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電機
電機是一種利用電和磁的相互作用實現能量轉換和傳遞的電磁機械裝置。廣義的電機包括電動機、發電機和特種電機。
- 詞條目錄
- 1.1 工業電機定義
- 1.2 工業電機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 2.1 工業電機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 2.2 工業電機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 7.1 行業現有競爭者分析
- 7.2 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
- 7.3 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 7.4 行業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 7.5 行業購買者議價能力分析
- 7.6 行業競爭情況總結
工業電機定義與分類
工業電機定義
電機是一種利用電和磁的相互作用實現能量轉換和傳遞的電磁機械裝置。廣義的電機包括電動機、發電機和特種電機。
電動機從電系統吸收電能,向機械系統輸出機械能,各種類型的電動機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部門以及家用電器中,主要作為驅動各種機械設備的動力;發電機從機械系統吸收機械能,向電系統輸出電能,發電機和其他相關設備的技術進步,使人們能夠利用熱能、水能、核能以及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能源發電,向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廣大城鄉居民提供必需的電能;特種電機主要是指使用環境、生產工藝、技術標準等比較特殊而區別于普通電機的電機。
工業電機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工業電動機的產品劃分方式多樣,常見的分類方式包括:按工作電源種類劃分、按結構和工作原理劃分、按起動與運行方式劃分、按用途劃分、按轉子的結構劃分、按運轉速度劃分等。
圖表:工業電動機主要產品類別及用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微特電機門類繁多,主要包括永磁電機、伺服驅動與控制類電機、磁阻類特種電機、信號檢測類特種電機、電動側動機、同步調相機以及其他特種電機。
工業電機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工業電機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近年來我國出臺的工業電機相關政策主要包括:
圖表:中國工業電機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工業電機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1、行業專利申請數量
專利申請量可以反映出行業技術活躍度,通常年專利申請量高,則說明技術活躍度高,反之,則行業技術活躍度較低。
從下圖可以看出,2000-2012年我國工業電機行業專利申請量逐年較快增長,2012年達到4681件,為近年來專利申請量最多的一年;2013年行業相關專利申請量為3870件,2014年僅為25件。可以看出,近兩年我國工業電機行業專利申請量呈下降趨勢,行業技術活躍度下降。
圖表:2000-2014年中國工業電機相關專利申請量變化圖(單位:件)
資料來源: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行業專利公開數量
從我國近年來工業電機行業相關專利公開數量變化趨勢圖來看,2000-2013年逐年上升,2013年達到5834件,為近年來最大值;2014年專利公開數量為2039件。
圖表:2000-2014年中國工業電機相關專利公開數量變化圖(單位:件)
資料來源: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行業專利類型分析
從專利類型來看,截至2014年底中國工業電機相關專利主要為實用新型,占比超過60%;其次是中國發明專利,占比36.17%;外觀設計專利僅占比3%。
圖表:截至2014年底中國工業電機相關專利類型構成(單位:%)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技術領先企業分析
下圖所示為截至2014年工業電機相關專利申請居前十的申請人構成,可以看出,占比最大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為13.54%;其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占比12.92%;居第三位的是樂金電子,占比11.71%;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西門子公司以及三菱電機株式會社的專利申請在前十申請人申請總量中的占比也均超過10%。
圖表:截至2014年底工業電機相關專利申請人(前十名)綜合比較(單位:項,%,人,年)
數據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5、行業熱門技術分析
從行業人們技術分類來看,最多的是H02K類別下,相關專利申請量占比達到52.87%;其次是H02P,申請量占比為16.41%;居第三位的技術分類是F03D,占比10.83%。
圖表:截至2014年底工業電機相關專利分布領域(前十位)(單位:項)
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工業電機行業產業鏈分析
硅鋼片、銅、鋁、磁性材料等是工業電機生產中重要的原材料,這些原材料價格的浮動都會引起工業電機生產企業成本的變動。本章將對相關的原材料市場進行分析,并根據原材料市場的發展情況對我國工業電機制造行業的發展影響作出初步判斷。
圖表:工業電機制造產業鏈示意圖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工業電機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4年,我國工業電機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1806家;實現銷售收入4123.18億元,同比增長5.39%;實現產品銷售利潤488.95億元,同比增長7.14%;實現利潤總額276.12億元,同比增長11.86%。截至2014年底,行業資產總額達到2969.08億元,負債總額為1483.34億元。
圖表:2013-2014年中國工業電機制造行業經營效益分析(單位:家,人,萬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工業電機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國際工業電機行業知名企業
瑞士ABB公司
美國艾默生電機公司
日本電產株式會社
美國雷勃電氣(集團)公司
日本富士電機集團
中國工業電機行業領先企業
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特種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永濟新時速電機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電氣集團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
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華力電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ABB電機有限公司
衡水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皖南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無錫東元電機有限公司
中國工業電機行業五力競爭模型分析
行業現有競爭者分析
我國電機制造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較高。主要原因如下:
1、行業內企業數量較多
從行業企業數量來看,2008-2014年,我國電機制造行業的企業數量較多,且企業數量的增長趨勢明顯,2008年為1839家,2010年達到2304家;2011年,企業數量大幅減少,主要是國家統計局調整了統計口徑所,2012-2014年企業數量又有所增加。行業內企業數量多,競爭也比較激烈。
2、行業內產品同質化嚴重
從產品同質化方面來看,我國電動機制造行業產品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且產品多是通用型,專用型產品較少,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由于各產品間差異性較小,導致產品間的競爭較為激烈。
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
我國電機制造行業新進入者的威脅較小,主要原因如下:
1、行業盈利能力較弱
從行業整體盈利狀況來看,2006-2014年,我國電機制造行業的銷售利潤率均不足13%,行業盈利能力較弱,對新進入者的吸引力較小。
2、行業進入壁壘較高
從行業進入壁壘來看,我國電機行業存在較高的認證壁壘。2001年12月3日對外發布了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從2002年5月1日起,國家認監委開始受理第一批列入強制性產品目錄的19大類132種產品的認證申請。其中小功率電動機被納入第一批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特別是使用安全電壓以上的電源供電的電機產品必須獲得銷售國安全認證方可在該國銷售。
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我國電機行業替代品威脅較大。主要原因如下:
1、非同類產品的替代威脅較大
在市場上,電機的主要替代品是內燃機。當前,中國內燃機行業雖涌現了一批產量規模大、產品水平高、質量好、技術裝備先進的企業,且企業紛紛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中心,以支撐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節能減排持續發展為重點,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對電機制造行業具有一定的威脅。
2、同類產品的替代威脅較大
雖然我國電機制造行業專用型產品更少,大多是通用型產品,且產品之間的差異性較小,導致通用型產品間的相互替代性較大,從而同類產品的替代威脅較大。
行業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綜合來看,電機制造行業上游基礎材料對其議價能力較弱,但主要部件變頻器對其議價能力較強;綜合來看,電機制造行業上游議價能力較強。
圖表:工業電機制造行業上游議價能力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購買者議價能力分析
電機的下游行業包括電力、冶金、石化、水泥、造紙、汽車、船舶、辦公自動化、家用電器等行業,總體來看,近年來電機制造行業的下游行業大部分呈現出增速放緩的趨勢,且部分行業集中度較高,因此,電機行業對下游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弱。
圖表:工業電機行業對下游行業的議價能力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行業競爭情況總結
綜合行業五方面力量對比,可以看整體的競爭強度較大,行業處于結構調整期。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工業電機制造行業的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
圖表:工業電機制造行業五力分析結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