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線探測
城市地下管線是指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埋設在城市規劃道路下的給水、排水、燃氣、熱力、工業等各種管道、電力、電信電纜以及地下管線綜合管溝(廊)等。
- 詞條目錄
- 1.1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行業定義
- 1.2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行業分類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行業定義與分類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行業定義
城市地下管線是指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埋設在城市規劃道路下的給水、排水、燃氣、熱力、工業等各種管道、電力、電信電纜以及地下管線綜合管溝(廊)等。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行業分類
按照用途分類,城市地下管線可分為給水、排水、燃氣、熱力、電信、電力、工業和綜合管溝(廊)八大類管線。
每一大類管線還可根據傳輸或排放物質的差異或其功能的差異分為不同的小類,如給水管線可分為生活水、循環水、消防水、綠化水和中水等;燃氣管線可分為煤氣、天然氣、液化氣和煤層氣等;排水管線可分為雨水、污水和合流等;熱力管線可分為熱水、蒸汽和溫泉等;電力管線可分為供電、照明、電車、信號、廣告和直流專用線路等;電信管線可分為市話、長途、廣播、有線電視、寬帶、監控和專用等;工業管線可分為氫氣、氧氣、乙炔、石油、航油、排渣和垃圾等;綜合管溝(廊)管線可分為綜合管廊和綜合管溝等。
◆ 金屬管道
◆ 非金屬管道,非金屬管道主要包括水泥管道和塑料管道(PPR和PVC)
◆ 圓形管道
◆ 方形管道
◆ 地溝(管溝)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行業的監督與管理涉及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住建部以及地方規劃和市政部門,管理部門較多,所涉及的行業法規也比較多,下面來分析一些主要的標準與規范。
1、《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這部法規制定于1992年,200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其進行了修訂。《測繪法》修訂實施后,各地積極推動測繪行政執法制度建設,加強了對測繪行政執法機制的研究,有效提高了測繪執法工作質量。國家測繪局為各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配備了測繪行政執法車,編輯出版了《地圖市場違法案例匯編》,向全國測繪系統執法人員頒發了測繪行政執法證;各地也加強了測繪執法隊伍建設,部分省測繪局還建立了專門的測繪行政執法機構,或者加掛了執法監督處的牌子。各地積極改善測繪執法條件,為測繪行政執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使測繪違法案件查處效率大幅度提高。
2、《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
該條例于2006年5月17日由國務院第136次常務會議通過并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條例分為總則、匯交與保管、利用、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審核與公布、法律責任、附則等共6章32條。該條例的頒布實施,對加強測繪成果的管理,維護國家安全,促進測繪成果的利用,滿足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3、《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該法規對地下管線探測企業資質的取得與管理做了比較詳細的規定,下面僅對其中比較重要的條目做一個分析:
◆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其中,甲級測繪資質包括甲(特)級和甲級。
◆ 國家測繪局為甲級測繪資質審查機關,負責甲級測繪資質的受理、審查和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為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審查機關,負責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受理、審查和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地方性法規或規章,委托市(地)級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承擔本行政區域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的受理工作。
◆ 申請測繪資質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有《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有《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規定的相應的儀器設備和設施;
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獨立的法人單位,并有固定的住所。
該標準從通用標準和專業標準兩個方面對測繪資質審查要求做了規定。其中,地下城市管線探測的專業標準中提到"從事地下管線測量業務,應當分別配備測深儀、地下管線探測儀、等相應的專業儀器設備"。
該文件構成了測繪的收費標準,其中對于地下管線測量的收費標準見下表:
產品名稱 | 計量 | 價格(元) | 主要工作內容 | 說明 | ||
單位 | I | Ⅱ | Ⅲ | |||
竣工測量 | 公里 | 4206.88 | 5757.97 | 7896.38 | 布設圖根導線,引測水準,測管線起點、折點、交點、終點、分支點、變坡點和變徑點的座標和高程,管線調查,管線探測,資料整理,計算,展點,清繪,繪略圖,寫說明,檢查修改。 | 計量系按管線長度累計計算(不足0.5公里時以0.5公里計)。 |
管線探測 | 公里 | 8119 | 12683.23 | 17247.47 |
其中,I、Ⅱ、Ⅲ指的是工程的難度類別。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CJJ61-94)規程修訂版CJJ61-2003于2003年10月1日起生效,促進了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的標準化、規范化和各項工作的有序化。
規程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地下管線探查、地下管線測量、地下管線圖的編繪、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報告書編寫和成果驗收8個部分的內容。
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制定的《城市地下管線探測工程監理規程》已完成,正在處于修改之中。鑒于監理工作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性,這部規程對提高城市地下管線探測工程的質量、防止工程中的腐敗現象起到巨大的作用。
在《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的指導下,我國部分大中城市結合本地的實際制定了符合實際的關于城市地下管線探測的技術規范,如《溫州市地下管線探測及信息化管理技術規定》、《蘇州市地下管線探測及信息管理系統規范》、《北京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等等。這些規范對于提高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水平起到了經濟作用。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1、探測工程量大
我國城市數量多。截至2013年4月,全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333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286個地級市、14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2849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862個市轄區、370個縣級市、1446個縣、117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1個特區、1個林區);47279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2個區公所、8473個街道、25147個鎮、12465個鄉、1085個民族鄉、106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
在我國的2000多個城市中,尤其是中小城市進行系統城市地下管線探測的數量比例不高;與此同時,大城市規模不停的擴張建設,新建城區急需通過城市地下管線探測工作建立地下管線的系統數據。此外,企業、小區、專用管線探測的需求量也不多增大。綜合來看,我國城市底線管線探測工程量巨大,市場需求大。
2、探測工程難度大
在我國的城市建設中,有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重地上輕地下",導致城市地下管線的鋪設相當混亂,自來水管、污水管、電力管線、煤氣管、通訊電纜等管線鋪設各自為政,管線位置、數量、材料沒用統一的規劃,這就導致了城市地下管線探測工作難度加大,增加了探測成本。
3、探測技術水平不高
我國城市地下管線探測的相關普查儀器設備,主要還是依賴進口,國產化程度較低。如市場上銷量大的地下管線探測儀大部分為進口產品,雖然有少數國內廠家投入了力量進行研發,但是產品仍沒用擺脫技術不可靠、成本高的缺點。尤其是針對非金屬管線探測的探底雷達,市場上幾乎看不到國內產品,完全依賴進口。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城市地下管線探測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工程施工領先企業
保定金迪地下管線探測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測繪局地下管線勘測工程院
深圳市大升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武漢科島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華東探測技術有限公司
甘肅大禹科技檢測有限公司
河南力科管線探測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樂通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啄木鳥地下管線檢測有限公司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工程施工領先企業
雷迪有限公司
北京埃德爾公司
北京富急探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保定市金迪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江蘇晟利探測儀器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泰達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艾默生管道工具(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沃爾斯新技術有限公司
揚州捷通供水技術設備有限公司
廣州彼岸思精光電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