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電
小家電是指除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之外體積較小的家電產品,應用于人們家居生活的各個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把小家電歸入家用電力器具制造(國家統計局代碼385)。行業下有四個子行業,分別是家用通風電器具制造(C3853),家用廚房電器具制造(C3854),家用美容、保健電器具制造(C3856),其他家用電力器具制造(C3859)。
小家電行業定義與分類
小家電的定義
小家電是指除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之外體積較小的家電產品,應用于人們家居生活的各個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把小家電歸入家用電力器具制造(國家統計局代碼385)。行業下有四個子行業,分別是家用通風電器具制造(C3853),家用廚房電器具制造(C3854),家用美容、保健電器具制造(C3856),其他家用電力器具制造(C3859)。
小家電的分類
小家電產品按照用途可以分為三類:
類別 | 包括產品 |
廚衛小家電 | 主要包括電熱水壺、微波爐、抽油煙機、電磁爐、電飯煲、消毒碗柜、榨汁機、咖啡機、面包機、電烤箱、烤爐、電炸鍋等。 |
家居小家電 | 主要包括電風扇、吸塵器、電暖器、加濕器、空氣清新器、飲水機等。 |
個人護理小家電 | 主要包括電吹風、電動剃須刀、電熨斗、電動牙刷、電子美容儀、電子按摩器等。 |
小家電行業發展政策環境分析
行業管理體制
家電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要負責行業發展規劃的研究、產業政策的制定,指導行業結構調整、行業體制改革、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等工作。
家電行業的管理目前主要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負責,原行業主管部門的部分職能逐漸為行業協會所代替。作為目前家電行業唯一的全國性組織,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由國內生產家用電器企業及其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組成,是經國家民政部門核準登記注冊的社會團體法人。協會主要負責企業與政府的溝通,協助編制、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和經濟技術政策,參與制定和修訂行業的產品標準,推動行業對外交流等。
目前,家電行業屬于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政府部門和協會僅對家電行業實行行業宏觀管理,企業的業務管理和生產經營完全按照市場化方式進行。
行業發展規劃
2009年5月,國務院正式發布了《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在規劃中涉及到家電行業的主要是家電行業中的小家電子行業,其它家電子行業不在行業振興的規劃范圍之內,而和小家電行業有關的輕工業振興規劃之內容有如下兩點:一是進一步擴大"家電下鄉"補貼品種,將微波爐、電磁爐兩類產品納入補貼范圍,并將每類產品每戶只能購買一臺的限制放寬到兩臺,中央財政加大對民族地區和地震重災區的支持力度;第二是提高小家電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可能是將現在14%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7%。另外,規劃還提及要推進產品升級,鼓勵節能產品的應用等政策。
2011年,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了《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提出了"十二五"時期小家電行業的目標,將未來十年中國家電業的目標定為由家電大國成為家電強國。
對于家電強國的主要標志,《建議》指出,是在全球家電業中居于引導地位,在國際標準的制定上具有廣泛的參與度與話語權;掌握核心技術,具備關鍵零部件和關鍵設備的研發和制造能力,擁有一批被全球消費者認可的自主品牌;產量規模、銷售額和盈利水平皆位居世界前列,高端產品占有相當的市場份額;綜合實力強,在產品設計、采購、制造、物流、營銷與服務價值鏈上皆具有較強競爭力;涌現一批擁有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能力,具備誠信、自尊、負責、開放與追求卓越價值觀的大型跨國企業。
小家電行業產業鏈分析
小家電產品的生產需要使用鋼材、塑料等原材料和各類電子元器件、電源線、發熱管等零配件,按照產品設計方案和一定的工作流程對上述原材料和零配件進行加工、組裝,產出產品后通過一定的銷售渠道銷售給客戶。
小家電行業的上游行業為鋼材、銅、電子元器件、塑料等原輔材料供應商,行業對上述原輔材料的價格變動較為敏感。小家電產品屬于生活中消費性產品,其下游為各級經銷商和最終用戶。因此,人們生活水平的高低和消費習慣將影響產品的最終銷售。
小家電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行業發展概況
1、行業實現較快發展
在發達國家,小家電是居民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用品。目前,發達國家小家電品種超過1000種,平均每戶擁有20-30件小家電。隨著全球產業的不斷轉移,中國憑借制造技術、物流配套和成本優勢成為全球小家電制造中心。
中國小家電行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從簡單裝配向由生產、經營、研發、檢測等環節組成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轉變,形成了具備相當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的生產體系。由于小家電行業進入的技術、資本壁壘不高,有一定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多企業涉足該領域。中型小家電企業為了突破自身規模發展的瓶頸,擴大延伸相關的產品線,大家電企業也利用自身既有的品牌優勢進軍小家電行業,因此國內小家電生產能力將不斷增強。
目前,中國市場上銷售的小家電僅有不到200種,相當于發達國家市場品種數量的20%,中國城鎮家庭平均擁有小家電數量不到10件,擁有量遠低于歐美國家每戶20-30件的水平。目前大多數小家電產品處于市場的導入期,普及率遠低于大家電產品,增長空間巨大。隨著農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質量的改善,電飯煲、電磁爐等傳統小家電產品有望在農村市場快速普及。
行業發展特點
近年來,我國小家電行業呈現出以下的發展特點
特點 | 描述 |
出口占主導,內銷迅速增長的態勢 | 伴隨著全球小家電產業轉移,中國憑借勞動力成本、完整的產業鏈等優勢,成為世界小家電制造中心。2012年1-11月,中國小家電出口額為225.93億美元,同比增長50.40%。中國小家電產品中80%左右用于出口。 |
而國內小家電市場正處于成長期,更換頻率較高,因此,在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小家電市場將迅猛增長。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二三級城市及農村市場的啟動,中國小家電國內市場有望保持快速增長。 | |
競爭比較激烈 | 中國小家電行業具有分散型的特點,表現在集中度較低,產品同質化嚴重,行業進入門檻較低,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尚未建立。但小家電行業的環保潮流,以及國內外產品標準的修訂實施,將提高行業技術門檻,促使小家電行業競爭格局趨于規范。 |
行業內資源不斷整合 | 目前國內小家電行業內的企業大多數從貼牌代工生產起步,從訂單資源、技術資源和營銷資源上,仍處于不斷整合的階段。一些具備自主開發能力、市場優勢的企業逐步建立了市場地位,有能力成為國際市場細分產品的主要生產者,在國際品牌商的戰略采購安排中優先獲得訂單。 |
行業競爭情況
從以下的分析可知,小家電行業屬于完全競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項目 | 市場表現 | 結論 |
廠商數量 |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規模以上小家電制造企業在1300家左右。 | 企業數量較多,市場競爭激烈。 |
產品差異程度 | 目前,我國小家電產品種類較多,但尚未出現其他廠商無法生產的產品。 | 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 |
行業進入壁壘 | 小家電行業不存在政策限入的問題,新進企業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和取得相應的資質即可進入。 | 進入壁壘較低 |
買賣雙方信息對稱程度 | 小家電行業買賣雙方的信息是完全對稱的,單個廠商只是“價格接受者”,而非價格決定者。任一企業如果隨意抬高價格,必然會導致自身產品需求的減少,而降低價格則意味著市場利潤的流失。 | 買賣雙方信息對稱程度高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小家電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國際小家電行業知名企業
飛利浦(Philips)
松下(Panasonic)
伊萊克斯(Electrolux)
北美電器(ACA)
惠而浦(Whirlpool)
樂金電子(LG)
法國賽博(SEB)
德國博朗(Braun)
中國小家電行業領先企業
美的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
海爾集團公司
中山華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
燦坤集團公司
中國蘇泊爾集團
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
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
- 1.中國小家電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