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
在中國,2004年頒布實施的《基金會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基金會定義為“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社會組織資助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依法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盡管受我國《民法通則》中關于法人分類的限制,《條例》并未明確提出“財團法人”這一法人屬性,但較之1988年《基金會管理辦法》中將基金會定義為“社會團體”已有較大改進。
- 詞條目錄
- 2.1 基金會發展規模
- 2.2 基金會從業人員規模分析
3 國際領先基金會
4 中國領先基金會
基金會的定義、分類及基本屬性
基金會定義
在以德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中,基金會是基于資助行為而設立的財團法人,即法律上為特定目的財產集合賦予民事權利能力而形成的法人,僅限于公益法人。當資助行為發生時,資助人將所贈財產的產權轉移給受托人,受托人成為所贈財產的所有權人,依法行使占有、管理、處分等權能。由于資助行為伴隨相應的合約用以表達資助人的意愿或目的,受托人行使上述權能受到限制,不得損失所贈財產,并須將所贈財產及其收益用于不特定多數的受益人。
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英美法系中,基金會表現為公益信托,是基于社會信用而設立、以公益為目的而形成的特殊財產關系。其產權自信托成立之日起即發生轉移,通過委托人與受托人之間的信托合約,受托人取得信托財產的占有、管理、處分的權能,相應的收益權則歸委托人指定的受益人所有。受托人不得為私利而使用信托財產,其處分權也不包括從物質上損壞信托財產,亦不得占有信托財產所生的利益。美國基金會中心將基金會定義為:非政府的、非營利的、自有資金(通常來自單一的個人、家族或公司)并自設董事會管理工作規劃的組織,其創辦的目的是支持或援助教育、社會、慈善、宗教或其他活動以服務于公共福利,主要途徑是通過對其他非營利機構的贊助。
在中國,2004年頒布實施的《基金會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基金會定義為“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社會組織資助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依法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盡管受我國《民法通則》中關于法人分類的限制,《條例》并未明確提出“財團法人”這一法人屬性,但較之1988年《基金會管理辦法》中將基金會定義為“社會團體”已有較大改進。
基金會分類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將基金會進行若干種不同的分類。除以下常見分類外,中國學者還常常根據基金會與政府關系的密切程度,將“官辦”與“民辦”作為譜系的兩端,從而將中國基金會劃分為若干類型。日本學者入山映根據其研究將日本的基金會分為五種類型:實施事業型、會員資格型、政府外圍團體型、獎學金和獎賞型、資助型。
分類標準 | 基金會類別 |
資金運作方式 | 運作型基金會、資助型基金會 |
資金提供主體 | 社區基金會、私人基金會、政府基金會 |
存續時間長短 | 永久型、隨意型和終止型基金會 |
捐贈方式 | 被動型、主動型、規定型和強制型基金會 |
1、美國基金會分類
美國基金會中心將美國基金會分為私人獨立基金會、社區基金會、公司基金會和運作型基金會。
基金會名稱 | 資金來源 | 運作方式 |
獨立基金會 | 多來自個人和家族資助 | 由董事會治理,絕大部分屬于資助型基金會 |
社區基金會 | 個人資助、社區募款、公共資金 | 董事會產生于社區,主要公益活動限于當地社區 |
企業基金會 | 企業資助 | 作為獨立機構運作,財產與公司資產嚴格區分 |
運作型基金 | 單一的私人或家族 | 按照既定宗旨運作項目,而不提供資助 |
2、中國基金會分類
在中國,2004年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首次以法規的形式對基金會進行了分類,即根據資金來源方式不同將基金會分為公募基金會與非公募基金會。兩者的主要區別如下表所示。
基金會名稱 | 特征描述 |
公募基金會 | 主要靠面向社會公眾開展的公開募捐活動獲得資金以從事公益事業,按照募集資金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 |
非公募基金會 | 不得向社會公眾開展公開募捐活動,主要依靠接受特定對象的資助資金及其增值從事公益事業 |
中國基金會發展現狀
基金會發展規模
2004年,隨著《基金會管理條例》的頒布,非公募基金會快速增長,2005年以后非公募基金會的年增長率都在30%以上,而同期公募基金會的年增長率在10%左右。截至2012年底,全國共有基金會3029個,比上年增加415個,增長15.9%;截至2013年7月底,我國基金會總數達3249家。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前瞻產業研究院基金會研究小組整理
2010年末,全國基金會中非公募基金會1097家,公募基金會1082家,非公募基金會首次超過公募基金會數量。截至2012年底,公募基金會1316個,非公募基金會達到1686個,涉外基金會8個,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19個;截至2013年7月底,公募基金會1351家,非公募基金會1898家,非公募基金會比重進一步擴大。
基金會從業人員規模分析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隨著基金會規模的發展壯大,中國基金會的從業人數逐年增加,到2011年底已達到14141人。到2012年12月,全國基金會從業人數約有15200人。
注:數據截止日期2012年12月20日。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前瞻產業研究院基金會研究小組整理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基金會持續經營及發展模式分析報告》。
國際領先基金會
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
福特基金會
安德魯·W·梅隆基金會
洛克菲勒基金會
卡耐基基金會
諾貝爾基金會
中國領先基金會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
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
中國人壽慈善基金會
國家電網公益基金會
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
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
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
參考資料
- 1. 中國基金會持續運營及發展模式分析報告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