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首飾
珠寶首飾及有關物品的制造是指以金、銀、鉑等貴金屬及其合金以及鉆石、寶石、玉石、翡翠、珍珠等為原料,經金屬加工和連結組合、鑲嵌等工藝加工制作各種圖案的裝飾品的制作活動。
- 詞條目錄
- 1.1 珠寶首飾行業定義
- 1.2 珠寶首飾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 2.1 珠寶首飾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 2.2 珠寶首飾行業消費環境分析
- 7.1 珠寶首飾行業對上游議價能力
- 7.2 珠寶首飾行業對購買者議價能力分析
- 7.3 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 7.4 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分析
- 7.5 行業現有企業競爭分析
- 7.6 競爭情況總結
珠寶首飾行業定義及分類
珠寶首飾行業定義
珠寶首飾及有關物品的制造是指以金、銀、鉑等貴金屬及其合金以及鉆石、寶石、玉石、翡翠、珍珠等為原料,經金屬加工和連結組合、鑲嵌等工藝加工制作各種圖案的裝飾品的制作活動。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珠寶首飾及有關物品的制造歸入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國統局代碼C24)中的工藝美術品制造中,其統計4級碼為C2438。
珠寶首飾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目前行業較為通用的劃分是以貴金屬及貴金屬加上寶石作為主要分類方法,主要分為黃金珠寶首飾、K金珠寶首飾、鉑金珠寶首飾和其他珠寶首飾,其他珠寶首飾包括了鉆石、玉石、銀、鈀金、珍珠等珠寶首飾。
珠寶首飾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珠寶首飾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我國政府積極鼓勵發展珠寶首飾行業,出臺了一系列有利的政策、措施。同時,國家制定和修訂了一系列行業標準和規定,如《珠寶玉石名稱》、《珠寶玉石鑒定》、《鉆石分級》、《金銀飾品標識管理規定》以及《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珠寶玉石及貴金屬產品分類與代碼》GB/T 25071-2010國家標準等,對提高我國珠寶行業的整體水平、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參與國際競爭起到積極的作用。
時間 | 主要政策、措施 |
2000年1月 | 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對白銀飾品進出口管制,白銀可以自由買賣,不需申請《金銀制品經營許可證》。 |
2002年10月 | 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運行。 |
2003年2月 |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自律公約》發布,指導行業自律工作,并將2003年作為珠寶玉石首飾行業自律年。 |
2003年3月 | 中國人民銀行停止執行包括黃金制品生產、加工、批發、零售業務在內的26項行政審批項目,標志著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及其制品從管理體制上實現了市場的全面開放。 |
2003年8月 | 鉑金正式在上海黃金交易所掛牌交易。 |
2006年10月 |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同主辦的“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市長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開啟了政府強力主導珠寶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的新局面。 |
2008年 | 中寶協正式啟動珠寶企業信用評價工作。 |
2008年3月 | 全國珠寶玉石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 |
2010年3月26日 | 全國珠寶玉石首飾類產品質量檢驗技術專家委員會在京成立。 |
2010年7月22日 | 中國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 |
珠寶首飾行業消費環境分析
(1)珠寶零售行業供給分析
目前我國珠寶首飾行業集中度較低,全國擁有18000家珠寶零售企業,共有64000家門店。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品牌知名度不高。而且國內珠寶品牌市場區域性較高,可見國內珠寶首飾行業尚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引領行業走向的企業尚未形成,
(2)珠寶零售行業需求分析
2006-2012年,我國限額以上的金銀珠寶零售額均保持了較快的增速,2012年,我國限額以上的金銀珠寶零售額為2209億元,同比增長16.0%。
2001-2003年我國人均GDP剛開始步入1000美元,2006年突破2000美元,2008年突破3000美元,2010年上升至4382美元。2012年中國人均GDP為6100美元。宏觀經濟的成長階段為珠寶首飾等奢侈品消費未來的持續快速增長奠定了基礎。如下圖所示:
中國婚慶需求占珠寶首飾零售額40%的份額,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擴大。根據中國傳統結婚習俗,珠寶首飾類商品為結婚必備品,如果每年有1247萬對新人結婚,如果按照每對新人珠寶首飾消費3000元計算,保守估計將有374億左右的珠寶消費。
目前全國禮品市場潛力巨大,約有1萬億元規模,國內的高檔黃金及禮品市場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禮品市場將是珠寶行業近年來重點開拓的方向之一,已經有許多珠寶首飾品牌進入禮品市場,比如此前香港品牌金至尊為豐田打造的價值800多萬元的春節禮品.
珠寶首飾行業產業鏈分析
中國珠寶首飾產業鏈,涉及到礦石開采、加工冶煉、毛坯加工到珠寶首飾加工和銷售的全過程。20世紀90年代,該行業開始逐漸形成產業集聚,表現為上下游產業的不斷集中,如專業的機器設備、配件、輔料、主要原材料供應商的集中、生產的集中,以及銷售渠道的集中等。
珠寶首飾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綜合來看,2012年,由于受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銅價下跌,直接影響特種電纜產品價格,導致行業競爭加劇。而市場方面由于電力投入嚴重受到限制、高鐵建設周期拉長、經濟建設速度放慢等因素制約了特種電纜行業銷售難以有更大突破。
截至2013年4月份,我國金銀珠寶消費總額1065億元;在黃金價格暴跌的4月份,消費額為303億元,同比增長72.2%。
狀態描述指標 | 結論 |
行業產能 | 2011年,我國珠寶首飾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054.61億元; |
2012年,我國珠寶首飾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693.45億元。 | |
行業銷量 | 2011年,我國珠寶首飾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159.00億元; |
2012年,我國珠寶首飾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797.69億元。 | |
行業利潤 | 2012年,我國珠寶首飾行業實現產品銷售利潤145.9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為88.98億元。 |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珠寶首飾行業消費需求與市場競爭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國際珠寶首飾行業知名企業
卡地亞
寶格麗
蒂梵尼
田崎真珠
中國珠寶首飾行業領先企業
老鳳祥股份有限公司
周大福珠寶金行(深圳)有限公司
周生生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從化東麟鉆石有限公司
佛山市順德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
深圳市粵豪珠寶有限公司
金葉珠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明牌珠寶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寶怡珠寶首飾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麒珠寶首飾有限公司
中國珠寶首飾行業五力競爭模型分析
珠寶首飾行業對上游議價能力
珠寶產業的原材料,寶石(鉆石,翡翠,紅藍寶石等)是稀有資源,資源的擁有者或壟斷者有很強的話語權。貴金屬材料具有硬通貨的特點,價格全球公開,不管供應商還是廠商都沒有談判的能力。但貴金屬的價格波動會嚴重影響整個行業的市場形勢。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供需情況 | 行業的原材料——黃金、寶石等均屬于稀有的不可再生資源,資源的擁有者或壟斷者有很強的話語權。同時目前珠寶首飾市場上呈現的是供不應求的局面。 | 原材料市場供不應求,珠寶首飾企業對上游的議價能力較弱。 |
產品標準化程度 | 雖然珠寶首飾行業所需的原材料標準化程度較高,但是由于原材料的稀缺性,珠寶首飾廠商選擇供應商的余地并不大。 | 議價能力弱 |
前向一體化能力 | 珠寶首飾行業的原材料一般都屬于壟斷行業,開采受到較高的限制,因此珠寶首飾企業要向上游拓展并非易事。 | 前向一體化能力較弱 |
珠寶首飾行業對購買者議價能力分析
綜合來看,由于珠寶首飾市場廠商采取價格競爭,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使其對購買者的議價能力較弱。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市場需求 | 因為珠寶消費是一種奢侈品消費,大多數屬于情感消費,對價格不敏感,因此議價能力弱。大多數消費者對珠寶認識不深,并不"識寶",因此,定價權主要掌握在珠寶首飾生產企業手中。然而,目前市場上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對市場份額的爭奪上,習慣上他們使用價格競爭的武器使得消費者有較強的議價力量。 | 企業對下游議價能力一般 |
產品同質性 | 珠寶首飾行業產品大類基本相同,但是不同的廠商會在珠寶首飾的樣式設計上別出心裁,以達到產品差異性的效果。 | 同質性相對較高 |
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從替代品的威脅來看,鉆石首飾是一個風險很大的行業。一方面:鉆石的高貴全依賴于他的稀缺性和千百年來建立的鉆石文化和依附于鉆石的傳奇。隨著鉆石巨頭壟斷地位的下降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長遠來看,鉆石的價值是否會一直堅挺,有很大的疑問。另一方面,各種替代品以及仿冒品對鉆石首飾經營者有很大的干擾,以假亂真的仿冒品使消費者對鉆石消費不得不小心翼翼。因此在中國市場無品牌的廠商最后必定會淪為專業的加工廠或被淘汰,弱小品牌生存空間愈來愈小。最終,國內的鉆石首飾是少數寡頭競爭的結局。
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分析
通過分析可知,珠寶首飾行業的吸引力一般,同時存在較高的進入壁壘,現有企業憑借其市場優勢對潛在進入者有一定擠壓,綜合來看,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弱。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市場需求 | 因為珠寶消費是一種奢侈品消費,大多數屬于情感消費,對價格不敏感,因此議價能力弱。大多數消費者對珠寶認識不深,并不“識寶”,因此,定價權主要掌握在珠寶首飾生產企業手中。然而,目前市場上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對市場份額的爭奪上,習慣上他們使用價格競爭的武器使得消費者有較強的議價力量。 | 企業對下游議價能力一般 |
產品同質性 | 珠寶首飾行業產品大類基本相同,但是不同的廠商會在珠寶首飾的樣式設計上別出心裁,以達到產品差異性的效果。 | 同質性相對較高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行業現有企業競爭分析
以下分別從競爭數量、市場集中度、行業增長率、產品同質性四個方面分析現有企業的競爭情況。分析可得,我國珠寶首飾行業處于較快發展階段,市場份額掌握在主要廠商手中,市場競爭激烈。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吸引力評價 | 2008-2012年,我國珠寶首飾行業的毛利率均不高于10%,行業的利潤率不高。同時,由于目前我國珠寶首飾行業主要被周大福、老鳳祥等一下大品牌占據,消費者在選擇購買珠寶首飾產品時也往往比較信賴大品牌,對新興品牌的購買量較少。但是由于中國消費者的購買能力的不斷提升,珠寶首飾行業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 吸引力一般 |
進入壁壘 | 珠寶品牌的塑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的投入,不僅是長期的資金投入,更重要的是價值觀的持續輸出。以美國著名珠寶首飾品牌Tiffany為例,該公司的廣告費用率均保持在每年6%-7%。因此,高檔珠寶產品的設計理念、品牌定位、獨特的文化元素,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藝技術均是長久經營沉淀的結果,這種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樹立了極高的行業進入門檻。 | 進入壁壘較高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競爭情況總結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珠寶首飾行業的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
圖表11:珠寶首飾行業五力分析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