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為原料,按照對提取的最終產品的用途的需要,經過物理化學提取分離過程,定向獲取和濃集植物中的某一種或多種有效成分,而不改變其有效結構而形成的產品。植物提取物是生物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
- 詞條目錄
- 2.1 植物提取物行業主要政策
- 2.2 植物提取物行業相關規劃
- 7.1 植物提取物區域市場競爭
- 7.2 植物提取物企業競爭情況
植物提取物行業定義與分類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為原料,按照對提取的最終產品的用途的需要,經過物理化學提取分離過程,定向獲取和濃集植物中的某一種或多種有效成分,而不改變其有效結構而形成的產品。植物提取物是生物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表1:不同國家對植物提取物的定義
國家 | 植物提取物定義 |
德國 | 植物藥是“在治療中所用藥物是植物的提取物,也可以是部分提取物,通常是復合的化學物質”。 |
法國 | 植物藥制劑是“來自植物或植物制品中的活性成分”。 |
荷蘭 | 植物藥制劑是“植物或植物某部分提取的活性物”。 |
西班牙 | 植物藥制劑是指“來自植物或植物制品的提取物”。 |
美國 | 植物藥制劑則被列入食品補充劑,是“含有一種或數種特定食品成分的一種用于補充食品的產品”,這些特定的食品成分有維生素、礦物質、草本或其他植物、氨基酸,是一種使人們能通過增加食品的總攝入量來補充飲食的食用物質,以及由任何上述成分制成的濃縮物、代謝物、組分、提取物或復合物。 |
可見,盡管存在傳統藥物的缺陷和文化背景的差異,但作為中藥組成部分的植物提取物,由于其部分有效成分的已知性和可量化,已被西方社會普遍接受。
植物提取物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植物提取物行業主要政策
目前中國還沒有明確的、單一針對植物提取物行業的相關產業政策、法規、辦法等,但其它相關產業政策均有涉及到植物提取物行業的意見。
圖表2:植物提取物行業主要政策法規
政策 | 具體內容 |
《藥用植物及制劑外經貿綠色行業標準》 | 規定了藥用植物及制劑的外經貿綠色行業標準品質,包括藥用植物原料、飲片、提取物及其制劑等的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適用于藥用植物原料及制劑的外經貿行業品質檢驗。同時,商務部發布了WM/T3-2004貫葉連翹提取物、WM/T4-2004當歸提取物、WM/T5-2004枳實提取物、WM/T6-2004紅車軸草提取物、WM/T7-2004纈草提取物等五種提取物行業標準,作為上述產品出口的推薦性標準。 |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 | 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及最大使用量,適用于所有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和使用者。 |
《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 | 衛生部根據技術上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將公告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程序,制定、公布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植物提取物行業相關規劃
食品、農業等其他相關產業規劃中涉及到植物提取物行業的部分,均對行業的發展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圖表3:植物提取物相關發展規劃
規劃 | 具體內容 |
《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目錄》 | 靈芝孢子粉、銀杏提取物、長松提取物等列入其中,可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享受國家給予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優惠政策。 |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版)》 | 食品添加劑的提取、純化、質量控制新技術開發和應用 |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 “重點研究開發主要農產品和農林特產資源精深及清潔生態型加工技術”,植物提取物正是對農產品和農林特產資源進行的精、深及清潔加工,有效提高農林產品附加值和農民收入。 |
《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 開發新型飼料添加劑產品,加強酶制劑、微生物制劑、有機微量元素、植物提取物等新型飼料添加劑研發、生產與應用;綜合利用微生物制劑、植物提取物等新型安全飼料添加劑產品,減少抗生素等藥物飼料添加劑使用。 |
植物提取物行業產業鏈
植物提取物從農林產品中經專業設備提取而成,被廣泛應用于植物藥、食品添加劑、功能食品、日用化學品、植物源農藥和飼料等生產領域:
植物提取物行業主體產業鏈是由高含量目的有??物質的植物新品種選育、促進目的有效物質增量的植物定向培育、植物目的有效物質的分離與純化等9個環節組成。
植物提取物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中國植物提取物行業總體來說是一個新興的行業,正處于發展階段。近年來,世界范圍的“回歸自然”呼聲不斷升溫,植物提取物越來越受到醫藥界、食品界的關注,已成為國內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市場規模呈跳躍式發展,顯現出巨大的內在發展潛力。自2008年以來,行業市場銷售收入逐年增加,2012年達到116.60億元。
指標 | 2011年 | 2012年 | 同比增長(%) |
企業個數(家) | 39 | 48 | 23.08 |
從業人員(人) | 10132 | 13990 | 38.08 |
資產總計(萬元) | 724433.69 | 1001189.71 | 38.2 |
負債合計(萬元) | 296795.48 | 409298.02 | 37.91 |
銷售收入(萬元) | 846476.68 | 1165973.86 | 37.74 |
利潤總額(萬元) | 87371.47 | 116729.98 | 33.6 |
產品銷售利潤(萬元) | 144733.81 | 191997.28 | 32.66 |
工業總產值(萬元) | 842849.4 | 1145412.02 | 35.9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植物提取物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國際植物提取物行業知名企業
Martin Bauer集團
德國施瓦貝公司(Schwabe)
法國Naturex(Pure World)
美國薩賓莎公司(Sabinsa)
中國植物提取物行業領先企業
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綠葉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春光九匯現代中藥有限公司
譜賽科(江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樂山禹伽茶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德信行(珠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寧波綠之健藥業有限公司
陜西嘉禾植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綠色金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植物提取物行業市場競爭分析
植物提取物區域市場競爭
國內植物提取物行業處于發展之初,大部分企業投資規模不大,技術和管理水平較低,地域分布特點明顯。在市場競爭中,隨著一批管理和經營不善的企業被淘汰出局,行業集中度增加,出現了一批能夠直接參與國際競爭的優勢企業。
目前,行業內的企業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天然色素企業、保健食品企業、植物油精煉企業、生物工程公司以及科研機構等,行業內的企業普遍年輕。行業內近70%的企業是從2001年以后開始從事植物提取物業務;近50%企業的植物提取物業務占企業整體業務比例均在80%以上;80%以上產品以出口為主,出口區域分布在東南亞、歐洲和北美洲。
植物提取物企業競爭情況
中國專門的植物提取物企業1000家以上,規模以上企業(年銷售額在2000萬元以上)不到50家,大部分企業生產規模和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沒有自己的核心研發力,也沒有自己的核心產品,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提供初級產品,企業的收益受國際市場需求影響較大。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