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公證行業

簡體 | 繁體 | 分享 | e 100
編輯次數: 8 次  更新時間: 2014-04-08 09:37:37
參考資料:
中國公證行業業務拓展創新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公證制度是國家司法制度的組成部分,是國家預防糾紛、維護法制、鞏固法律秩序的一種司法手段。

公證行業概述

公證行業定義

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公證制度是國家司法制度的組成部分,是國家預防糾紛、維護法制、鞏固法律秩序的一種司法手段。

公證的分類

圖表:公證的類別
類別 具體內容
國內公證 國內公證是指公證機關根據我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申請辦理的,公證文書將在國內使用的公證事務。分為:國內經濟公證和國內民事公證。
  (1)國內經濟公證
  經濟公證是指公證機關根據規定和當事人的申請,對公民、法人的經濟法律行為以及與經濟有關的法律文書、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司法活動。國內經濟公證包括:經濟合同公證、購銷合同公證、借款及金融公證、租賃合同公證、建設工程承包合同公證、技術合同公證、企業公證、法人公證、農村公證、房地產公證等。
  (2)國內民事公證
  民事公證是指公證機關對民事法律規范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所形成的具體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進行公證,以確認其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真實性、合法性。國內民事公證包括:遺囑公證、繼承公證、收養公證、贈與公證、民事協議類公證等。
涉外公證 涉外公證是指在申請公證的當事人、證明對象或公證書使用地諸因素中至少有一個以上涉外因素的公證事項,公證機關對于含有涉外因素的公證事項的真實性、合法性給予證明的活動。涉外公證分為涉外經濟公證和涉外民事公證。
  (1)涉外經濟公證
  包括:涉外經濟合同公證、涉外企業公證、涉外貿易公證、涉外金融公證等。
  (2)涉外民事公證
  包括:涉外繼承公證、涉外收養公證、出國留學、定居、探親等所需的公證、涉外婚姻家庭公證、涉外身份與經濟公證等。
涉臺公證 涉臺公證是指公證機關辦理的公證當事人或當事人之一是臺灣同胞,或公證文書將發往臺灣使用的公證事項。
涉港澳公證 涉港澳公證是指公證機關辦理的公證當事人或當事人之一是香港、澳門同胞,或公證文書將發往香港、澳門使用的公證事項。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公證行業發展行業分析

行業法律環境(P)

政治法律環境是指影響和制約公證機構發展的政治法律要素,如國家政治法律制度的現狀、未來的發展取向等。政治法律環境是公證機構生存的法律基礎,公證作為提供法律服務的中介機構,受其影響尤為顯著。

就政治法律環境而言,《公證法》頒布實施后,司法部制定、修訂了《公證機構執業管理辦法》、《公證員執業管理辦法》、《公證程序規則》等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中國公證協會也相繼出臺了《公證復查爭議投訴處理辦法(試行)》、《辦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指導意見》、《公證機構審查自然人身份的指導意見》等多個行業規范。同時,各地也組織力量對地方性公證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和修訂。應該說,以公證法為核心的我國公證法律制度體系的逐步完善,對進一步加強公證工作,推進民主法制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行業社會環境(S)

社會文化環境指公證機構所處的社會結構、社會風俗和習慣、信仰、生活方式、文化傳統、人口規模和地理分布等因素。社會環境變化中有下列幾點對公證機構的業務有一定的影響。

圖表:社會文化環境變化對公證機構的影響

序號 影響
1 獨身子女一代基本上進入了成家立業的年齡,他們的父母已進入了中老年。這種三口之家基本上不會有遺囑和財產分割等傳統公證業務的需求,因為沒有立遺囑的必要,也沒有可以分割財產的兄弟姐妹。
2 由于住房制度的改革和這幾年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居民財產組成的結構發生了變化,其中重要的一項是房屋財產。這類不動產的贈予、繼承等過戶程序是公證業務的重要環節。
3 如今白領階層婦女的自主性越來越強,基于專業和工作的壓力以及丁克族的流行趨勢,不愿生育的家庭呈上升趨勢,這勢必導致收養行為的增加,而收養公證是規范收養行為的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
4 中國的對外開放和加入WTO使得中國持久出現了人員出國的熱潮,出國學習和工作人數急劇增加,涉外公證業務量也會因此有所上升。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技術環境(T)

技術環境是指社會的技術進步對公證行業帶來的相關影響。在某些情況下,社會環境和技術因素對一個組織機構的影響有可能超出政治與經濟的影響。技術環境的變化對公證法律服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圖表:技術環境的變化對公證法律服務的影響

序號 影響
1 以數字存儲和信息傳播為核心內容的因特網技術局部改變了公證執業的行為模式,傳統咨詢公證、申請公證、材料審核、領取公證文書程序中當事人需跑幾趟公證處,在網上公證的業務模式下,公證咨詢、材料初審均可在網上完成。
2 由于網絡交易對象的盲目性、交易信息的虛擬性,電子商務從一開始便凸現出“安全與信用”的發展瓶頸。所謂的網絡安全不是指網絡技術的安全,而是指網上交易的法律框架的安全,網上交易信息的電子化導致網上交易糾紛往往很難舉證。網上經濟呼喚著網絡公證的出現,對包含“網上身份審核確認”、“網上交易數據備份保全”、“網上支付電子提存”等內容的網絡公證提供了一個開闊的發展空間。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公證行業發展分析

從下圖可以看出,2002-2011年,我國公證機構的數量總體上呈下降走勢,2002年我國有公證機構3157個,2003年我國有公證機構3175個,達到近年來的最大值;2011年我國有公證機構3006個,是近年來的最小值。201

2、2013年,我國公證機構的數量仍在3000家左右。
圖表:2002年以來我國公證機構數量變化趨勢(單位:個)
2002年以來我國公證機構數量變化趨勢(單位:個)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公證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公證行業五力模型分析

五力模型又稱波特競爭力模型,是波特教授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所謂的五力,指的是來自行業內五個方面的競爭力量,包括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有的競爭能力。這五種力量的此消彼長構成了一個行業的基本競爭態勢。

圖表:五力模型簡介
五力模型簡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公證機構作為一個系統,需要輸入相關資源要素才能維系正常的執業運行,而這些來自于供應方在資源要素方面的議價能力對公證機構所形成的壓力即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

公證屬于法律服務行業,與制造業或娛樂、餐飲等服務業不一樣,不存在原輔材料供應方面的問題,因而就沒有供應商討價還價的競爭壓力。公證行業創造價值主要依托人力資源要素。在《公證法》出臺之前,公證員資格并不要求通過司法考試,并且實踐證明,公證機構招募法律院校畢業生還是比較容易的。2006年3月1日《公證法》實施后,要求公證員必須具有司法考試資格,公證業未來在人力資源供應方面因此存在一定的壓力。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購買者的討價還價的能力:公證機構作為一個系統,正常輸出各項公證服務產品以滿足當事人的公證法律服務需求。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指的是這些來自于公證服務需求方的議價能力對公證機所形成的壓力。

在法、德等大陸法系國家,公證員由總統任命,社會地位很高。公證業務中的40%到70%是法定公證,也就是說法律明文規定某些民商事法律行為必須經過公證才有效,否則法律行為不成立。我國公證行業與法、德等國還存在差距,在發展中需要爭取更多的當事人認識公證、了解公證,才能提高公證機構優勢地位,減輕來自于購買者方面的競爭壓力。

潛在競爭者進入能力

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公證作為行業,若新設公證機構不斷涌入,必然會對行業內現有公證機構的執業運行構成競爭壓力。如果一個行業存在很多潛在進入者,那么行業內的競爭壓力必然加大。

《公證法》頒布后,司法部出臺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要求對現有公證機構進行整合,公證機構將不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取消司法部直屬公證機構,各省取消省廳直屬公證機構,在設區的市或直轄市根據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設立若干個公證機構。因此從發展趨勢上看,現有的公證機構將在整頓中減少,新設公證機構的門檻在增高。同時,公證機構在國家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也不像律師行業那樣會受到境外相同機構的競爭壓力,境外公證機構不可能將公證法律服務延伸到中國來。公證機構潛在競爭者方面的壓力在《公證法》出臺后開始減弱。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其是指公證行業提供相關公證法律服務產品時,在公證行業以外還存在著其他機構提供類似的公證服務產品來分流和爭奪公證產品的客戶,進而對公證行業構成競爭壓力。

中國公證業務替代品最大的競爭來自行政機關的登記備案制度。在中國南方尤其是廣東地區,英美法系的律師見證業務常常也侵蝕公證業務領地,因為廣東地區鄰近香港,而香港的法律制度是沿用英美法律體系。

行業內競爭者競爭力

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競爭力:其是指與一個公證機構在同一業務區域內展開執業競爭的其他公證機構所帶來的競爭壓力。這種狹義上的競爭人們往往稱之為同業競爭。同業競爭與行業內其他競爭力量相比,最為直接也最為激烈。

盡管公證機構不以營利為目的,但公證機構之間存在業務競爭卻是不爭的事實。公證行業現有公證機構的競爭有下列特點:第一,傳統的標準化作業的公證業務競爭激烈;第二,不正當競爭現象仍未徹底消滅,表現為爭攬業務、壓低價格;第三,公證行業的競爭大部分屬于生存性競爭而不是發展性競爭,生存性競爭指競爭的目的僅僅為了生存,這種競爭最為殘酷。

國內領先機構分析

北京市方圓公證處

北京市中信公證處

上海市長寧公證處

天津市北辰公證處

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公證處

山東煙臺魯東公證處

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公證處

浙江省杭州市國立公證處

湖北省武漢市楚信公證處

 

文章評價COMMENT

還可以輸入2000個字

評論載入中...

研究員周關注榜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