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補償裝置
電網輸出的功率包括兩部分: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有功功率是指直接消耗電能,把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熱能或化學能,利用這部分能量作功。而無功功率則是指為建立交變磁場所需要的電功率,這部分電能并不做功。
- 詞條目錄
- 1.1 無功補償裝置行業定義
- 1.2 無功補償裝置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 6.1 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 6.2 購買商議價能力分析
- 6.3 行業潛在進入者分析
- 6.4 行業現有企業競爭分析
無功補償裝置行業定義與分類
無功補償裝置行業定義
電網輸出的功率包括兩部分: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有功功率是指直接消耗電能,把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熱能或化學能,利用這部分能量作功。而無功功率則是指為建立交變磁場所需要的電功率,這部分電能并不做功。
由于電網中存在很多如發電機、變壓器等需要電磁感應的設備,所以需要大量的無功功率。如果無功功率過大(感性元件),則會導致電網電壓波動劇烈,以及減少有功功率的傳輸。所以,適當地進行無功補償是非常必要的。用來進行無功補償的控制器定義為無功補償裝置,目前國內以靜止無功補償器(SVC)為主。
無功功率補償裝置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負載和系統的功率因數,減少設備的功率損耗,穩定電壓,提高供電質量。在長距離輸電中,提高系統輸電穩定性和輸電能力,平衡三相負載的有功和無功功率等。
無功補償裝置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目前有三種主要的無功補償方式,傳統無功補償(電抗器、電容器、同步調相機)、SVC(靜止無功補償器)、SVG(靜止無功發生器)。
圖表:無功補償裝置分類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無功補償裝置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商務部聯合編制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0年度)》將本行業列入中國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其中SVC被列入第87項中的“電網輸送及安全保障技術”中的“無功補償設備”;以及第117項“電力電子器件及變流裝置”中的“無功補償設備”。
圖表:無功補償裝置相關標準
標準編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部門 | 實施日期 |
GB/T25839-2010 | 零過渡過程低壓動態無功功率補償裝置 | 2011-5-1 | |
GB50052-2009 | 《35kV-220kV變電站無功補償裝置設計技術規定》 | 2010-7-1 | |
GB/T15576-2008 | 低壓成套無功功率補償裝置 | 2009-4-1 | |
Q/GDW177-2008 | 高壓靜止無功補償裝置技術監督規定 | 2008-3-1 | |
DL/T10101-2006 | 高壓靜止無功補償裝置第1部分:系統設計 | 2007-3-1 | |
DL/T10102-2006 | 高壓靜止無功補償裝置第2部分:晶閘管閥試驗 | 2007-3-1 | |
DL/T10103-2006 | 高壓靜止無功補償裝置第3部分:控制系統 | 2007-3-1 | |
DL/T10104-2006 | 高壓靜止無功補償裝置第4部分:現場試驗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2007-3-1 |
DL/T10105-2006 | 高壓靜止無功補償裝置第5部分:密閉式水冷卻裝置 |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 2007-3-1 |
DL5014-1992 | (330-500)kV變電所無功補償裝置設計技術規定 | 1993-10-1 | |
DL/T597-1996 | 低壓無功補償控制器訂貨技術條件 | 電力工業部 | 1996-10-1 |
GB/T20297-2006 | 靜止無功補償裝置(SVC)現場試驗 |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 | 2007-1-1 |
GB/T20298-2006 | 靜止無功補償裝置(SVC)功能特性 |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 | 2007-1-1 |
GB/T20995-2007 | 輸配電系統的電力電子技術靜止無功補償裝置用晶閘管閥的試驗 |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 | 2008-2-1 |
JB/T10558-2006 | 柱上式高壓無功補償裝置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2006-10-1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無功補償裝置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目前無功補償裝置應用最廣泛的領域是電網領域,中國電網早期實施“重發電,輕輸配電建設”的路線,故中國無功補償裝置行業在2000年以前規模較小,發展速度較為緩慢。
隨著近幾年我國不斷加大對電源、電網建設和改造的投資,無功補償裝置作為重要提高輸配電質量和節能減排裝置得到了較為快速的發展,在技術上有了較大的突破,成本方面也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普及不斷下降。
2012年全國電網建設完成投資3693億元;同比增長0.2%;2012年,電源基建投資完成額3772億元,同比收縮3.9%。2013年,全國電源、電網工程建設分別完成投資3717億元、3894億元,分別同比減少1.46%、增長5.44%。在電力投資的拉動下,無功補償裝置行業迎來快速發展,運營指標見下表:
圖表:2012年中國無功補償裝置行業狀態描述總結表
狀態描述指標 | 結論 |
行業產值 | 2011年,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38.01億元; 2012年,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60.64億元。 |
行業收入 | 2011年,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30.20億元; 2012年,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51.27億元。 |
行業利潤 | 2011年,行業實現利潤總額19.07億元; 2012年,行業實現利潤總額20.69億元。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無功補償裝置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無功補償裝置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國際無功補償裝置行業知名企業
瑞士ABB
法國阿爾斯通(ALSTOM)
美國通用公司(GE)
日本東芝公司(TOSHIBA)
中國無功補償裝置行業領先企業
榮信電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電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哈爾濱市九洲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西電電力系統有限公司
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泰開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時代集團公司
新東北電氣(錦州)電力電容器有限公司
山東新科特電氣有限公司
山東山大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無功補償裝置行業競爭分析
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對某一行業來說,供應商競爭力量的強弱,主要取決于供應商行業的市場狀況以及他們所提供物品的重要性。供應商的威脅手段一是提高供應價格:二是降低相應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從而使下游行業利潤下降。
近年來,能源價格的上揚促使電子元器件行業的成本上升,從而對行業的盈利空間構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能源、資源性產品供應日趨緊張,由此而產生產業成本的上升。國際油價高位運行,拉動下游產品生產價格。因此上游產業也對無功補償裝置行業構成一定的壓力。
購買商議價能力分析
買方的競爭力量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但主要由以下三個因素決定:買方所需產品的數量、買方轉而購買其他替代產品所需的成本、買方所各自追求的目標。買方可能要求降低購買價格,要求高質量的產品和更多的優質服務,其結果是使得行業的競爭者們相互競爭殘殺,導致行業利潤下降。
從節能減排政策頒布開始,無功補償裝置已經成為冶金、煤炭、電力等工業必須配套產品。但由于行業產品的銷售特性,終端銷售環節的加價和招標采購模式調整對于處于買方的電力和重工業需求廠家進行監督和規劃,買方必然會千方百計地把風險轉嫁給生產企業,加大對供貨廠家的篩選力度。再加上無功補償裝置具有極高的客戶依賴性,買方討價還價的能力還需根據產品種類進行分析,對于高檔產品,買方議價能力較低,但也對無功補償裝置企業的產品價格、質量等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對于中低檔產品,買方議價能力較高,但這樣的現象也導致產品打價格戰,質量參差不齊,市場競爭激烈。
行業潛在進入者分析
潛在的行業新進入者是行業競爭的一種重要力量,這些新進入者大都擁有新的生產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資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場地位。就無功補償裝置行業而言,主要的潛在進入者主要是大型的跨國公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這些企業擁有成熟的技術、高效的管理和強大的資產規模必會對國內無功補償裝置生產企業構成一種強有力的競爭。
行業現有企業競爭分析
受我國SVG技術限制影響,目前國內無功補償裝置市場處于領先地位的是國外ABB、西門子、阿爾斯通、東芝等外資或合資企業;國內一些企業包括湖北能源集團、泰開電氣集團、榮信電氣等,依靠自身研發力量或引進國外技術,目前在國內無功補償裝置市場競爭中處于第二梯隊;而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包括追日電氣、銀湖電氣等憑借近年來發展在無功補償裝置市場地位也不斷提高,處于第三梯隊。
圖表:國內無功補償裝置競爭企業性質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參考資料
評論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