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育
民辦教育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活動。
- 詞條目錄
- 2.1 民辦教育戰略定位分析
- 2.2 民辦教育政策環境分析
- 2.3 不同收入人群擇校情況
民辦教育行業定義與分類
民辦教育定義
民辦教育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活動。
民辦教育分類
民辦教育包括:
圖表1:民辦教育分類概況
類別 | 組成學校 |
民辦高等教育 | 1、民辦高校(含獨立學院);2、民辦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如民辦高等職業學校、民辦專修學院等。 |
民辦中等教育 | 1、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民辦普通高中和民辦中等職業教育;2、初中階段教育:包括民辦普通初中和民辦職業初中。 |
民辦普通小學 | / |
民辦幼兒園 | / |
民辦教育行業發展環境
民辦教育戰略定位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明確規定民辦教育屬于公益事業;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并享有辦學自主權。
過去多年以來,民辦學校扮演著多重角色。在貧困地區,例如農村或城市的邊緣,民辦學校是公辦學校在數量上的補充,為農村的孩子,包括隨父母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子女提供教育機會;在城市里,民辦學校為學生在公辦教育以外,提供另類選擇。總之,無論是量的補充,還是質的多樣化,民辦學校都肩負著培育人才的重責。民辦教育是中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走向以人為本、多元化發展的關鍵元素。
2010年7月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則對中國民辦教育提出了新的戰略定位。該綱要還提出,中國民辦教育是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要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形成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這一要求進一步體現了民辦教育對于形成中國教育體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民辦教育政策環境分析
民辦教育準入政策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其主要內容如下:
圖表2:民辦教育準入政策分析
政策名稱 | 具體要求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 舉辦民辦學校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舉辦民辦學校的個人,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民辦學校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
設立民辦學校應當符合當地教育發展的需求,具備教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 |
民辦學校的設置標準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的設置標準執行。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 | 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可以單獨或者聯合舉辦民辦學校。聯合舉辦民辦學校的,應當簽訂聯合辦學協議,明確辦學宗旨、培養目標以及各方的出資數額、方式和權利、義務等。 |
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用資金、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以及其他財產作為辦學出資。國家的資助、向學生收取的費用和民辦學校的借款、接受的捐贈財產,不屬于民辦學校舉辦者的出資。 | |
公辦學校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不得利用國家財政性經費,不得影響公辦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并應當經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條件批準。 | |
舉辦者以國有資產參與舉辦民辦學校的,應當根據國家有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規定,聘請具有評估資格的中介機構依法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合理確定出資額,并報對該國有資產負有監管職責的機構備案。 | |
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按時、足額履行出資義務。 | |
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依照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制定學校章程,推選民辦學校的首屆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形式決策機構的組成人員。 | |
實施國家認可的教育考試、職業資格考試和技術等級考試等考試的機構,不得舉辦與其所實施的考試相關的民辦學校。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提出對民辦教育的優惠措施包括:
圖表3:民辦教育優惠政策分析
序號 | 優惠政策 |
1 |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可以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資助民辦學校的發展,獎勵和表彰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 |
2 |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經費資助,出租、轉讓閑置的國有資產等措施對民辦學校予以扶持。 |
3 | 民辦學校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
4 | 民辦學校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可以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捐贈;國家對向民辦學校捐贈財產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稅收優惠,并予以表彰。 |
5 | 國家鼓勵金融機構運用信貸手段,支持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 |
6 | 人民政府委托民辦學校承擔義務教育任務,應當按照委托協議撥付相應的教育經費。 |
7 | 新建、擴建民辦學校,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公益事業用地及建設的有關規定給予優惠。教育用地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
8 | 民辦學校在扣除辦學成本、預留發展基金以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費用后,出資人可以從辦學結余中取得合理回報。取得合理回報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
9 | 國家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到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舉辦民辦學校,發展教育事業。 |
目前,我國民辦教育行業的主要政策如下:
圖表4:民辦教育行業的主要政策
政策法規名稱 | 內容概要及影響 |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 該法律提出,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應當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政策影響與作用:該法律是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 |
《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 | 該法律提出:民辦職業教育應該成為中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支持民辦職業教育發展。政策影響與作用:進一步確定了民辦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并為其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
《關于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意見》 | 該法律提出要大力發展民辦中等職業教育,把大力發展民辦中等職業教育作為加快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新的增長點。政策影響與作用:將民辦中等職業教育納入整個中等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加快發展。 |
《民辦教育收費管理暫行辦法》 | 規定了民辦學校收費標準的制定原則;民辦學校取得的合法收入的用途。 |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簡稱《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規劃綱要》對中國民辦教育改革與發展提出了新的任務和一系列新的政策舉措。這不僅給中國民辦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新的動力,而且也將促使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產生全新的面貌。
圖表5:民辦教育發展規劃
規劃要點 | 主要表現 |
民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增長點 | 《規劃綱要》提出,民辦教育是中國教育的重要增長點。這意味著,在未來10年中國教育的發展中,民辦教育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中國教育更大的增長需要更多地依靠民辦教育來實現。 |
形成"大民辦教育"概念 | 以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擴大民辦教育的內涵,形成新的"大民辦教育"概念。 |
積極探索新的優惠政策 | 各級政府要把發展民辦教育作為重要的工作職責,積極探索和制定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新的優惠政策。 |
支持教育體制機制創新 | 支持民辦教育創新體制機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質量,辦出特色,辦好一批高水平的民辦學校。 |
不同收入人群擇校情況
1、在義務教育學校選擇方面的差異
在義務教育學校的選擇方面,通過調查發現,高收入人群有可能為子女選擇公辦學校、民辦學校、聘家庭教師以及海外留學中的任何一種方式甚至其他教育方式。可見在教育方式的選擇方面,高收入人群由于資金實力雄厚,因而具備顯著的優勢。
而中收入人群較可能在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之間加以選擇,其中部分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也有可能選擇聘家庭教師或者海外留學接受教育,但這類人群相對較少;而低收入人群受可用資金較少的限制,大部分是選擇公辦學校,其余方式則多不在其考慮范圍之內。
圖表6:不同收入人群在義務教育學校選擇方面的差異(不考慮學生學業成績)
支付能力 | 公辦學校 | 民辦學校 | 聘家庭教師 | 海外留學 |
高收入人群 | 可能 | 可能 | 可能 | 可能 |
中收入人群 | 可能 | 可能 | 不一定 | 不一定 |
低收入人群 | 可能 | 基本不可能 | 根本不可能 | 根本不可能 |
2、在非義務教育學校選擇方面的差異
數據顯示,非義務教育學校的選擇不只與目標人群的收入狀況有關,還與目標人群子女的學習成績有關。
總體來看,大部分人認為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方面,民辦學校和海外留學這兩種教育方式較為有效,而公辦學校中,除高交費的重點學校外,其余都不被看好。不同的是,高收入人群可以實現自己的偏好,而中收入人群只能部分實現,低收入人群則擁有極少的選擇權,其子女接受教育的方式也相當有限。
圖表7:不同收入人群在非義務教育學校選擇方面的差異
3、中高收入人群教育選擇偏好分析
中高收入人群在教育學校的選擇方面具備多樣化的優勢,公辦學校、民辦學校、聘請家教、海外留學等都可以成為其選擇,其中民辦學校和海外留學是這類人群較為偏好的良種方式,若考慮到子女成績的因素,在子女成績不夠理想時,這兩種方式將尤其為中高收入人群所青睞。
具體到子女不同階段的教育,中高收入人群限在教育學校的選擇方面主要呈以下特征:
圖表8:中高收入人群教育選擇偏好特征
成長階段 | 主要表現 |
子女幼兒時期 | 中高收入人群偏好于選擇民辦幼兒園,尤其是收費較高、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較強的民辦幼兒園,因為這類人群往往一方面忙于事業,另一方面又希望子女得到最好的照顧和學前教育,因此一些名牌幼兒園成為他們的首選。隨著中國中高收入人群的不斷增加,國內民辦幼兒園面臨較大的發展空間。 |
小學階段 | 由于沒有升學壓力,選擇聘請家教的人較少;另一方面,費用對中高收入人群的選擇影響很小,而公辦小學和民辦小學均具備一定的優勢,中高收入人群在學校的選擇方面則主要看自身的偏重面,期望子女綜合發展、快速提升學習成績的家長,多選擇公辦小學;而期望子女具備創造力、接受特色教育的家長,則往往選擇民辦小學。 |
中學階段 | 對中高收入人群而言,在這個階段往往偏好于民辦學校,這主要是因為民辦學校升學率較高,學生在這類學校成績提升較快;但一些收費較高的重點公辦學校由于其信譽較好,也收到一些中高收入人群的歡迎。此外,為子女聘請家教及送子女到海外留學,也開始成為中高收入人群的主要選擇之一。 |
高等教育階段 | 中高收入人群主要視子女的成績及子女自己的選擇而確定教育學校。若子女順利升學,則無須進行太多考慮;若子女高考落榜,這類人群多偏好于一些收費較高的知名民辦高校或者獨立學院,或者選擇海外留學;其中高收入人群尤其偏好海外留學的方式。 |
民辦教育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底,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教育機構)13.99萬所,比上年增加0.91萬所;招生1454.03萬人,比上年增加53.16萬人;各類教育在校生達3911.02萬人,比上年增加197.12萬人。其具體構成如下表所示:
圖表9:截至2012年底中國民辦教育概況(單位:所,萬人)
學校類別 | 數量(所) | 在校生(萬人) |
幼兒園 | 124638 | 1852.74 |
小學 | 5213 | 597.85 |
初中 | 4333 | 451.41 |
高中 | 2371 | 234.96 |
中職 | 2649 | 240.88 |
高校(含獨立學院) | 707 | 533.18 |
其中:本科 | / | 341.23 |
專科 | / | 191.94 |
合計 | 139911 | 3911.02 |
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 | 823 | 82.82 |
其他民辦培訓機構 | 20155 | 860.64 |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中國民辦教育行業領先企業
(一)信孚教育集團
廣州嶺南教育集團
廣東華美國際投資集團
廣東白云學院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弘成教育集團
東方劍橋教育集團
安博教育集團
學大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巨人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