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貨運
航空物流是以機場為主體,依托機場航線網絡及航空運輸優勢,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多種運輸方式及相關資源,連接供給主體和需求主體,使原材料、產成品及相關信息從起點至終點有效流動的過程。它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和資金交換等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服務供應鏈,為用戶提供“一站式”、“門到門”服務為特征的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
航空貨運行業定義與適運貨物
航空貨運行業定義
航空物流是以機場為主體,依托機場航線網絡及航空運輸優勢,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多種運輸方式及相關資源,連接供給主體和需求主體,使原材料、產成品及相關信息從起點至終點有效流動的過程。它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和資金交換等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服務供應鏈,為用戶提供“一站式”、“門到門”服務為特征的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
與傳統航空貨運相比,航空物流不僅要完成貨物的空中運輸,而且還要參與物流運作的全過程,對物流運作進行總體設計和管理,因此,航空物流更加強調物流功能的整合和合作關系的協調。
航空貨運的適運貨物
航空運輸的特點在于“快速、運距遠,且運輸成本較高,運量較小”,因此適合其運輸的貨物應為時效性要求高、成本敏感度低,需要長距離運輸的小批量貨物。在越來越講求速度與服務效率的社會發展趨勢下,將有越來越多的快速消費品逐步進入航空運輸的領域。
.
航空貨運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關于規范與促進航空貨運行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法規如下:
.
航空貨運行業產業鏈
分析航空貨運產業鏈,從需求和供給的角度縱觀航空貨運的上下游,可以了解其需求和供給的來源,以及影響航空貨運的生存與發展的相關產業。
(1)需求
航空貨運的需求主要來自航空貨運代理業、快遞服務業和電子商務業等各種適合航空貨運的貨源。也有航空公司可以直接組織部分貨源。
(2)供給
航空貨運業的運行需要來自空管、海關、商檢、機場貨站、航油提供商、設備及租賃制造商、設備維修服務提供商等各方提供的各類產品、服務和保障。
(3)中間服務
伴隨產業分工細化和信息化經濟的發展,中間服務業同樣出現在航空貨運產業鏈中,并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中間服務業為航空貨運與貨運需求方之間提供中間服務,為航空公司代理貨艙銷售,為貨主聯系艙位、報關等。專業化的中間服務業能夠讓產業鏈上下游形成良好的銜接,讓產業鏈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促進了產業鏈良性發展。
航空貨運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012年,國際航空市場受全球經濟形式等因素影響,增速持續放緩,貨郵運輸量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的局面。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雖然經濟下行風險并未完全消除,但全球宏觀經濟環境正在緩慢地復蘇;從國內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在此背景下,國內外航空市場增速均有所提高,整體呈現出向好的趨勢。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航空貨運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國際主要航空貨運企業
(一)聯邦快遞(FedEx)
(二)聯合包裹(UPS)
(三)國泰航空有限公司
(四)大韓航空公司
(五)阿聯酋航空公司
中國航空貨運行業領先企業
(一)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二)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三)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四)中國郵政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五)揚子江快運航空有限公司
(六)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
(七)東海航空有限公司
(八)友和道通集團
(九)浙江長龍航空有限公司
(十)奧凱航空有限公司
中國航空貨運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近幾年,由于國際金融危機蔓延,航空貨運市場需求減弱。2011年民航貨運量同比下降1%,其中國際航空貨運量下降7.6%,而同期國際客運量增長15.7%。2012年,民航貨運量同比下降2.2%,而同期客運量增長8.9%。我國航空公司貨運規模仍然較小,所占市場份額較低。隨著世界經濟的好轉,航空貨運終會走出低谷。國內航空物流正在興起,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國航空企業將在市場競爭和發展轉型中成長壯大,促進航空物流又好又快發展。
“十二五”期間,我國民航將積極發展貨郵運輸,大力提高貨運能力,推進航空貨運物流化,加強樞紐建設。按照國家規模到2015年,我國航空貨運量將突破900萬噸,年均增長率10%以上,但近兩年航空運輸量實際增長為負值,前瞻預計2015年我國航空貨運量增速為3.9%,因此可以預計國家規劃的目標很難實現。前瞻預計到2015年,我國航空貨運量將達到616萬噸,到2020年,我國航空貨運量將達到680萬噸,年均增長3%以上,其中快遞業務年均增幅將達到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