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鋅冶煉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鉛鋅冶煉歸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國家統計局代碼32)中的常用有色金屬冶煉(C321),其統計4級碼為C3212。
鉛鋅冶煉行業定義及分類
鉛鋅冶煉行業定義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鉛鋅冶煉歸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國家統計局代碼32)中的常用有色金屬冶煉(C321),其統計4級碼為C3212。
(1)鋅的生產工藝流程
鋅的生產工藝由于原料的不同而不同,鉛鋅氧化礦采用氧系統流程,鉛鋅硫化礦采用硫系統流程。氧系統由低品位氧化礦經煙化爐揮發富集鋅、鍺產出煙塵,經酸性浸出、沉鍺、中和除鐵凈化后產出新液,供電解工序之用;硫系統由鋅精礦經沸騰爐脫硫產出鋅焙砂、中性浸出、中和沉鍺、除鐵凈化后產出新液,供電解工序之用。
(2)鉛的生產工藝流程
鉛鋅冶煉產品分類
序號 | 分類 |
1 | 產品主要包括: |
2 | 粗鉛、電解鉛、在冶煉過程中生產的鉛基合金; |
3 | 礦產鉛、再生鉛; |
4 | 電解鋅、精餾鋅、蒸餾鋅、在冶煉過程中生產的鋅品(氧化鋅、鋅粉、鋅餅、鋅基合金等); |
鉛鋅冶煉行業發展規劃分析
《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年5月11日,國務院頒布了《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規劃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有色金屬產業迅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費國。但中國有色金屬產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仍很突出,部分產品產能過剩,產業布局亟待調整,產業集約化程度低,資源保障程度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再生利用水平較低,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艱巨。
1)穩定國內市場,改善出口環境
積極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措施,改善產品結構,增加有效供給,滿足電力、交通、建筑、機械、輕工等下游行業對有色金屬產品的需求。適應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高新技術等領域的需要,大力開發新產品和新材料,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穩定和擴大國內市場。
在繼續嚴格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的同時,實施適度靈活的出口稅收政策,支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產品出口。對符合銅冶煉行業準入條件的大型銅冶煉企業開展加工貿易試點。加快轉變出口方式,鼓勵出口機械裝備、運輸工具、電子電器、儀器儀表等終端產品,帶動有色金屬間接出口。積極應對國外反傾銷等貿易摩擦。
2)嚴格控制總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今后三年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改擴建電解鋁項目。嚴格執行準入標準和備案制,嚴格控制銅、鉛、鋅、鈦、鎂新增產能。按期完成淘汰反射爐及鼓風爐煉銅產能、燒結鍋煉鉛產能、落后鋅冶煉產能和落后小預焙槽電解鋁產能。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燒結機鉛冶煉產能。
3)加強技術改造,推動技術進步
實施技術改造和技術研發專項,重點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并按規定核準或備案建設的骨干企業,以及國防軍工、航空航天、電子信息關鍵材料生產企業。加強對銅鉛鋅冶煉短流程工藝、共伴生礦高效利用、尾礦和赤泥綜合利用,高性能專用銅鋁材生產工藝,再生金屬保持性能,噸鋁直流電耗低于12000千瓦時的電解鋁關鍵工藝等前沿共性技術的研發。支持填補國內空白、滿足國民經濟重點領域需要的高精尖深加工項目。采用先進適用的冶煉技術改造和淘汰落后產能,提高工藝裝備水平。
4)促進企業重組,調整產業布局
鼓勵有實力的銅、鋁、鉛鋅等企業以多種方式進行重組,實現規模化、集團化,提高產業競爭力。支持大型骨干企業實施跨地區兼并重組、區域內重組和企業集團之間的重組;支持鋁企業與煤炭、電力企業進行跨行業的重組;鼓勵再生金屬企業間重組。
嚴格控制資源、能源和環境容量不具備條件地區的有色金屬產能;在能源豐富的中西部,特別是具有水電優勢的地區,推進鋁電聯營方式;在資源、能源和環境容量好的地區經核準建設的鋁工業基地,要延伸產業鏈,發展高水平深加工,增強競爭力。抓緊實施汶川地震災區重建生產力布局和產業調整專項規劃確定的有色金屬項目。
5)開發境內外資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
加大國內短缺的有色金屬資源地質勘探力度,增加資源儲量及礦產地儲備。鼓勵大型有色金屬企業投資礦山勘探與開發,提高資源自給率。
加大境外資源開發力度,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到境外獨資或合資辦礦。引導企業遵守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尊重所在國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履行必要的社會責任,促進當地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組織實施好有關境外投資項目。
6)發展循環經濟,搞好再生利用
支持采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開發利用銅、鉛鋅低品位礦、共伴生礦、難選冶礦、尾礦和熔煉渣等,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制定煤鋁共生資源利用專項規劃,抓好高鋁粉煤灰利用示范工程;搞好銅、鉛、鋅冶煉余熱利用;推廣廢渣、赤泥等固體廢棄物的應用,實現生產"零排放"。
加快建設覆蓋全社會的有色金屬再生利用體系,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建設有色金屬???收交易市場、拆解市場。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采用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工藝裝備,建設若干年產30萬噸以上的再生銅、鋁等生產線,促進資源化利用上規模、技術上水平、產品上檔次,減少礦產資源消耗。
《有色金屬工業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2006-2020年)》
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工作指導方針,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支撐有色金屬工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色協會組織特制定《有色金屬工業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2006-2020年)》。以下是規劃中與鉛鋅冶煉相關的內容:
? 科技發展目標
大中型重點企業普遍建立技術中心,完善技術創新機構,技術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大型企業生產技術、主流產品、重點裝備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把資源、能源、環境技術放在優先地位,重點突破,支撐發展。老礦區、重要礦集區的地質勘查取得重大進展,資源儲量增加;礦產資源利用率從目前的55-60%提高3-5個百分點;銅、鉛、鋅產量的70%其綜合能耗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著力發展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再生資源利用量提高到30%左右;重點發展有色金屬基礎材料、新材料,新產品產值年均增長20%;強化企業科技投入主體地位,有色金屬行業研究開發的經費投入占全行業銷售收入的1.5%。
到2020年大中型企業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更加完善,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大中型企業技術與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資源儲量保障程度顯著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再提高5個百分點。主要有色金屬單位產品能耗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量提高到40%左右;硫的利用率達到95%,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0%,歷史遺留礦山破壞土地復墾率達到50%以上,新建礦山破壞土地復墾率達到90%以上;有色金屬新材料基本滿足國內需要;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的2.5%。
? 重點領域
1)礦產資源領域
礦產資源是有色金屬行業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據預測,到2020年礦產資源需求量:銅650萬噸,鋁1440萬噸,鉛260萬噸,鋅500萬噸,十種有色金屬總量為3000萬噸。
針對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銳的現狀,要保證實現工業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求的目標,實施"開發利用與資源節約并舉,把資源節約放在首位,加強地質勘查,提高資源利用率,擴大資源利用范圍,科學利用兩種資源"的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
2)節能領域
能源在國民經濟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戰略地位。中國能源供需矛盾尖銳,有色金屬工業單位產品能耗為4.76噸標準煤,能耗約占全國能源消費量的3.48%。其中銅、鋁、鉛、鋅冶煉能耗占總能耗的90%以上,而電解鋁又占有色金屬總能耗的75%。2005年生產電解鋁780萬噸,耗電約1170億kwh,約占全國發電量的5%。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15%左右。
2006-2020年,為使有色金屬工業持續發展,必須堅持節能優先,降低單位產品能耗,遏制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過快,努力推進結構節能、技術節能、能源轉換和梯級利用。
3)環保領域
中國是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費大國,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大量的礦產資源、能源和水資源,產生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廢水和廢氣,污染環境。"三廢"既污染環境,也可以成為可利用資源。在環境狀況顯著改善的前提下,實現有色金屬工業清潔生產,治污利廢,發展循環經濟對科技創新提出了重大需求。
未來特別要重視國內、國外廢雜有色金屬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建立若干個大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集散地;建設30萬噸以上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生產企業。提高技術含量,增加資源循環利用量和比重,建立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體系。
中國銅、鉛、鋅、鎳電解工藝技術與國外相差不大,但在自動化控制與成套裝備方面有較大差距。項目主要研究開發電解過程電解液溫度、PH值等工藝參數的在線檢測技術;電解過程的電流密度、電流效率優化控制技術;電解自動化生產線成套裝備研制,包括始極片機組(銅)、陽極和陽極板整形機組、陰極和陰極洗滌剝片機組、殘極洗滌打包機組和導電棒機組等自動化裝置的研制和開發,以實現電解作業的自動化。
鉛鋅冶煉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012年,我國鉛鋅冶煉行業產銷規模擴大,但是產品銷售利潤和利潤總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鉛鋅冶煉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497家,較上年減少12家;實現銷售收入2600.83億元,同比增長8.05%;實現產品銷售利潤211.79億元,同比減少17.25%;實現利潤總額53.03億元,同比減少26.74%。
狀態描述指標 | 結論 |
行業產值 | 2011年鉛鋅冶煉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374.77億元; |
2012年鉛鋅冶煉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466.70億元。 | |
行業銷售 | 2011年鉛鋅冶煉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407.13億元; |
2012年鉛鋅冶煉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600.83億元。 | |
行業利潤 | 2012年鉛鋅冶煉行業實現產品銷售利潤211.7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為53.03億元。 |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鉛鋅冶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鉛鋅冶煉行業國內領先企業
湖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豫光金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葫蘆島鋅業股份有限公司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
濟源市萬洋冶煉(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