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正極材料
鋰電池是指電化學體系中含有鋰(包括金屬鋰、鋰合金和鋰離子、鋰聚合物)的電池。
- 詞條目錄
- 1.1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定義
- 1.2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 2.1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 2.2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 4.1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規模分析
- 4.2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定義與分類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定義
鋰電池是指電化學體系中含有鋰(包括金屬鋰、鋰合金和鋰離子、鋰聚合物)的電池。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按照不同的分類依據,鋰電池主要分為如下幾類。
圖表1:鋰電池分類列表
分類依據 | 具體類別 |
按所用電解質材料 | 液態鋰電池、聚合物鋰電池 |
按外型 | 方型鋰電池、柱形鋰電池 |
按外包材料 | 鋁殼鋰電池、鋼殼鋰電池和軟包電池 |
按正負極材料 | 鈷酸鋰(LiCoO2)電池、錳酸鋰(LiMn2O4)、磷酸鐵鋰電池和一次性二氧化錳鋰電池 |
按性能用途 | 高容量鋰電池(用在手機數碼產品上)、高倍率鋰電池(用在電動車、電動工具及飛機模型上)、高溫鋰電池(用在礦燈、室上燈飾、機器內置后備電源上)、低溫鋰電池(用于室外環境)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近年來,國家頒布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勵鋰電池的發展,正極材料作為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因此受益。
圖表2: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政策名稱 | 相關內容 | 影響分析 |
《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產品規格尺寸》 | 從外形尺寸、標稱電壓、安裝方式、充放電接口等方面,對非折疊式電動自行車所使用的外置式鋰離子電池產品進行標準化管理。 | 提高鋰離子電池應用于電動自行車的比例,對多元材料、磷酸鐵鋰等的需求產生有效拉動。 |
《電池行業清潔生產實施方案》 | 在相關鎳鎘電池和鉛蓄電池應用領域推廣鋰電池,采用動力鋰離子電池和氫鎳電池替代鎘鎳電池,一方面減少廢鎘鎳電池產生量(減少鎘耗用總量約3%),另一方面提高動力電源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動力鋰離子電池和氫鎳電池技術的重點為提高電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電池系統管理技術。 | 有利于保護環境,促進鋰離子電池的應用以及開發,有利于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發展。 |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 明確將“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混合動力系統納入新能源汽車補貼范圍,且補貼力度遠大于鉛電池系統。 | 有利于鋰離子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有利于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發展。 |
《分離膜行業“十二五”發展指南》 | 提出加快高性能新能源電池隔膜的產業化開發(包括質子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及釩電池等),實現批量規模化生產,性能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有利于鋰電池成本的下降,從而實現更大程度的推廣,有利于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的進一步推廣。 |
《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通知》 | 規定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五個城市試點。隨后,財政部等4部委又聯合下發通知,在2009年13個城市試點公交、出租車等領域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基礎上,增加天津、海口、鄭州、廈門、蘇州、唐山、廣州等7個試點城市,從而將公共服務領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擴大至20個。 | 有利于鋰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上的應用,對正極材料的開發應用有利。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1、行業專利申請數分析
截至2013年6月,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的專利申請數量總數為188項。近年來,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申請專利數呈現上升趨勢,到2012年申請數達到40項,較上年略有下降,2013年1-6月累計申請6項。
圖表3:2004-2013年6月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相關專利申請數量變化圖(單位:項)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行業專利公開數量變化情況
2004-2012年,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的專利公開數量主要呈現上升態勢,2011年公開專利數為26項,到2012年公開專利數為47項,為近年來最大值;2013年1-6月,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專利公開數量為31項。
圖表4:2004-2013年6月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相關專利公開數量變化圖(單位:項)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行業專利申請人分析
從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專利技術申請人構成來看,江蘇科捷鋰電池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最多,有6項;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和中南大學排名第二,為5項。
圖表5:截至2013年6月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相關專利申請人構成圖(單位:項)
申請人 | 專利數量 |
江蘇科捷鋰電池有限公司 | 6 |
南京大學 | 5 |
廈門大學 | 5 |
中南大學 | 5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 4 |
陜西科技大學 | 4 |
新鄉市格瑞恩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4 |
新鄉市中科科技有限公司 | 4 |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 4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 | 4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行業熱門技術分析
從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的專利技術申請分布來看,H01M4/00分布量最多,擁有157項專利技術;其次是H01M10/00、C01B25/00,分別有33項和26項,其余的均在20項以下。
圖表6:截至2013年6月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相關專利分布領域(前十位)(單位:項)
專利類型 | 專利領域 | 數量 |
H01M4/00 | 電極(用于電解法的電極入C25) | 157 |
H01M10/00 | 二次電池;及其制造 | 33 |
C01B25/00 | 磷;其化合物 | 26 |
C01D15/00 | 鋰的化合物 | 12 |
C01G45/00 | 錳的化合物 | 12 |
C01G53/00 | 鎳的化合物 | 7 |
C01G49/00 | 鐵的化合物 | 6 |
B01J19/00 | 化學的,物理的,或物理—化學的一般方法,及其有關設備 | 6 |
C01G1/00 | 傘的特殊折疊或伸縮 | 6 |
C01G31/00 | 釩的化合物 | 5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產業鏈分析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的上游主要包括鋰、鈷、鎳、錳、鐵等資源,其下游行業主要是鋰電池。
圖表7: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產業鏈結構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規模分析
2008-2012年,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快速增長,這主要得益于鋰電池下游行業中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車等的快速發展,企業對鋰電池正極材料的投資加大等。2011年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約3.1萬噸,到2012年產量增加至4.4萬噸,同比增長39%左右。
圖表8:2008-2012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及增長情況(單位: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2007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銷售量僅為11800噸,到2011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銷售量為29450噸,同比增長33.02%。從市場規模來看,2011年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市場規模為62億元,同比增長8.77%,到2012年市場規模增加至71億元,較2011年增長14.52%。
圖表9:2008-2012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市場規模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領先企業
湖南杉杉戶田新材料有限公司
寧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驕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湖南瑞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博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云南玉溪匯龍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浩潤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五力競爭模型分析
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的上游主要包括鋰、鈷、鎳、錳、鐵等資源,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對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原材料市場中鋰、錳、鐵處于供不應求狀態,而鈷、鎳供大于求。整體來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對上游的議價能力一般,具體分析如下。
圖表10:上游議價能力分析
指標 | 相關分析 | 結論 |
企業數量 | 上游原材料市場中鋰、鈷、鎳等的生產企業較少,市場集中度較高 | 議價能力較強 |
應用情況 | 鋰、鈷、鎳、錳、鐵等原材料下游應用廣泛,在其應用結構中只有鋰和鈷主要用于電池制造領域,其它原材料在電池領域的占比均較小 | 鋰、鈷等議價能力相對較弱,鎳、錳、鐵的議價能力較強 |
產銷狀況 | 原材料中鋰、錳、鐵資源供不應求,主要依靠進口彌補供需缺口,而鈷、鎳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狀況,庫存高企。 | 鋰、錳、鐵資源的議價能力較強,鈷、鎳資源的議價能力較弱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購買商議價能力分析
鋰電池正極材料的下游行業主要是鋰電池,通過綜合分析,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的議價能力整體較高,但針對低端的正極材料產品的企業議價能力相對較低。
圖表11:下游議價能力分析
指標 | 相關分析 | 結論 |
企業規模 | 鋰電池行業生產企業較多,市場集中度較低,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企業規模相對較小。 | 議價能力較低 |
產品特性 | 普通的鋰電池正極材料產品具有同質性,產品差異不大,這為下游行業提供了較高的議價機會,而對于高附加值的高端正極材料,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對這類產品,下游企業議價能力相對較低。 | 對普通產品議價能力較高,對高端產品議價能力較低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整理
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1)行業間替代品威脅
目前來看,與現有的鋰電池正極材料同類或相似產品很少,其它產品性能相對較低,故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間的替代品威脅較小。
2)行業內替代品威脅
在通訊電池方面,未來3-5年內,鈷酸鋰的主導地位將會逐漸弱化,可能出現鈷酸鋰和鎳鈷錳三元材料共存的現象,5年后,可能是鎳鈷錳三元材料獨霸的時代。
從目前情況看,如果鈷酸鋰材料不尋求突破,在未來幾年內,必被其他正極材料所代替。如果鈷酸鋰材料在容量和安全性上有所突破的話,其商業壽命可能會得到延續。
行業潛在進入者分析
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近年來隨著下游需求的拉動,盈利狀況良好,利潤率保持較高水平,這對新進入者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但行業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提高了行業的進入門檻,同時現有企業的反擊為新進入者提供了較大的進入壁壘。因此,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新進入者的威脅一般。
圖表12:新進入者威脅分析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吸引力評價 |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處于成長期,盈利能力等方面呈上升趨勢,投資回報率較高。 | 吸引力較強 |
進入壁壘 | 1)人員壁壘:行業需要優秀科研人員,保障企業技術水平的先進度;需要熟練技術工人,保障產品質量的可靠度。 | |
2)技術壁壘:行業需要較強的產品研發能力和較高的技術水平,技術成為制約新進入者的主要障礙。 | 進入壁壘較高 | |
企業反擊程度 | 現階段,鋰電池正極材料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規模以上企業較多,這些企業具有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意志力打擊新的進入者。 | 企業反擊程度較大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現有企業競爭分析
以下分別從競爭數量、退出壁壘、同質化程度、行業增長率和競爭層次等分析現有企業的競爭情況。綜合來看,行業處于成長階段,行業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多數企業集中于低端產品,現有企業競爭激烈。
圖表13:鋰電池正極材料企業的競爭分析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競爭者數量 | 企業數量眾多,以中小企業為主,企業總數超過200家,規模以上企業近50家。 | 競爭者數量眾多,市場競爭激烈 |
退出壁壘 | 鋰電池正極材料屬于制造行業,固定成本比重較大。 | 退出壁壘較大 |
同質化程度 | 國內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企業規模較小,技術實力較低,產品以中低端為主,同質化嚴重。 | 低端產品同質化程度大 |
行業增長率 | 近年來,行業的產銷均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年均增速在15%以上。 | 行業增長率較高 |
競爭層次 | 低端產品市場競爭以價格為主,高端產品市場競爭以技術與品牌為主。 | 競爭層次較高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競爭情況總結
運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對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的競爭環境分析中,可以看到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競爭較為激烈。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的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
圖表14: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五力分析結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參考資料
評論載入中...