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氣象探測系統行業

簡體 | 繁體 | 分享 | e 100
編輯次數: 6 次  更新時間: 2015-08-27 09:32:58
參考資料:
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氣象探測(氣象觀測)系統是研究測量和觀察地球大氣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以及大氣現象的方法和手段的一門學科。主要有大氣氣體成分濃度、氣溶膠、溫度、濕度、壓力、風、大氣湍流、蒸發、云、降水、輻射、大氣能見度、大氣電場、大氣電導率以及雷電、虹、暈等。從學科上分,氣象探測屬于大氣科學的一個分支。它包括地面氣象觀測、高空氣象觀測、大氣遙感探測和氣象衛星探測等,有時統稱為大氣探測。由各種手段組成的氣象觀測系統,能觀測從地面到高層,從局地到全球的大氣狀態及其變化。

氣象探測系統行業定義與分類

氣象探測系統行業定義

氣象探測(氣象觀測)系統是研究測量和觀察地球大氣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以及大氣現象的方法和手段的一門學科。主要有大氣氣體成分濃度、氣溶膠、溫度、濕度、壓力、風、大氣湍流、蒸發、云、降水、輻射、大氣能見度、大氣電場、大氣電導率以及雷電、虹、暈等。從學科上分,氣象探測屬于大氣科學的一個分支。它包括地面氣象觀測、高空氣象觀測、大氣遙感探測和氣象衛星探測等,有時統稱為大氣探測。由各種手段組成的氣象觀測系統,能觀測從地面到高層,從局地到全球的大氣狀態及其變化。

氣象探測系統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地面氣象觀測臺站按承擔的觀測業務屬性和作用分為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三類,此外還有無人值守氣象站。承擔氣象輻射觀測任務的站,按觀測項目的多少分為一級站、二級站和三級站。

1、國家基準氣候站——簡稱基準站

是根據國家氣候區劃,以及全球氣候觀測系統的要求,為獲取具有充分代表性的長期、連續氣候資料而設置的氣候觀測站,是國家氣候站網的骨干。必要時可承擔觀測業務試驗任務。

2、國家基本氣象站——簡稱基本站

是根據全國氣候分析和天氣預報的需要所設置的氣象觀測站,大多擔負區域或國家氣象情報交換任務,是國家天氣氣候站網中的主體。

3、國家一般氣象站——簡稱一般站

是按省(區、市)行政區劃設置的地面氣象觀測站,獲取的觀測資料主要用于本省(區、市)和當地的氣象服務,也是國家天氣氣候站網觀測資料的補充。

4、無人值守氣象站——簡稱無人站

是在不便建立人工觀測站的地方,利用自動氣象站建立的無人氣象觀測站,用于天氣氣候站網的空間加密,觀測項目和發報時次可根據需要而設定。

氣象探測系統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2009年5月,《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指導意見》,中國氣象局印發《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指導意見》,旨在指導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十二五”末的科學發展,增強對公共氣象服務和預報預測業務的基礎性作用和支撐作用。

《指導意見》明晰了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的內涵,從宏觀層面明確了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在內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總體思路;確定了以推進現代化建設,提升綜合觀測能力、優化站網布局,保護氣象探測環境、強化技術保障,確保觀測系統穩定可靠運行、加強科技支撐,增強觀測業務發展后勁、加強資料融合處理,發揮綜合觀測效益為主要發展任務;進一步明確了建立健全有利穩定和長遠發展的工作體制機制、統籌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建設的資金投入、加強綜合氣象觀測人才隊伍建設等相應政策措施。

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產業鏈分析

下圖顯示了氣象探測系統產業鏈簡圖,上游市場主要是氣象探測系統涉及的原材料與基礎零配件,包括鋼材、有色金屬、化工產品、電子信息類元器件等。下游市場主要是氣象探測系統的應用市場,包括農林、交通、電力、環保等領域。

 

1

 

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014年,我國導航、氣象及海洋專用儀器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有60家,較上年有所下降;資產規模也相對有所下降,為122.95億元,同比下降45.85%;負債規模約為67.79億元,同比下降45.77%。

2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國際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知名企業

(一)芬蘭維薩拉公司(VAISALA)

(二)德國萊比信公司(LABSUN)

(三)美國EEC公司

(四)美國R.M.Young公司

(五)日本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領先企業

(一)安徽四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二)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

(四)北京敏視達雷達有限公司

(五)華云升達(北京)氣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六)中環天儀(天津)氣象儀器有限公司

(七)長春氣象儀器有限公司

(八)江蘇省無線電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

(九)上海歌勞氣象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十)長春氣象儀器研究所

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五力競爭模型分析

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現有企業競爭情況

目前,我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競爭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對于涉及國家重大安全的產品,如雷達、氣象衛星以及相關零部件,市場進入壁壘較高(技術壁壘與資質壁壘)。因此,這些行業均由國有企業及其控股公司壟斷,市場集中度較高。而其他氣象探測系統產品,如微波輻射計、自動氣象站等相關產品,由于市場起步較晚,行業內缺少龍頭企業,市場由眾多中小企業構成,市場較為分散。

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上游議價能力分析

1、供應商議價能力簡介

供方主要通過其提高投入要素價格與降低單位價值質量的能力,來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產品競爭力。供方力量的強弱主要取決于他們所提供給買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當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價值構成了買主產品總成本的較大比例、對買主產品生產過程非常重要、或者嚴重影響買主產品的質量時,供方對于買主的潛在討價還價力量就大大增強。一般來說,滿足如下條件的供方集團會具有比較強大的討價還價力量。

2、氣象探測系統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從下表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氣象探測系統供應商議價能力相對較弱。

3

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下游議價能力分析

1、購買者議價能力簡介

購買者主要通過其壓價與要求提供較高的產品或服務質量的能力,來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盈利能力。

2、氣象探測系統購買者議價能力分析

從下表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氣象探測購買者議價能力較強。

4

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新進入者威脅分析

1、新進入者的威脅簡介

新進入者在給行業帶來新生產能力、新資源的同時,將希望在已被現有企業瓜分完畢的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這就有可能會與現有企業發生原材料與市場份額的競爭,最終導致行業中現有企業盈利水平降低,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危及這些企業的生存。

2、行業新進入者威脅分析

在關鍵的氣象探測領域,屬于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市場進入壁壘較高,特別是在我國雷達、衛星行業集中度較高的情況下,潛在進入者的威脅較小。隨著我國氣象探測的快速增長和對外資與民營資本的逐步放開,市場的競爭環境日趨激烈。

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1、替代品威脅簡介

兩個處于同行業或不同行業中的企業,可能會由于所生產的產品是互為替代品,從而在它們之間產生相互競爭行為,這種源自于替代品的競爭會以各種形式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競爭戰略。

2、替代品威脅能力分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更多性能優異的高科技產品進入氣象探測領域,市場上將會有更加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出現,淘汰原有產品的速度加快。因此,對于氣象探測系統而言,新產品替代性威脅較大。

文章評價COMMENT

還可以輸入2000個字

評論載入中...

研究員周關注榜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