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客運
公路客運是指以旅客為運輸對象,以汽車為主要運輸工具,在公路上實施有目的的旅客運輸活動。公路客運和鐵路客運是人們中短途出行的主要運輸方式,兩種運輸方式一直以來保持合作和競爭的關系。公路客運具有機動靈活、直達性好、可實現“門到門”直達運輸等優勢。
- 詞條目錄
- 1.1 公路客運行業的定義
- 1.2 公路客運主要運輸方式
- 1.3 公路客運的特點分析
- 4.1 公路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
- 4.2 公路旅客周轉量及其增長
公路客運行業定義及特點
公路客運行業的定義
公路客運是指以旅客為運輸對象,以汽車為主要運輸工具,在公路上實施有目的的旅客運輸活動。公路客運和鐵路客運是人們中短途出行的主要運輸方式,兩種運輸方式一直以來保持合作和競爭的關系。公路客運具有機動靈活、直達性好、可實現"門到門"直達運輸等優勢。
公路客運主要運輸方式
公路客運包括班車客運、包車客運、旅游客運、公交客運和出租汽車客運五種類型。
運輸方式 | 定義 |
班車客運 | 以道路和站點為基礎,在城市與城市,城市與鄉村、鄉村與鄉村之間的中、長距離的線路運輸,其基本特征是使用大中型客車,有規定的停車站點、規定的行駛線路、規定的發車班次、規定的發車時間,這是道路客運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運輸方式。 |
公交客運 | 與班車客運類似,不同的是公交客運以城市內的旅客運輸為主。 |
包車客運 | 是一種按用戶要求,為某種目的(上、下班、旅游參觀、外出作業等)將客車包租給用戶,根據用戶指定的時間和線路安排使用的一種客運業務。 |
旅游客運 | 以運送旅游者游覽觀光為目的,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需求激增而新產生的營運方式。旅游客運的營運路線主要是在城鎮與旅游點間和旅游點與旅游點之間。 |
出租汽車客運 | 以轎車、小型客車為主,按乘客意愿行駛隨叫隨到,停歇等待,不定線路、班次、站點、時間。 |
公路客運的特點分析
公路旅客運輸與其他客運方式相比,有五項特點,如下表所示。
特點 | 具體說明 |
路網最密集 | 公路旅客運輸是溝通城市與鄉村,連接內地和邊疆,分布最廣闊,在各種客運方式中網絡最為密集的運輸方式。 |
運輸覆蓋面廣 | 以汽車為主要運輸工具,對道路條件適應性強,能夠運達山區、林區、牧區等不易到達的地方。 |
機動、方便 | 既可組織較多車輛完成一定規模的、大批量的旅客運輸任務,也可單車作業,完成小批量的旅客運輸任務,還可以為鐵路、水路、航空等運輸方式集散旅客,具有其他運輸方式所沒有的"門到門"運輸和就近上下客等特點。 |
靈活性強 | 道路客運線路縱橫交錯、干支相連,線路和站點形成網絡,并易于根據情況調整,便利旅客乘車,能較好地滿足旅客出行的需要。 |
投資少,資金回收快 | 車輛更新容易,能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水平提高的需要。 |
公路客運行業管理體制分析
中國公路客運行業的監管體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交通部及地方交通行政主管部門,以及道路運輸協會共同構成,其職能如下表所示。
部門 | 職能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 負責公路交通基本法的立法。 |
國務院 | 負責行政法規的制定及全國公路交通發展規劃的審批。 |
交通運輸部 | 負責統籌全國公路管理工作,制定部門規章及制定公路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方針,也直接參與若干重要的全國公路項目的建設和投資。 |
地方交通行政主管部門 | 在省級人民政府和交通運輸部領導及指導下統籌本地區公路管理工作、制定公路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方針,以及負責全國及省級公路的發展、建設、養護和管理。 |
道路運輸協會 | 負責企業與政府的溝通,協助編制、制定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行業法規,參與制定和修訂行業的產品標準,承擔行業從業資格審查、經營資質評審等工作。 |
公路客運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
實施日期 | 2013年8月1日 |
實施單位 | 財政部 |
實施背景 | ◆ 交通運輸業與生產流通聯系緊密,在生產性服務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
◆ 運輸費用屬于現行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范圍,運費發票已納入增值稅管理體系,改革的基礎較好。 | |
主要內容 | ◆ 取消了部分差額征稅政策,“營改增”在全國范圍推開后,為解決同一行業納稅人之間業務分包重復征稅問題的差額征稅政策已由增值稅抵扣機制予以替代,因此,《通知》取消了納稅人提供交通運輸服務、倉儲服務、國際貨物運輸代理的差額征稅政策。 |
◆ 取消了按運輸費用結算單據等計算進項稅的政策。考慮到按運輸費用結算單據等計算進項稅的方式,實質上是一種虛擬抵扣政策,在執行中也存在較大的漏洞,且交通運輸業在全國實施“營改增”后,提供交通運輸服務的納稅人均可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無需延續上述虛擬抵扣政策。因此,《通知》取消了試點納稅人和原增值稅納稅人,按交通運輸費用結算單據注明金額和7%扣除率計算進項稅的政策;取消了試點納稅人接受試點小規模納稅人提供交通運輸服務,按增值稅專項發票注明金額和7%扣除率計算進項稅的政策。 | |
◆ 取消了允許未與我國達成雙邊運輸免稅安排國家和地區的單位和個人暫按3%征收率代扣代繳增值稅的政策,上述單位和個人應按提供應稅服務的適用稅率代扣代繳增值稅。 | |
◆ 取消了不允許試點納稅人和原增值稅納稅人抵扣其自用應征消費稅摩托車、汽車、游艇進項稅的政策。 | |
◆ 對試點納稅人對外提供服務既適用增值稅免稅又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時,《通知》明確了優先適用零稅率。 |
《關于修改<道路旅客及客運站管理規定>的決定》
實施日期 | 2012年12月11日 |
實施單位 | 交通運輸部 |
實施背景 | 隨著包車客運行業的快速發展,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主要包括包車客運違規經營擾亂市場、管理機構監管不到位、空白包車證滿天飛、經營者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等現象,導致包車客運安全生產形勢較為嚴峻。 |
主要內容 | ◆ 修改客運包車的車籍所在地及管理機構:把省際、市際客運包車的車籍所在地修改為車籍所在的地區,同時把核發包車客運標志牌的機構明確為車籍所在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使得省際、市際客運包車管理權限從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變更為市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有利于集中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同時使省際、市際客運包車的車籍所在地由縣改為市,擴大了企業的經營范圍,有利于企業擴大規模,實行集約化經營;刪除客運包車回程載客在客源所在地進行備案的要求,統一由車籍所在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履行備案及管理職能,有利于加強包車客運屬地管理。 |
◆ 加強省際包車客運信息化備案管理:運用信息化手段重點加強省際包車客運備案管理,促進包車客運管理方式升級。通過建設完善運政管理信息系統,強化包車客運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一方面有利于管理部門全面掌握省際包車客運的運行情況,科學發放省際包車客運標志牌,加強對企業、車輛和駕駛員的監督管理,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包車客運企業通過互聯網申領包車客運標志牌,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包車客運市場的現代化、規范化程度。 | |
◆ 加強客運包車違規行為處罰:目前包車客運市場存在一些不規范經營行為,本次修改將這些行為納入到客運包車的違規處罰范圍內,以進一步規范客運包車的經營,維護包車客運市場秩序。 | |
◆ 修改標志牌式樣及制式規范:省際包車客運的企業通過運政管理信息系統向車籍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備案后,需通過信息系統打印省際包車客運標志牌上的備案信息。因此,對省際包車客運標志牌的樣式和制式規范進行調整,以適應信息化管理模式。 |
《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實施日期 | 2012年12月29日 |
實施單位 | 國務院 |
目的 | 加快轉變城市交通發展方式,突出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屬性,將公共交通發展放在城市交通發展的首要位置。 |
重點 | ◆ 大城市要基本實現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全覆蓋,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60%左右。 |
◆ 優先保障公交設施用地,加強公共交通用地監管,改變土地用途的由政府收回后重新供應用于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交通用地綜合開發的收益用于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彌補運營虧損。 | |
◆ 逐步形成公交優先通行網絡,優化公共交通線路和站點設置,增加值公交優先車道,擴大信號優先范圍。 | |
影響 | 《意見》將為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水平,形成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新格局提供保障。 |
中國公路客運發展現狀分析
公路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
2012年,全國公路客運總量為355.70億人,同比增長8.2%。2013年1-9月,全國公路客運總量為277.25億人,同比增長5.5%。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公路旅客周轉量及其增長
2012年,全國公路旅客周轉量為18467.55億人公里,同比增長10.2%。2013年1-9月,公路旅客周轉量為14553.06億人公里,同比增長6.8%。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公路客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中國公路客運行業領先企業
江西長運股份有限公司
大眾交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中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交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龍洲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新國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首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芷新(集團)有限公司
蘇州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
無錫客運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
- 1.中國公路客運中心建設與運營深度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 2.中國公路客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