體育用品就是在進行體育教育、競技運動和身體鍛煉的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所有物品的統稱。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11)》,中國把體育用品行業歸入文教體育用品業(C24)下的體育用品制造(C244)。

體育用品行業定義及分類

體育用品行業定義

體育用品就是在進行體育教育、競技運動和身體鍛煉的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所有物品的統稱。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11)》,中國把體育用品行業歸入文教體育用品業(C24)下的體育用品制造(C244)。

體育用品產品分類

體育用品行業下有五個子行業,分別為:

圖表1:體育用品的分類

分類描述
球類制造(C2441)指各種皮制、膠制、革制的可充氣的運動用球,以及其他材料制成的各種運動用硬球、軟球等球類產品的生產。
體育器材及配件制造(C2442)指各項競技比賽和訓練用器材及用品,體育場館設施及器件的生產。
訓練健身器材制造(C2443)指供健身房、家庭或體育訓練用的健身器材及運動物品的制造。
運動防護用具制造(C2444)指用各種材質,為各項運動特制手套、鞋、帽和護具的生產活動。
其他體育用品(C2449)指釣魚專用的各種用具及用品,以及上述未列明的體育用品制造。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體育用品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體育用品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行業主管部門與監管體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省市各級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是國內體育用品業的產業主管部門,負責產業政策的研究制定、產品開發和推廣的政府指導、項目審批和產業扶持基金的管理。國家體育總局主要負責指導和推動體育體制改革,制定體育發展戰略,編制體育事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協調區域性體育發展,同時研究擬定體育產業政策,發展體育市場;制定體育經營活動從業條件和審批程序等。

體育用品行業的管理組織機構還有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和文教體育用品協會,這兩個組織由于分屬兩個不同的部門,有著各自的職責。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致力于為體育用品企業服務,推進體育用品企業的聯合,發展體育用品生產、促進體育用品流通,同時,主要負責組織體育用品行業信息交流、提高體育用品質量、扶持和推廣體育用品名牌產品,培育體育市場的推廣等。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的宗旨和主要任務是宣傳國家政策傳達政府的意圖反映全行業的要求,起到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鈕帶作用,保護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制定行規與行紀,積極組織行業內企業之間、行業與國際上相關組織、相關企業的合作與交流,為企業提供優良服務,促進全行業健康發展。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

1、主要法律法規

體育用品行業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規包括:《中國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標識標注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等等。

2、主要產業政策

體育用品行業涉及的主要產業政策包括:《外商投資企業產業目錄》、《體育產業發展綱要(1995-2010年)》、《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體育產業"十一五"規劃》、《"十一五"群眾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及《加快發展體育產業指導意見》等。

◆ 2010年3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根據《意見》,政府將從多方面幫助體育產業拓展融資渠道,從而使得2020年我國體育產業具備相當規模。《意見》共明確了六大任務,分別是:發展體育健身市場;開發體育競賽和體育表演市場;積極培育體育中介市場;做大做強體育用品業;大力促進體育服務貿易和協調推進體育產業與相關產業互動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意見特別提到要促進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電子信息等相關產業的復合經營,促進體育旅游、體育出版、體育媒介、體育廣告、體育會展、體育影視等相關業態的發展。

◆ 2011年5月,體育總局印發《體育產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規劃》指出,要在"十二五"期間,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進一步完善體育產業扶持政策,建立體育產業發展政策體系;促進體育產業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長,到"十二五"末期,體育產業增加值超過4000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0.7%,從業人員超過400萬,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之一;創建一批充滿活力的體育產業基地,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體育骨干企業,打造一批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體育產品品牌;不斷完善多種所有制并存,各種經濟成分競相參與、共同興辦體育產業的格局;優化體育產業結構,提高體育服務業的比重,加快區域體育產業協調發展;基本建成規范有序、繁榮發展的體育市場,促進體育相關產業發展,壯大體育產業整體規模,增強我國體育產業的整體實力,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產業體系。

◆ 為進一步發展全民健身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到2015年的總體目標是: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顯著增加,身體素質明顯提高,體育健身設施更加完善,形成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此外,各級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關的全民健身計劃,如廣州市發布的《廣州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要逐漸形成"城市10分鐘體育圈"和"農村10里體育圈",屆時85%的學校體育場地都要向公眾開放。根據該《計劃》,從2011年開始到2015年,廣州每年都要舉辦100場"體育進社區"、"體育進農村"科學健身指導活動,每年開展市級以上群體活動350項次,區(縣級市)級群體活動400項次,街道(鄉鎮)級群體活動500項次。此外,每個區縣都要建立1個國民體質監測站,探索建立與社區服務中心相結合的市民體質監測點,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保持在55%以上。在場地建設方面,《計劃》提出到2015年,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5平方米,每個居委會都有健身場地,每個行政村都有體育設施,此外85%的學校體育場地向公眾開放,不斷滿足市民建設需求。

體育用品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012年,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大型體???賽事的推動下,行業取得較好的經營效益。2012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產銷規模擴大,且增幅均位于6%以上,行業的銷售利潤和利潤總額均較上年有所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體育用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有894家,較上年增加44家;實現銷售收入1022.97億元,實現產品銷售利潤111.24億元,利潤總計為53.72億元。

圖表2:2012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狀態描述總結表

狀態描述指標結論
行業產值

2011年體育用品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55.99億元;

2012年體育用品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19.93億元。

行業銷售

2011年體育用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945.42億元;

2012年體育用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022.97億元。

行業利潤

2012年體育用品行業實現產品銷售利潤111.24億元;

實現利潤總額為53.72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體育用品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體育用品行業國際知名企業

美國耐克(NIKE)公司

德國阿迪達斯(ADIDAS)公司

英國銳步(REEBOK)公司

德國彪馬(PUMA)集團

意大利卡帕(KAPPA)公司

日本美津濃(MIZUNO)株式會社

美國哥倫比亞(Columbia)公司

美國匡威(Converse)公司

美國愛康(ICON)公司

德國JACK WOLFSKIN公司

體育用品行業國內領先企業

李寧有限公司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特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三六一度國際有限公司

中國動向(集團)有限公司

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中山廣盛運動器材有限公司

飛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福建喬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威海光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文章評價COMMENT

還可以輸入2000個字

評論載入中...

研究員周關注榜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